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責任演講稿3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責任演講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責任演講稿3篇

責任演講稿 篇1

同學們,你們說"天下興亡"的下一句是什麼 ——不,是"我的責任"!如果這次期中考試每個人都額外加10分,那不等於沒加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於大家無責。"匹夫有責"要改成"我的責任"。只有這個思想,我們的國家纔有希望。如果人人都說:學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責任;教育辦不好,是我的責任;國家不強盛,是我的責任!人人都能主動負責,天下哪有不興盛的國家

每個學生都應該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而不是推出去。如果教室很髒,老師問"怎麼回事 "一般會有個學生站起來說:"報告老師,今天是12號同學值日,他沒打掃衛生。"那樣,12號學生是要受批評的。而在一所全國知名的學校,我發現他的學生會這樣說:"老師,對不起,這是我的責任!"然後馬上去打掃。燈泡壞了,哪個學生看見了,自己就會掏錢去買一個安上;窗戶玻璃壞了,學生自己馬上買一塊換上——不把責任推出去,而是攬過來。

我們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的敬業觀念。天下有大事嗎 沒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集小善則成大善。培養良好的道德,是從那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這種道德是慢慢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專門找到大事才幹。天下無大事,請先把自己腳下的紙屑撿起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我給大家講個關於撿廢紙的故事。美國有個叫福特的人,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去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願望了。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廢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裏。然後纔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 "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爲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家公司,這個公司後來揚名天下。福特掌握了這家公司的控股權之後,把它改爲"福特公司"。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造人福特。大家說,撿一張廢紙重要不重要

同學們,小事不小啊!美國太空3號快到月球了,它卻不能登上去而無奈地返回來。爲什麼 只是因爲一節只值30塊錢的小電池壞了,他們這個醞釀很久的航天計劃被破壞了,幾億元報廢了!天下有大事嗎 大家看哪次飛機失事是翅膀和頭一齊掉下來的 都是一節油管不通,一個輪胎放不下來才失事的。一個人的死,哪個是全身完全潰爛死掉的 都是一個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同學們,萬萬不能忽視小事啊!

讀書,做事要確定一個方向: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很多人爲興趣而讀書,豈有此理!真正目標不應該是興趣,而是責任,在責任當中找到興趣,而不能用興趣代替責任。我們讀書是爲了國家。同學們,你們想想你們從小受到什麼教育 你爹媽是怎麼教你的 他們這樣告訴你:你要好好唸書!你不好好唸書,將來就不能出人頭地,你就沒有前途!你就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這就是最錯誤的教育,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喝着國家的奶水,用着國家納稅人的錢,培養出的卻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你想:這個國家會有前途嗎 你讀書的方向都錯了!讀書不應該爲了自己,讀書應該爲了我們的國家,國家需要人才,國家需要幹部,國家需要建設的棟樑!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們出去旅行,忽然間暴風雨來了。我們沒地方避風躲雨,孩子們向前跑,一看前面有個草棚,大家"譁"地衝了進去,一衝進去大雨就來了。大家好高興,"哇,今天運氣不錯喲,剛剛找了房子大雨就來了。太快樂了!"大家不顧慮房子乾不乾淨,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滿足了。但這個房子在風雨中突然間要倒塌,同學們想盡辦法"扶住它,不能讓房子倒塌"。在這種狀況下,我很有感慨,同學們,你們說是我們需要房子呢,還是房子需要我們呢 我看是我們需要這座房子。這座房子就是我們的國家,再破再爛是我們的家,再窮在破,是我們的家,我們要愛她!

愛國是很具體的。一口痰吐在中國也許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國,你就丟了中國十三億同胞的臉,因爲你代表十三億中國人,而不是你個人,你千萬不要以爲"好漢做事好汗當",你錯了;你擔當不起;你不夠資格擔當!所以每個同學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因爲我們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

責任演講稿 篇2

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責任”和“責任感”有着本質的區別,責任是人分內應做之事,還需要一定的組織、制度或者機制促使人盡力做好,故“責任”有被動的屬性,而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狀態。把責任感定義爲一種精神是恰當的,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其範圍要比表示情緒和感情狀態的“心情”一詞廣泛得多,能夠涵蓋“責任感”的豐富內涵。作爲心理學概念,責任感與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屬於社會道德心理的範疇,是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人責任感的形成和增強除受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責任感從本質上講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業、利國家、利社會,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時,要以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爲重。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到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有了責任感,作爲工人,就能夠精益求精,製品一流;作爲農民,就能夠辛勤耕耘,收穫頗豐;作爲士兵,就能夠馳騁疆場,屢建戰功;作爲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天天向上;作爲知識分子,就能夠創新科技,勇攀高峯;作爲領導者,就能夠殫精竭慮,造福一方。人人有責任感則國家富強,中華崛起。 而具有很強責任感的人則在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沖突時,能夠不顧甚至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們是民族之精英,國家之脊樑。所謂很強的責任感是怎麼體現的呢?以下說法儘管文學色彩濃厚但道出了事情的本質,故引用於此:“見到洪水猛獸拔腿就跑是求生的天性,但能讓人站住腳跟,迎危難而上解救同伴的,是責任感中的勇氣。千里長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體的天性,但能讓人咬緊牙關,俯首向前踏及目標的,是責任感中的堅忍。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是懶惰的天性,但能讓人勤儉勞作,努力奮鬥出一片天空的,是責任感中的克己。以自我爲中心爲己籌謀是自私的天性,但能讓人處處爲他人着想,犧牲自身的,是責任感中的奉公。搶尖霸上愛出風頭是虛榮的天性,但能讓人自動自覺腳踏實地,心甘情願洗盡鉛華的,是責任感中的誠摯。”

重要的是

責任感創造奇蹟。在這個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能夠創造奇蹟皆由其責任感使然,甚至這些人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業績。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的傑出人士做了調查,結果證明其中61名竟然是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裏取得了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他們究竟靠的是什麼呢?這些傑出人物的答案几乎不約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纔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在這種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充分證明

一個人如果沒有責任感,會從各方面出問題:作爲公民註定不會正確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權利並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作爲工作者註定不會取得應有的業績,作爲經營者註定設法損人利己,作爲家庭成員註定使這個家庭不幸福,作爲朋友註定是個損友,作爲同事註定不好共事,作爲公共場所的一員或路人也註定會常常惹人厭、討人嫌。沒有責任感,甚至能使人發生異化,人的個性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爲自己賴以生存的社會所不容,最後走向沉淪、頹廢或者成爲社會的異己力量,反社會、反人類直至毀滅。如果缺乏責任感具有普遍的社會性時,則這個社會無法凝聚力量促進社會的長期繁榮和持續發展,社會的和諧程度更會受到損害,嚴重時甚至會使公平、公正、正義的現代社會核心價值觀體系崩潰,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災難。責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規範,在責任感的基礎上才能架構整個道德體系的各種元素,沒有責任感也就沒有道德。因此,責任感在人的素質結構中處於核心地位。

責任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彎腰撿拾,我的責任》。

走進××中學,迎面而見的是美觀的紅色教學樓,窗明几淨的教室,寬闊平坦的操常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和生活,我們感到無比愜意,無比幸福,也爲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然而,與校園優美環境不和諧的是,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破壞環境的現象,校園門口常常有吃完早點仍棄的塑料袋;教室裏有亂仍的紙屑和紙團,花壇中也常夾雜着果皮和廢棄物,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我們校園的環境。

在這裏,我想對同學們說:“彎腰撿拾,人人有責!”讓我們撿拾身邊的垃圾,清理角落的污物,在這個細微動作中,培養我們維護校園的美麗和整潔的責任心。

“學校是我家,愛護靠大家”同學們,在四中這個大家庭中,你是願意走進清新美麗的校園,還是願意看到佈滿垃圾的校園?你是願意走進窗明几淨的教室,還是願意看到雜亂無章的空間?我想,同學的答案都是不言而喻的,那就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愛公物,愛校園的活動當中。從撿拾身邊垃圾做起,從我做起,起清潔,講衛生,管好自己的手,不亂仍垃圾:管好自己的口,不隨地吐痰。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纔會永遠保持她的清新和美麗,我們也會在清新美麗的校園中茁壯成長,而這美麗的環境靠我們雙手共同維護,文明習慣靠我們平時點滴積累。

簡簡單單一個彎腰動作,就會讓我們有個乾淨的校園,讓我們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學校之所以辦“文明禮貌月”活動,就是爲了讓我們心中刻上“文明”二字。讓我們多彎一次腰,撿起身邊的果皮紙屑吧!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爲彎腰這個動作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這個彎腰動作,體現出我們的良好習慣;正是這個彎腰動作,展現了我們的良好素質;正是這個彎腰動作,更體現出我們美好的心靈。讓我們人人蔘與,趕快行動吧!保護校園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

彎腰撿拾,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校園因我們而更加美麗,更加和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