淺談柳宗元柳州時期詩文

導語:柳宗元因“永貞革新”被一貶再貶,最終不得重用,遠赴柳州。柳宗元在柳州四年,文學成績卓著。柳州時期詩文與永州時期的詩文不同,體現了一番新的境況。

淺談柳宗元柳州時期詩文

柳宗元(773�C819)字子厚,漢族,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柳柳州”,詩文作品六百多篇。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也是他人生終結的四年,本文對柳宗元在柳州時期的詩文進行淺析,體味命運的多舛,分析此時期詩文的創作特色,去探索柳宗元柳州詩文的美學價值。

 一、一貶再貶的命運

唐憲宗即位後,因“永貞革新”的失敗,柳宗元無奈告別長安,被貶爲邵州刺史,在任職的途中,被加貶爲永州司馬。815年(元和10年),柳宗元收到詔書,返回長安,但仍得不到重用,再次被貶至柳州。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爲嶺外行。”(《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時回。”(《再上湘江》),是對柳宗元一貶再貶的命運的描述,浸透出柳宗元刻骨的憂傷和絕望。

 二、沉痛與絕望的.爆發

在柳宗元的創作生涯中,可以分爲永州時期和柳州時期。永州時期的柳宗元,雖有貶謫之痛,卻心懷希望,雖時常寄情山水以排解傷痛,卻仍試圖通過勤政治民而重新被朝廷重用。而希望破滅被貶柳州之後,柳宗元陷入沉痛與絕望,對南疆氣候環境的不適應,荒蠻景象的畏懼,柳州的山水從此失去如永州山水那般的情趣,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也不再引起他的興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沉痛與絕望。正如柳宗元在《嶺南江行》中寫道:“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髮待流年。”

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柳宗元被貶至柳州,創作贈予劉禹錫等人的作品。登樓遠眺,茫茫海天,狂風急雨,此景此情,百感交集,五味陳雜。整首詩情感濃烈,借景抒懷,充滿悲憤。

柳宗元擅長借描寫山水美景,貶謫的現狀,多舛的命運,鮮明的落差,赤裸裸的呈現在讀者眼前,引起強烈共鳴。“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攪腹戟與刀。”(《寄韋珩》)。柳宗元因貧病交集而命喪於此,最終化爲無盡的沉痛與

絕望。

三、飽蘸血淚的悲歌

柳宗元柳州時期的詩文,則反轉襲用的風格和寫法,他採用集中概括、簡明典型地描寫嶺南荒僻詭怪的山水景象、土風民俗和謫宦的境況,筆鋒一轉直抒情感,創作的主題是譜寫飽蘸血淚的悲歌,代表作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州山水近治可遊者記》《柳州峒氓》《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等等。

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是其堂弟柳宗從柳州抵江陵,送別分離。江淹有賦雲:“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既有別離之不捨,又抒貶謫之苦痛,融會貫通,是首極具代表性的送別詩: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謫居柳州的柳宗元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思鄉詩文。柳宗元一貶再貶,深感被朝廷所拋棄,已步入窮途末路,他所有的希冀也就只能維繫在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之中。心已灰,步末路,黯淡無光,柳州時期的詩文表達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思鄉之情,更多是他整個下半生飽蘸血淚的真實寫照。

再如《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爲化作身千億,散上峯頭望故鄉。”這首詩把柳宗元思鄉的悲切之意表現的淋漓盡致。沈約:“高臺不可望,望遠使人愁。” 本來只想與人登山,卻沒想到登高臨遠,更是悲切地思念起故鄉來。

柳宗元在柳州時期,他主要寫七言,也還是有一些五言的詩文,比如《種柳戲題》: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爲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幹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此詩描寫柳宗元栽種柳樹的的情景,語言質樸、生動形象,略帶諧謔的情調,雅俗共賞。在作者看似興致灑脫、活潑輕鬆、風趣幽默的語調中,實則暗含被貶他鄉、前途渺茫的自嘲自諷的意思,緊扣題目的“戲”字,有人說它“一字一淚”。

 四、結論

讀柳州時期詩文會瀰漫在“嶺樹重遮”“雲煙”“愁腸”“海畔尖山”“瘴海秋”“荒墟”等一系列愁雲慘霧的意象之中,基調都是沉痛和絕望的,是飽醮血淚的悲歌。

如此種種,柳宗元的沉痛和絕望深深地寄託在柳州的詩文裏,他身心所承受到的痛苦遠超過詩文所述。819年(元和14年),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