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導語: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光。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歡迎閱讀!

篇一: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清明將至,又到了祭拜先人,追憶逝者的傳統時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少奇異、庸俗的祭奠方式:吹打唸經,鳴鑼開道,紙灰飛天,阻塞交通;而形形色色低級庸俗的祭品,也讓人看了直皺眉頭。

清明祭祀,是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古人稱這個時節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然而,到了現代社會,祭祀活動的封建庸俗之風卻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爲清明平添了污濁之氣。庸俗之風緣何而來?愚昧無知使然。有人認爲,先人活在世上享受的和沒享受的,在“陰間”也一樣不能缺,這是扭曲的虛榮心和奢靡慾望在作怪;而被稱爲“白事大了”的中介提供的“超前”遊說服務,也在推波助瀾,傳統民俗中摻雜了腐朽和庸俗的東西,就離民俗的本質越來越遠,一種背離時代的進程風俗如果爲更多人所接受,迷失了健康的'方向,將會帶來更大的負面作用,甚至成爲先進文化的桎梏。

文明——猶如一朵美麗的三瓣花。每一片花瓣都是一個個文明的小片段。在我們身邊有着許多文明的事蹟,讓我們用心去發掘,去感受吧!

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篇二: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殯葬行業”了檢查清理,發麪了“禁燒令”,從流通渠道上堵住了殯葬迷信用品進入市場,並對公共志氣的迷信活動進行勸阻,制止或處罰。然而,“堵”的同時還需要必要的疏導,需要將科學、健康、文明的觀念充實的傳統民信習慣中,形成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

讓清明重現“清潔而明淨”,提倡文明、健康、環保、回收自然的祭尊方式,體現着中國人追隨現代文明的決心和勇氣。要讓清明祭拜先人的傳統習俗成爲積極向上的民族文化,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第2張

篇三: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做爲90後的我們,要遠離那些腐朽和庸俗的東西,我們要建設文化社會,對於現在人們這種低級的行爲,我們要提醒和防止人們,讓他們別在這條庸俗的道路上“迷”下去,我們要呼籲全社會的人在清明祭祀中用最原本、最民質的方式體現出來。爲此,我們要做出一個榜樣,我們要禁止“吹打唸經,鳴鑼開道”等等的出現。

我們需要全社會的努力!跟我們一起“奮鬥”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讓文明祭祀成爲一種紛紛的現象,不要因不文明而對社會產生危害而使自己內疚。

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第3張

篇四: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文明祭祀, 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國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因清明掃墓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顯,關於文明祭祀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清明已經變得封建迷信,唸經佈道,超度亡靈,燒冥幣,獻祭品,鞭炮齊鳴,滿天紙灰,封建迷信的祭掃行爲又在危害社會。當街頭焚香、墳邊燒錢引發大火影響市容的時候,無疑是一場十足的鬧劇, 清明習俗承載着厚重的中華文明,也積澱了許多陳規陋習。隨着時代的進步,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現代文明要求人們革除陋習,改掉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弘揚倡導新禮儀、新風尚,提倡祭奠習俗的文明。隨着人們文明祭奠亡者觀念的變化,新近出現的許多文明祭奠形式,用植樹、種花以及在祖先墓前獻一束鮮花、放一曲音樂等方式來祭奠先人,都值得借鑑。

摒棄迷信。樹立科學的祭祀觀,做到理性消費,杜絕攀比心理,嚴防森林火災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力求以肅穆、環保、節約、安全的文明方式緬懷逝者,擺脫封建迷信的羈絆。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讓我們共同行動,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成爲告別陋習的先行者、文明祭祀帶頭人。

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第4張

篇五: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我們迎來了祭祀先人、紀念先賢、緬懷先烈的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春遊、植樹等習俗活動,體現了哀悼追思、迎春健身雙重色彩的傳統內涵。爲了秉承傳統,文明祭祀,倡導文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我們倡議:

綠色殯葬。更新傳統殯葬觀念,進一步移風易俗,樹立殯葬文明新風尚,積極參加民政部門組織的“骨灰植樹,迴歸自然”活動。

厚養薄葬。崇尚科學,尊老愛老,提倡長輩在世時多孝敬、喪葬祭祀時少花費,做到“追思先人,儉樸爲本”。

文明健康。積極開展鮮花祭祀、網上祭祀、植樹祭祀、家庭祭祀等祭祀儀式,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以及清掃墓碑、頌讀祭文等健康的方式寄託哀思。

倡導文明祭祀黑板報 第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