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春節人們都會從遙遠的地方趕回家,就爲了一家人團聚,所以在我們的心中,春節就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下面是關於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我的春節手抄報

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第2張

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第3張

我的春節手抄報文字 第4張

春節習俗故事

“春節”的起源 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裏啪啦”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打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春節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古時,守歲也叫“照虛耗”,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我喜歡的春節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要數春節了,因爲春節可以放鞭炮、拿紅包……喜事多多,快樂連連。

每年的春節,大街小巷都異常熱鬧。家家戶戶的大門都貼上了紅春聯,掛起了紅燈籠,遠方的親人朋友都回到家裏吃一年只有一次的團圓飯。大人們都在飯桌上聊天,小孩子們都到別處去玩,放鞭炮,玩遊戲。當然我們還會去別人家拜年,說一些吉利話,大人們就會給我們紅包,一天下來,拿到的紅包把口袋塞得滿滿的,口袋都快沉下去了。拿着一天的收穫回到家,心情自然是滿滿的快樂和滿足。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襲擊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村裏的人都把門鎖得緊緊的,可是不管怎麼樣,年都會進來,搶吃東西,傷害人畜。每到除夕夜,大家都收拾好東西,紛紛到城裏過年,過完年再回來。有一年的除夕夜,這裏來了一位仙翁,他走過來對大家說:“年獸害怕紅色和響聲。”聽了仙翁的話,人們都去買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人們又把鞭炮點了火。鞭炮聲響了,把年給嚇走了。直到現在,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放鞭炮、貼春聯,還穿着紅紅的新衣服,這些都是爲了趕走年獸。

過年的時候我最喜歡放鞭炮,可鞭炮讓我又愛又恨。我喜歡鞭炮,是因爲我喜歡把鞭炮點着火,扔進小河裏,看小河裏打起水花,像噴泉一樣的好看。可是,我又討厭鞭炮,因爲有一些調皮的小孩子總會在你走路的時候,故意扔一個鞭炮過來,一聲巨響,把你心臟病都要嚇出來了!

春節真是一個讓人開心讓人懷念的節日,它能讓家人團聚,讓世界歡笑,我喜歡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