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家長會演講稿

家長會,一般是由學校或教師發起的,面向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交流、互動,介紹性的會議或活動。現在是小編爲您整理的初中一年級家長會演講稿,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一年級家長會演講稿

初中一年級家長會演講稿1

各位家長大家好!

今天讓各位家長看看孩子的作業,是想讓你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所瞭解;如果你對自己孩子的作業不滿意,請你一定要反思自己平時對孩子的付出。今天不是讓你抓住孩子的缺點,回家對孩子訓斥甚至打罵,而是希望通過這次機會,家長回家後能與孩子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與孩子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從溝通與交流中,瞭解孩子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愛好、需要克服哪些缺點以及學習中是否有困惑,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身的優點及孩子今後的努力方向,從而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更好地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突破自我,讓孩子能更好地面臨下半年初中生活。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指做人、做事和學習)就是不斷的犯錯——成長——犯錯,就是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的幫孩子糾錯、改錯,最終成爲一個優秀的孩子。

一學期以來,針對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學習情況,我想從以下幾方面與各位家長探討、交流,並思考怎樣來教育、引導孩子學會做人做事及學習。

第一:作爲家長,你對自己的人生有何感悟?你期望孩子今後的人生路怎樣走?家長從老家把孩子帶到省會城市的學習目的在哪裏?今天你看到自己孩子的家庭作業、課堂作業及期末考試成績後,你想對老師和孩子說些什麼?( 家長可以與老師面對面交流,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寫到孩子的試卷空白的地方上。)

第二:作爲家長,請你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每天你爲孩子做了什麼,(不是簡單的吃住,而是指精神層面的。)是否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孩子每天看書學習;孩子小學六年來,每個月讀了哪些書?一年讀了幾本書?六年前,當你領着孩子走進校門時,曾經是否想過對孩子今後的人生有某種期望?你認爲孩子在這六年成長過程中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爲人處事的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得與失)。

其實,孩子的智商差異不是很大,但是注意力差異就大了。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與不集中,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學的知識會了產生興趣,不會了就想法子拖拉,甚至在老師檢查作業時撒謊,慢慢就養成了不良習慣。

第三:作爲教師,我想說的是:“家庭教育是人生一生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需要家長付出的,付出家長的時間、精力甚至財力。但我從孩子每天的家庭作業來看,一些家長几乎沒有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以至於孩子對自己的每天學習狀態和學習目標處於遊離狀態。

其實,家長的觀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學習與不學習的孩子,在每天看來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在每個月看來也是差異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來的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財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第四:我的教育理念是(也可以說是我作爲教師的職責吧):讓每個孩子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幫助孩子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孩子即將面臨小升初,我將盡力指導孩子們做好預習、複習、鞏固等良好的學習環節和學習態度。

最後,我想說:孩子的教育重在平時,“孩子現在或將來貧窮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做父母的錯,因爲在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沒給他正確的人生觀。”

請家長切記-----你期待什麼,你和你的孩子就會得到什麼!

以上是本人在教育教學中的幾點感想,如有不到之處,請家長們諒解。

謝謝各位家長,再見!

初中一年級家長會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長,敬愛的老師,大家好!

今天受金華中學初中一年級五班老師的委託,在這裏和廣大優秀的家長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體會,由於本人水平有限而又是在金華五班這樣優秀的班級,所以本人只能把自己一點淺顯的體會和大家同探討,達到繼續努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我的做法中有不妥之處還希望各位優秀的家長提出批評意見,我將萬分感激!

一:對孩子嚴格要求,科學管理

我認爲從小給孩子制定嚴格的標準,規範孩子的行爲,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養成嚴格要求、奮發向上、樂觀自信、規範行爲,明辨是非的目的。具體做法如:1.讓孩子知道學校的規定都是有道理的,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在不斷完善中,所以作爲學生要嚴格執行學校的規定,做遵守紀律的模範。2.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作業完不成是一種瀆職行爲,所以在完不成作業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強制不允許看電視、上網,沒有商量的餘地,其實這樣時間久了孩子也就習慣了。3.教育孩子要有感恩的心,讓孩子從小感謝社會,感謝老師,感謝家長,感謝同學。例如:孩子小學畢業後我請小學老師吃飯,小學六年都沒有請過,老師不理解。我和老師說我請老師的目的不是我感謝老師,因爲教好孩子是老師的職責。而我的目的是刻意培養孩子有一棵感恩的心。4.我們在制定標準,規範孩子行爲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讓孩子參與,這樣就會增加其主動遵守的自覺性。

二:家長和孩子的關係

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我相信天下父母都會像愛護自己的一件珍貴的財物一樣愛護着孩子;孩子是父母一定意義的理想承載者,父母如支配着自己的肢體一樣支配着孩子;孩子是感情的郵遞員,父母們把所有的幸福和苦痛交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們如在寒夜等待一個溫暖的黎明一樣盼望着孩子的未來。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就是如此地密不可分,以致於沒有孩子的家庭和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都顯得那麼的孤獨和脆弱。

家長可以爲孩子快樂而快樂,可以爲孩子痛苦而痛苦。孩子一生可能因家長而墮落,也可能因家長而昇華。那麼,家長和孩子之間到底應該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我認爲,首先應該維護和完善先天性的關係,培育和發展後天性的關係。先天性的關係主要是血緣的關係,也可以說是長輩與晚輩或者領導被領導的關係;後天性的關係主要是師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戀人的關係。1.領導一樣的關係: 領導關係來源於血緣關係,我們要懂得維護和發展這種關係。漠視家庭會給家長和孩子之間那種的血緣關係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最大的受害者當然就是脆弱而又無辜的孩子。這種傷害對孩子的品性和未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很多問題孩子來自不負責任的家庭。孩子的智力和身體都是正常的,有些甚至是超羣的,智力和身體正常的.孩子爲什麼會犯下那些不正常的錯誤呢?作爲監護人的家長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了。 我們在爲孩子的墮落而惋惜的同時,也想對孩子的家長說一聲,你們可以忙着賺錢,可以忙着怨恨,可以束手無策地等待,但你們千萬不要忘了自己作爲孩子監護人的職責。這種血緣的關係是前世修來的,是上帝賜予的,是法律要求我們必須做到的。因爲一定程度上你是孩子的領導,有義務把握孩子前進道路上的方向。2.師生一樣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想這應該是每一個家長都明白的道理。我認爲,父母同樣也是孩子人生舞臺背後的一面化裝鏡,顯示着孩子的美與醜,孩子的長處和缺陷,家長對於孩子所扮演的角色成敗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教會孩子說出了第一個詞語,教會孩子邁出了第一個腳步,也是第一個教會孩子認識外部世界的老師。這種師生的關係是本能的、自發性的,同樣也純潔的、無私的。嚴父慈母,這是先輩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表述得最簡單而又最樸素的觀點。 當一個孩子不懂得尊重長輩,不懂得關愛幼兒,人們會說,這孩子缺少家教;當一個孩子品行惡劣,意志脆弱,人們會說,這孩子缺少家教;當一個孩子缺乏獨立和適應的能力,人們同樣會說,這孩子缺少家教。所以,作爲孩子的父母,我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會孩子說幾句話,走幾步路。孩子的成長除了需要掌握五官和肢體熟練應用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別於其他動物的高層次的理性、智慧和情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種老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嚮導性的。恨鐵不成鋼,是可憐天下父母們的心靈寫照,但用拔苗助長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是不應該提倡的,那樣更多的是傷害孩子,我們應改恨鐵不成鋼爲鍊鐵成鋼。家長作爲孩子的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及時,應該適度,應該準確。我想,把握到了這些,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師生關係就有了保證。 3.朋友一樣的關係 父母既然是孩子的老師,也應該是孩子的益友。朋友的關係是平等而又友愛的,也是相互尊重的。這一點是處理好其他一切關係最基本的條件。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心靈空間,在社會活動的某些領域,也需要孩子自己做主,表達他們的觀點,展示他們的才能。這時候,他們渴求的就是平等和尊重,渴求的就是朋友般的理解和幫助,父母就成了他們最親密、最友好的朋友。很多的孩子覺得孤獨和自卑,缺少的就是這種友情和理解,缺少了一種精神的寄託。這種情感是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來的,是真摯而持久的。有了這種友情,孩子心靈的快樂和痛苦就不會無家可歸,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因迷失了回家的路而走上歧途的孩子。孩子心靈的港灣,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這種朋友的關係來予以維護。 4.戀人一樣的關係 人們常說,愛情是甜蜜的,這種甜蜜沖淡了生活的苦澀和辛酸,這種甜蜜讓人們看得到了前方的希望。更重要的是,這種甜蜜增強了人們前進的動力。 作爲父母的心頭骨肉,孩子當然也可以成爲這種關係的受益者。父母的心中裝着孩子成長的快樂,孩子的心中裝着父母溫暖的呵護,相互擁有和牽掛,風雨同舟,就是因爲彼此相互愛着。

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不應該獨立的存在,維護和完善了這些關係就維護了家長的尊嚴的職責,維護了孩子成長的權利和受教育的義務。當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間是擁有領導、慈師、朋友、戀人的關係的時候,你會成爲一名最合格的家長。

三:做孩子成長的真正守護者

我認爲教育孩子需要用心,需要技巧,需要心甘情願的付出。其實只要用心也沒什麼難的,1-3年級的時候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6年級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初中三年把握孩子走正確的道路,高中做好心理呵護生活保障就行了。具體體會:1.把握方向 我們的孩子正是初中三年,而這時候正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三個逆反期,也是最厲害的一個,因爲這時候正是孩子的青春發育關鍵時期,所以家長一定更多的關心孩子,和孩子心平氣和的交流,做到交心,同心,理解,引導。2.幫助孩子成長 初中的時候要刻意培養孩子的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的能力,改變平時的給你做、替你做;逐步過渡到教你做、看你做、放心你做。發現孩子的特長,因勢利導提高興趣點,增加知識面,注重表揚提高興趣。3.犧牲自我 我們要教育孩子就要首先做孩子的樣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我們就要不斷學習,注意自己知識的更新,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少打麻將少喝酒,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做作業家長在一邊看書,這樣好的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的。

四:指導孩子學習的幾點體會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效率是最重要的過程,成績是最後的結果。比如:通過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劇三國演義,引導孩子看三國演義原著;通過看電視百家講壇引導孩子看史記、莊子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書籍,自然就促進了文言文的學習和對歷史知識的求知慾;通過看恰同學少年等表現革命先烈努力過程的電視劇,就能逐步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和人格魅力。

2.博覽羣書精益求精 知識是互動的,觸類旁通。特別是英語、語文、歷史是一個長期積累提高的過程,讓孩子看更多的書以增加知識寬度和深度,做到積累提高。

3.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 孩子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暴跳如雷,甚至打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心靈深處的振顫比肉體上的折磨更有效。一次考試後不是隻看孩子多少分,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回憶做題的過程、思路,找到錯題的原因。

4.發揮孩子的特長 我們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會做好學生,只是平時我們要注意發現孩子的特長。孩子各有特點,有理性的;有感性的;有的記憶力好;有的理解能力強;有的動手能力強;甚至文理科還有差異。只要我們注意發揮優勢,重點解決弱項,相信孩子一定會揚起學習的風帆,掌握更多的知識。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講道理、教方法開始,自己從認知上不斷提高,瞭解孩子,因材施教,發揮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動性;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成長,向共同的美好目標前進;向行家靠攏,向裏手看齊;在交流、總結、探索中不斷提高,實現讓我們孩子成才的共同理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