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性的光芒照亮教育演講稿

親愛的新教育同仁:

讓人性的光芒照亮教育演講稿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

平時,在我的身邊,無論是精神世界中,還是現實生活裏,都一直少不了一線教師的身影。教師節則更不例外。

教師節,是社會各界對教師給予特別關注、特別尊重的一天。對於我們教師自己而言,這個節日,應該是在喜悅平靜中反思自省的一天。

新教育實驗,是以教師成長爲起點的實驗,這些年來,一線教師在新教育實驗之中的飛速成長,已經不再是神話,而是一個又一個在我們身邊涌現的佳話。

在我們的節日裏,我們應該自省:爲什麼還有一些老師,也許還包括我們自己,並沒有像我們所期待的那樣,在教師這個職業之中,綻放出生命本身應該具有的光芒?

前些天,我剛剛參加過一次中國醫學人文大會。在這個會議上,我聆聽了許多醫學界的專家,對醫學中的人文精神展開討論。

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樊代明教授,就是醫學人文精神的傳播者。樊教授特別重視閱讀、寫作和講演,主張醫生應該通過閱讀吸收正能量,通過寫作儲存正能量,通過演講釋放和傳播正能量,他自己已經出版90多本著作,大部分是個人專著,在國際上發表論文700餘篇,爲醫學同仁的157本寫過序言。

比如,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原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趙平先生,則更是以《人文精神是醫學之魂》發言直抒胸臆,講醫生應具備的醫德與人文主義情懷:“今之名醫,需心存仁義,博覽羣書,精通道義。”他剛剛在第二屆國家名醫盛典上獲得了“國之大醫”的殊榮。

那一天,我非常感慨。因爲常常有人說,醫生治療身體,教師治療心靈。事實上,現代科學早就證實了身和心緊密相連。一個孱弱的身體很難擁有一副強大的精神,而積極的精神狀態,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體能。所以,醫生和教師,其實都是針對人的職業,是職業上的殊途同歸。

就像趙平先生提出的那樣,醫生要重視的是生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生病。因爲,儘管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世界上仍然有許多疾病是無法治癒的,如癌症的治癒率只有不到40%。只有把人作爲中心,而不是把病作爲中心,才能真正地讓人性的光芒照耀這個世界,才能真正讓患者幸福安寧。

醫生是如此,教師更是如此。只有我們把人作爲中心,而不是把分數、考試作爲中心時,我們纔會真正地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需要,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讓每個孩子成爲最好的自己。我們每一位教師,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成爲了最好的教師,也就綻放出了自身最美麗的光芒。

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讓教師呈現出我們期待的教育之中的人文精神呢?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方法,讓每一個教師都能成爲最好的教師呢?

對此,新教育實驗早就提出了“職業認同”和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交往的“三專發展”的模式。這兩者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沒有足夠的職業認同,不可能有真正深入的三專發展,因爲內在缺少足夠的動力,一個人,不可能走得很遠。與此同時,缺少真正的專業發展,再多的職業認同也只是浮在表面,無力在行動中落實。

在醫學人文大會上,我曾經想過一個對我們教師來說很有挑戰性的問題——爲什麼沒有學過醫學的人不可能拿起手術刀上手術檯,而沒有學過教育學的人可以毫不膽怯地走上講臺呢?這說明,教師職業的專業性仍然很有漫長的道路。但是,一位真正的'好教師,一定是在這條道路上長期修煉過的,一定是像仁醫那樣有着高明的專業水平的。

親愛的新教育同仁,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人們的幸福並沒有隨之水漲船高,最大的問題就因爲人更容易被物質矇蔽,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的豐盈。我們希望,以教師的專業重振人文精神,就是希望能夠讓所有的科學技術都有着生命和人性的溫度,從而能夠真正服務於人,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以人爲本的時代早已到來,用人性的光芒照亮我們教育的前路,用“三專”的方法推動我們專業的精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無論我們保持怎樣的姿態,最終都必將擁抱這個時代。

期待我們的新教育同仁和更多的一線老師,能夠更爲主動、更爲積極地調整自己,充盈自己,能夠真正以人文精神審視教育,審視自己的教學,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從而在教育生活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滿足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創造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