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護理自我鑑定3篇

自我鑑定是個人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的一個自我總結,自我鑑定可以總結以往思想,展望未來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自我鑑定吧。好的自我鑑定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關於護理自我鑑定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護理自我鑑定3篇

護理自我鑑定 篇1

經過大學的學習生活,我紮實地掌握了掌握了基礎醫學、臨牀醫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能力,以及普通法律及醫事法 律知識,同時以良好的英語和社會實踐經驗來武裝自己。爲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我曾先後擔任過學生會宣傳部部長,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年級辦公室主任 等學生幹部,這不僅讓我爲集體服務提供了機會,而且鍛鍊了我的組織和策劃能力。通過實習,培養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參與臨牀醫學診療工作、衛生行政管理 工作、法律事務工作、醫事法工作等方面的實踐能力。

在過去的幾個暑假裏,我曾參與過幾個著名品牌的促銷推廣,併爲產品做市場調查。雖然這些工作涉及不同的範疇,但在培養和提高職業主動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團隊精神、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無疑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護理自我鑑定 篇2

這時我們開始了爲期兩週兒科的實習!這裏的護理對象跟婦科一樣,都是特殊的人羣.因爲面對的是小兒,所以無論從穿刺、注射到各種用藥,都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區別!在護患關係上也有變化,當今小孩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每一個治療都要跟家長們溝通好!讓他們放心,他們才能安心!

這裏特殊的有三點:第一,特殊的護理人羣;第二,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第三,特殊的護患關係.首先,小兒的生長髮育有一定的規律,如連續性、階段性、順序性還有各系統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 再之,因了小兒這特殊的體質,所以從穿刺、注射和用藥等方面都有着其注意事項.在本科的老師精心指導下,我能夠初步掌握了兒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病機以及對症護理,也瞭解了小兒與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術要點,如肌注時應如何定位,注射時應捏起皮膚等.最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這裏學到了不一樣的護患關係.總是可以從別人口中聽到形容詞“小兒科”,語意中總有藐視兒科的意味.但是在這裏工作不只面對着小皇帝們,還要跟把他們當心肝寶貝的爸爸媽媽們打交道,所以做好溝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時我也知道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的疏導及承受等能力.

在接下來的實習要再接再勵,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過一個好年!同時,祝願兒科的全體工作人員新年快樂,萬事順利!

護理自我鑑定 篇3

首先要感謝各位院領導和科室領導能給我這次去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進修的機會,我知道這次進修的機會對我來說是實屬難得,這中間有各位領導的信任和期望。在進修期間,我始終不忘科主任及護士長的囑咐,多問多動手多與帶教老師溝通,把握好這次進修的機會,努力的完善自我。這段進修生涯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豐富了專業知識,同時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護理事業的魅力。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創建於1958年,是一所以神經病科學和老年醫學的臨牀和研究爲特色,承擔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任務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新中國神經病學創始基地之一。他們擁有先進的設備、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護理。在宣武醫院進修的6個月中,讓我感觸深的是他們的優質護理服務工作開展的很好,爲病人提供了全程、整體、人性化的`一系列服務,真正是做到了“以病人爲中心”。

在神經內科ICU進修期間,是我感受和收穫最多的。初到ICU時,監護室衆多先進的儀器設備、護理人員機敏的反應、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醫護之間默契的配合、和諧的氛圍…這些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了我,使我對自己在這裏的學習充滿了期望和信心。

進修期間的工作緊張而忙碌,每次學習的機會對我來說都如飢似渴,我認真的學習神經內科各種新知識、新技術,認真總結各位老師的經驗。觀察並學習她們深入淺出、系統性的分析問題,並結合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

進修期間的第一次課是由神經內科王玲總護士長講授的,她爲我們講解了護士思維模式以及護理管理方面系統的理論。讓我認識到要

系統的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作爲管理者,要把自己也考慮到系統之中,用整體一元化模式考慮問題,護理工作中有差錯了,要先分析是哪些環節出問題了,再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措施,落實後還要有持續的檢查和改進。並且她提倡護士工作中要嚴謹慎讀,發現問題要善於查找原因,並總結。帶着王護士長教授的理念,在神經內科進修期間我受益匪淺,

神經內科的護理工作瑣碎而繁多,護理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監護室護士工作的緊張和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看到的她們從來沒有因爲一件小事而怠慢過,從患者的餵養,皮膚黏膜護理,大小便

的排泄,體位的舒適,到生命體徵監測,呼吸機管理,亞低溫治療,微創手術的配合等操作無不處處體現人性和以病人爲中心。

監護室的護士長劉芳,工作非常嚴謹認真,知識淵博,她總能發現我們工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這讓我們都很是敬佩,並且他好學好專研,爲了做課題,她可以夜裏只睡4、5個小時,半夜三點起來寫資料。神經內科重症患者腸內營養支持,就這一個課題,她可以研究的很細微很透徹,她爲我們講課時說,重症患者餵養時就像照護沒有任何自我保護能力的嬰兒,需要醫護人員付出更多的細心呵護,這讓我記憶很深,讓我看到宣武監護室護理帶頭人的愛心、責任心。這也就是那麼多進修醫生護士讚歎宣武監護室護理技術好的一個基本點吧。

讓我記憶很深的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帶教護師劉鳳春,有一位重症患者,因爲要泵點好幾種藥物,護士爲她使用了三通接頭,

但是在泵點藥物期間,患者出現了堵管現象,細心的劉老師就琢磨原因了,她把患者泵點的幾種藥物一一配在一起試,發現其中有兩種藥物發生了凝集,但是在臨牀藥物配伍指南上沒有記錄,藥典上也沒有記載,於是劉老師就此寫了一篇論文,這對其他護理同仁也是借鑑。這件事讓我很是佩服劉老師嚴謹、辯證的思維,她不像我們平常那樣循規滔距,按部就班的遵循操作常規。

收穫很多,隻言片語難以言盡,總之這次進修學習,使我不僅在神經內科疾病的理論知識、重症患者護理等方面均有了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視野的開拓,思維的拓寬,理念的轉變是我最大的收穫。

服務永無止境,學然後知不足。看到北京宣武醫院護理工作做得如此出色,讓我看到了學習的榜樣,在以後的工作中,改變以往的理念,借鑑她們優點,把宣武醫院先進的理念、技術用到以後的工作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