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工作能力自我評價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體現形式。那要怎麼寫好自我評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教師工作能力自我評價,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教師工作能力自我評價

教師工作能力自我評價1

一、概況

數學組共有29名教師,全組青年教師23人。是一支教學業務能力強、教師年輕化的教研組,有區“學科名師”一人,區“教壇新秀”四人。勇於探索、勤於鑽研是這支團隊特點,以科研帶動教學是這支團隊的工作方法。數學組的組風“嚴、愛、勤、細、活”是數學組全體教師教育工作的真實寫照。

二、近兩年的工作重點與內容

我們松江七中是一所創辦了20多年的學校,是一所公辦的初級中學,又是二期課改的基地學校,從校領導到基層教職員工都積極投入到教改的行列中。我們數學組更是在松江區的二期課改中走在了前列。我們數學教研組近幾年的工作也是圍繞提升數學教學研究功能,抓好二期課改的理論學習,抓好二期課改的教學實踐,搞好新教材的試點工作,抓好二期課改的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

近二年來我們具體做了如下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研究課題,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向教學科研要質量是數學組的一貫傳統。全組每年有十二、三位教師自費訂閱《中國數學教育》,認真學習現代數學教學理論。在教研組活動時一起學習如:《上海教育科研》、《課堂教學研究》、《學習策略研究》等,積極汲取教科研的知識,投入到向教科研要質量的活動中去。

20xx學年度數學教研組參與市二十四所二期課改試點實驗學校開展的市級課題《以“三化”爲抓手,增強基礎型課程有效性的行動研究》,它的研究價值在於爲了更好的推進基礎型課程改革,改變原有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關注同學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能力的習得,促進同學全面發展。

2、做好教研組的常規工作

備課組每週活動一次。每學期初,由四個備課組長主持討論並制訂教學計劃。平時在一起討論研究備單元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對教學過程中的爭議問題進行認真探討,討論期中、期末的考試命題,分析同學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有效措施。討論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問題解決等教學策略在實施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同時,每個備課組積極準備並研討每個月在教研組範圍內的主題發言,提出本備課組的意見和看法。

爲了更好的探討新教材的教學模式,鑽研新教材的教學方法,我校組織了“2+2”開課模式的教學活動,數學組也參與了這一活動。所謂“2+2”開課模式,即同一個教學內容先有一位教師上課,組內其他教師聽課,之後對這節課的教學過程等不足之處進行修改,然後由這個備課組的另一位教師在其它班級進行教學,然後再進行評課。這一教學模式,旨在督促教師更深入的進行教學研究,提高教學效果。

3、加強校際交流學習

我們在加強教研活動的組內交流的同時,又注重了校際交流學習。只要區裏有教學公開課,組內成員爭着去聽課,並做好聽課記錄以及評課工作。另外,我們也加強了兄弟學校間開課評課交流活動等。如近二年,我們先後與張澤學校、五厙學校結爲對子,兩校老師經常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切磋教學技藝。08學年度數學教研組的沈林芳老師代表學校赴本區泖港學校支教,他與泖港學校的數學教師一起開展教學、研討,帶動泖港學校數學教學成績穩步上升,使該校在08學年初三中考中名列農村學校前茅,多次受到該校領導表彰。

三、特色工作-在新教材試點工作中加強合作型教研組的建設

1、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發揚合作教學的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大家精於教材的鑽研,勤於教書,發揚團隊精神。同組的教師各有所長,難免所短,所以我們互相尊重,以誠相見,充分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團結協作,形成合力,展示出教育優勢。全組成員發揚團結合作精神,充分發揮羣體作用,全力研究提高同學學習的效益和質量的方法,大家經常共同鑽研教材,探討教學難題,不論是集體備課時間,還是其他時候,只要一人有疑問,就會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以求釋疑;只要一人得到一份好的資料,就拿出來大家共享;只要一人有一個好的想法,就提出來大家一起使用,大家發揮集體智慧,以求共同進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在備課過程中,大家都積極收集資料,做好資料的積累工作,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師生合作與師師合作

新教材試點工作中,由於工作量大,教學活動的設計環節也多等,因此,在教學中,要求教師之間信息互通有無,相互配合,各有分工,促成了師生合作與師師合作,形成了合作學習和合作教學的教與學的新模式。在師師合作中獲得許多成果,如:在xx學年區二期課改“學習訓練”評比中,初二備課組教師合作的“學習訓練”被評爲一等獎。

3、加強教學合作,進行各年級連貫性教學的探索

每一門學科,在不同階段都有特定的適合該階段同學身心發展的內容,但各階段絕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內在聯繫的。而數學學科的邏輯性、系統性、連貫性有爲突出。因此,與同一學科其他年級組教師的合作,對提高我們教學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起到不可小視的作用,尤其是正處於二期課改教學內容作了較大調整並初步穩定的現階段,我們許多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並不是特別系統甚至有點陌生,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於教材、教參,而應互動起來切實加強與其他年級組之間的合作。加強與其他年級組之間的合作,除了定期進行教研組的活動外,更多應在平時教學中進行。

四、青年教師的培養

數學教研組特別注重團隊建設,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是開展校本培訓的重點。數學教研組是一塊青年教師茁壯成長的沃土。全組教學研討氛圍濃厚,組內團結互助,結對進行傳幫帶,0-5年內的新教師都有一名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青年教師可以向指導老師虛心學習,老教師對他們悉心指導,使他們能順利地度過教同學涯的第一關,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例如,本學期初二備課組接受了區教研室安排的一節教學公開課的任務,備課組決定讓青年教師孫寶妍上。爲了上好這節區級公開課,備課組長孫亞琴老師帶領她的同事們前後聽了七節課,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問題、甚至每一句話精心設計、精心指導,終於使這節函數概念課開得成功、順利。在組內教師的積極參與下,數學組涌現了一批青年教師骨幹,他們大膽嘗試,勇於實踐,開拓創新,在教育、教學中脫穎而出。在07學年度區青年教師評比課上,李玉婷老師獲得二等獎,xx學年度區青年教師評比課上,張暑萍老師獲得一等獎。xx年相豔娓獲松江區優秀新教師。在區的第xx屆“區教壇新秀”評審中,青年教師沈華萍、張暑萍、汪曉彗、李玉婷獲得“區教壇新秀”稱號。xx年孫亞琴老師獲松江區優秀指導老師;xx年王武老師獲松江區指導老師。

五、衆人齊心開大船

全組教師加強師德建設,發揚團隊協作精神。組內開展活動大家都支持並積極參與羣策羣力。正是在如此團結一心前提下,數學組各方面的成績穩步提高。數學組孫亞琴老師獲08年上海市“金愛心”教師獎,xx學年封錦文老師獲得松江區優秀園丁獎,08學年沈華萍老師獲得松江區優秀園丁獎,唐靜老師獲得20xx松江區“中國人壽杯”園丁獎。

在全組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同學的數學素質不斷提高,各年級的數學成績在每次區統考中名列同類學校前茅。

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艱辛的教學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的關係如何搞好等,有待於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加以克服提高。

教師工作能力自我評價2

教師教學自我評價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產生和形成,並在教學實踐中發展和完善。教師教學評價能力表現爲,能夠正確分析、判斷、評價自身的教學行爲;在預設的教學目標實施過程中,能夠從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做出適當的調整,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教師教學自我評價能力,在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安排、課堂教學實施、課後教學行爲等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體現。

(一)教育目標設計的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定向、指導作用,要求以促進同學發展爲根本宗旨。過去,人們主要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對知識特別是教材內容的掌握上,對教材以外的目標考慮較少。當前,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同學發展至少包含三方面:

(1)基礎目標,指課程標準中所明確規定的同學必須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基本學習能力和相應的思想品德。要求陳述時具體、明晰,反映學科特點,符合同學身心發展規律。

(2)提高目標,主要表現爲同學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個方面。獨立性,指不受外部強迫與控制,獨立、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爲;主動性,指對現實的選擇和對外界適應的能動性,體現在同學對學習的選擇性和對社會的適應性上,如有高的'成就感,強的競爭意識,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積極參與,以及較強的合作交往能力等;創造性,指對現實的超越,不僅表現出強烈的創新意識,而且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3)體驗目標。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心理氣氛,讓各個層次的同學都能獲得創造成功的心理體驗,感受到課堂生活的樂趣和愉悅。

(二)教學內容安排評價能力

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好的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師:

(1)傳授知識準確無誤,系統連貫,反映現代科學技術和學術研究的新成果,並重視同學能力培養。

(2)編排合理,難易適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激發同學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引導同學積極思考,吸引同學主動參與。

(4)體現教學內容的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培養同學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關注羣體間的社會交往和課堂教學環境的潛在影響,陶冶人文精神,重視情感、意志、直覺等非理性因素。

(5)關注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培養同學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教學實施的評價能力

課堂教學實施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現代教學觀認爲,學習是同學主動用現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或順應外部世界的過程,是同學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通過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形成獨立獲取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及良好的個性和人格。因此,一堂好課應該是以同學爲主體,強調通過同學的主動學習,促進同學的主體性發展。

1、“以學評教”看同學主體地位是否確立

一看同學在教學中的參與情況。課堂上,同學的參與情況主要有兩種:一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如提出問題,討論問題,積極發表意見。另一種是消極、被動地參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爲同學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爲同學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還同學以學習的主動權。根據人們對同學參與活動探究研究的結果,一般要求同學主動參與的時間爲整節課的1/2以上,同學參與程度比較高的課應有2/3以上的同學主動參與時間。

二看同學在課堂上的活動。這裏有“外動”與“內動”的關係。“外動”即動眼、動口、動手,屬操作活動;“內動”即動心、動腦,屬思維活動。要求教師把同學的“外動”與“內動”整合起來,把教學過程搞活,抓住關鍵講話,啓發同學學活,聯繫實際用活。要鼓勵同學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自覺實踐,主動發展。

三看課堂氣氛。教學過程不僅是同學的認識過程,而且是師生的情意交流過程。情意活動屬動力系統,承擔着對學習行爲啓動、調節、維持和定向任務。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師生情緒高昂,精神飽滿,使同學的智力活動經常處於最佳狀態。好的課堂氣氛應該是活躍與恬靜相統一,活而不濫;熱烈與凝重相統一,熱而不亂;寬鬆與嚴謹相統一,鬆而不散。教師高高興興地教,同學快快樂樂地學。

2、“以教評教”看教師主導作用如何發揮

一看教師課前準備。首先,教學內容是“懂”,是“透”,還是“化”。“懂”,只是弄懂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課程標準對教學的基本要求;“透”,是找準了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理順了知識體系;“化”是把知識內化爲自己的,做到融會貫通,出神入化。其次,教學結構設計,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疏密合理,快慢得當,時空分配科學,有節奏,講效益。再次,教學方法的選擇做到胸中有“本”,眼中有“人”,手中有“法”。

二看教師對同學學習的啓發引導作用,引導的時機一般在新課開始時,同學遇到困難時,以及出現知識跳躍時,引導的方法常用目標引導法、情趣引導法、問題引導法、遷移引導法、情境引導法和提示引導法等。因此,好的教師常創造新穎的教法,激發同學的求知性;創設情境,創造認知的衝突性;反饋調控,突出教與學的針對性;體驗成功,強化求知的進取性;民主合作,建立師生關係的和諧性。

三看教師對同學學習的組織調控作用。課堂教學調控,主要是時間調控、節奏調控、師生情緒調控和課堂氣氛調控。好的課堂緊張而有節奏,活潑而有秩序。

四看教師對同學學習的督促指導作用。教師的指導作用集中體現在幫助同學排除學習障礙和指導同學學會學習上。指導要做到因材施教,照顧個別差異,熱情耐心,適時適度,恰到好處。

五看教師基本功。教師能適時、適度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演示實驗以及教具等,且操作規範熟練;教學語言規範,普通話標準、清晰簡練、生動形象;教態自然、親切,服裝得體、整潔、大方;板書設計合理,字體規範。

3、“以練評教”,看課堂訓練的安排與設計

一看訓練內容是否精練。練習題、例題、習題要精心篩選,認真編制,不搞題海戰術。做到起點適度,落點恰好,梯度、密度、廣度、深度合理。

二看訓練形式是否靈活。活字提倡一個“變”字。變樣、變形、變法、變式、變角度。引入新課要有“過度性”訓練;引導同學要有“導學性”或“嘗試性”訓練;新課結束時要有“歸納性”或“鞏固性”訓練;課後練習要有“延伸性”訓練;期末複習時要有“系統性”訓練。

三看訓練效果是否有實效。訓練不搞花架子,不追求簡單的數量和表面的正確率、滿分率。課堂訓練的效果重在看同學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質疑答辯的深度和廣度;是否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各種非智力因素及個性心理品質是否得到培養。

(四)課後教學行爲

1、作業佈置與批改

作業佈置與批改是同學應用知識的初步實踐,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和了解同學學習水平的重要途徑。評價教師作業佈置與批改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佈置。內容符合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要求;要求明確,內容難易適當;精選作業,按規定量佈置作業;同學按規範完成作業,正確率90%以上。

(2)作業批改。作業批改認真細緻,收發及時;無誤批、漏批現象,批改及時;批語具體、明確、中肯,切合同學實際;批語字跡工整,位置合理,不隨手亂寫;作業評定分數公正、客觀。

(3)作業批改手冊。有作業批改手冊(包括作文);有不交作業人數、姓名及處理辦法;有作業內容及作業概況(作業中的錯誤數量和性質)並分析其原因;重視作業信息反饋,及時講評與輔導。

(4)同學作業。作業用本統一、整潔、不撕、不劃、完整無損;格式正確,書寫認真,字跡清楚;字體適中,行列、間隔適當,課題章節、題號層次分明;同學對作業嚴肅認真,錯題及時改正,能獨立完成作業,沒有抄襲現象;沒有無故不完成作業的現象。

2、課後輔導

課後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一種措施。評價教師課後輔導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輔導要從同學實際出發,善於提出問題,啓發同學分析、思考,加深加寬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2)幫助困難生。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最需輔導,對他們學習上的困難和問題要熱情關懷幫助,特別是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3)指導優秀同學。瞭解優秀同學的興趣愛好,有計劃地進行培養提高,發展他們的學科特長。

3、學業考評

學業考評是檢查同學學業成績的一種方法,它標誌着同學是否完成了規定的學習任務。評價教師考覈同學學業成績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貫徹知識、技能、能力、思想相統一的原則,在考評同學知識、能力的同時,特別要注意考評同學的思想品德。

(2)會運用多種方式考評同學爲學業成績,方法科學合理。

(3)有獨立的命題能力或選擇題目的能力,試題分量難易適度,符合教材要求,語意明確。

(4)注意對同學的平時考評,有較詳細的記錄。

(5)正確掌握評分標準,評分客觀公正。

(6)考試成績達到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7)能根據考評所反饋的信息,對教與學訂出改進措施。

4、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發展同學特長、促進同學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評價教師指導同學課外活動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學科特點,確立活動主題,訂出活動計劃,做到人員、時間、地點、內容四落實,並注意與學校的教育工作相結合。

(2)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並能爭取社會各界支持,確有實際效果。

教師教學工作常規除上述行爲外,還有其他方面的行爲對教師完成任務教學工作任務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工作量達標。

(2)堅守工作崗位,出勤率達標。

(3)勇挑重擔,舉行公開課等。

(4)教學總結及時,內容全面,經驗、體會和問題確切,改進教學的設想和措施符合實際。

(5)發表有關教學的科研論文。

(6)與其他教師協作關係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