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看牡丹 蘇軾

導語:雨中看牡丹有着怎樣的樂趣呢?在詩人蘇軾的眼中,牡丹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雨中看牡丹》原文,歡迎大家閱讀。

雨中看牡丹 蘇軾

  雨中看牡丹

  其一

  霧雨不成點,映空疑有無。

  時於花上見,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紅粉,暗香生雪膚。

  黃昏更蕭瑟,頭重欲相扶。

  其二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穠麗,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其三

  幽姿不可惜,後日東風起。

  酒醒何所見,金粉抱青子。

  千花與百草,共盡無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張抗抗贊牡丹的高潔自立,不因世俗之眼而改變自己。蘇軾的`《雨中看牡丹》亦贊其高姿: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濃豔,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亦自惜幽姿。

“幽姿”自愛,讓人珍重的不就是它的這種本性麼!

喜歡一種花,除了因花美的自身原因外,還有和花相連的故事。 洛陽牡丹,豔絕一世。而如今已難覓往昔共賞之人!情到悲處,是一種似清醒而實際上的混沌迷茫。

昨日種下兩株牡丹,等待着春暖花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