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教材概述: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杜甫,作爲唐代詩壇上的又一顆璀璨明星,與李白並稱爲“雙子星座”。韓愈曾推崇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決非過譽。杜甫的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爲主,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語言極其精練,尤長於古體詩和律詩。

這篇課文選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詩,都是他的後期作品,寫於他寄寓夔州(今重慶奉節)時期。《秋興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感情強烈。《詠懷古蹟(其三)》是歌詠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鬱蒼涼。《登高》是詩人抒發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學習這幾首詩歌,要善於把握景與情的交融關係,要善於把詩人的悲歡憤激之情同當時戰亂的時局聯繫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詩中的意境。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本課的.教學難點在於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使學生受到詩人情感的薰陶而有所感悟,從而引發學生的審美興趣,培養潛心涵泳的鑑賞習慣。

思路方法:

本課教學在感受、品味詩歌意境時,應引導學生明確意境的準確定義,可回顧意象的知識,明確意境與意象的關係,逐步引導學生進入詩的境界。由於作者生活年代與我們今天相距甚遠,教學難點當定位在對作者隱晦的情感的把握上。要讓學生在誦讀和理解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境,教師也應該通過各種手段爲學生創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創設情境,主要的解決辦法如下:

1.指導朗讀,強化背誦。建議學生課前完成三首詩的背誦任務,有助於學生初步瞭解詩意,以便較快進入對詩作的理解,將教學重點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問題,重視體悟。精讀課要解決四個問題:詩中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爲什麼寫,這樣寫的好處。聯想和想象是填補藝術空白、品賞意境的好辦法。就這一點,教師在精讀課上要做出示範。

3.補充史料,做好總結。論世知人,有利於理解詩歌。教師可提供適當的背景資料。

三維目標:

1.瞭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詩歌的創作背景和創作目的。

2.背誦三首詩歌,賞析並積累一些名句。

3.整體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感受詩人的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創作方法,熟悉律詩的格律知識。

5.瞭解杜甫“致君堯舜上”的抱負與憂國憂民的情懷,品味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