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良好家風建設美好家庭”主題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傳承良好家風建設美好家庭”主題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承良好家風建設美好家庭”主題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良好的家風無言的教育”。說到“家風”,在此和大家分享下什麼是“家風”,家風是家族的傳統、規範及習俗。舊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家風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爲影響下一代。

記得上學那會,父親教育我“在學校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好好學習。”參加工作時,父親叮囑我“在單位要尊重領導,愛崗敬業,敢於擔當。”成家立業後,父親教育我“如今你已成人,要承擔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常懷感恩之心”。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隨着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家庭的作用、組成、教育、風氣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無論大環境如何變,家庭這個小集體具有的親情聯繫和生養教育子女的功能,卻始終沒有變化。也正因爲如此,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家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沒有良好的家庭美德,就不會對子女有良好的素質教育,就不會對社會的發展進步產生促進作用,就不會有國家的富強和社會的和諧。

古代家風家訓,大都濃縮了先輩們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後輩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我們今天讀來也深有感觸。時代發展到今天,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裏,那些好的家風對我們現代教育依然具有極強的借鑑意義。古代家訓中的名篇如諸葛亮臨終前留下的《誡子書》中說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文章雖闡述的是敬業奉獻、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但是,諸葛亮作爲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通過這些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爲人父母者對子女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

良好的家風,源於良好的家訓。我國古代家訓源遠流長,包含着十分豐富的內容,涉及到安身立命、待人接物、齊家守業以及治國平天下等方方面面。如《包拯家訓》,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在晚年爲子孫後代制定了一條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並讓其子刻於石上,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雖千載之下,亦足爲世人風範。這些優秀的、閃耀着中華民族智慧的精神遺產,體現了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的基本精神、價值取向、人文關懷。

好的家風家訓一方面傳承者優秀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承載着國家、社會發展的精神追求,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頗多共通之處。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上提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生活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就全社會反映來看“家訓家風建設”本身就是弘揚傳統美德,傳遞社會正能量。換個角度,從家風家訓建設切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我們的生活聯繫起來,這無疑是創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一條有效途徑。家風是家庭在行爲處事的風氣、風貌與風尚,而家訓則是家庭爲人處事的行爲準則。通過家風、家訓的建設、傳承來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在家庭的動力。

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在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如果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進取的,每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品德是純潔的、高尚的,那麼社會就是和諧美好的。

好家風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正能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