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律的演講稿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會自律的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會自律的演講稿

學會自律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高一xx班學生xxx。今天我很榮幸的在這裏跟你們見面,來給你們分享我的話題。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很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廢話不多說,那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學會自律,成就自我》。

我們現在是高中生了,就要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要很好的管理自己。人說:自律是寶,他律是愛,律他是責。掌權者既要嚴於自律,又要樂於他律,還要敢於律他。這就是說我們要做自己的“掌權人”,要自己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約束,不要讓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隨便。做事做人都要有一個度量,不要過度但也不能太小氣。從成長至今,都是我們的父母在管理我們,我們就是聽從就可以,學校有老師監督和管着我們。但是進入高中了,我們也都是快成年的人了,就要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爲,做事要經過三思再後行,要有充分的考慮。

高中的學習是緊湊的,每天的課也多,從早上到晚,幾乎是除了中午和晚上睡覺的時間,也除了課間那短暫的時間,就都是在學習上課。這對我們來說,其實是挺累的,但正是因爲如此,我們就不能去放鬆,在時間管理上,嚴格把控時間,在個人的學習上要自律,不要在該去學習的時候就貪玩,造成學習的成績的下降。在我們的睡覺時間,我們經過一天的學習,是真的很累的,那我們就要發揮自律的作用,養成睡眠足夠的習慣,不要過度的熬夜。雖然晚上靠熬夜去爭取多一點的學習時間,但是太過了,就過之而不及了,他人休息好了,照樣學習很好,你這個晚上努力學習的人,因爲睡不夠,所以把上課的時間用來休息,影響了自己的正常讀書時間,那可是很吃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自己去約束,不能總是依靠他人來管你,自己有一個約束的條件,纔是對自己最好的,因爲是自己,所以可以有無限的精力管自己,但他人是不能一直替代你約束你的。

同學們,我們是新的時代的高中生,一定是自己學會自律,這個高中才不會白讀,不要因爲自己的不自律,造成自己以後後悔的損失吧,那是你以後所不能接受的。

我們學會了自律,也是成就更好的我們。謝謝大家!

學會自律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自律,是相對於他律而言。陳省身作爲一個大數學家,曾寫詩感嘆風箏“沒有自動的能力”,備受束縛。而“自動的能力”的失去,是外力造成的“他律”壓過了自身的“律己”能力,從而導致的對主體性的一種剝奪。

要想“自動”,必先“自律”。自律是高於他律的一種主動性。道德禮法,可以在集體心理學意義上產生對個體的約束。而道德禮法多數來源於人工的設置,其本質是維持社會機器穩定持續運作的“他律”手段。而自律的法則,可以用康德的“道德律令”加以解釋。康德曾說,有兩種力量讓他敬畏,一是頭頂浩瀚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意義上的“啓蒙”,在我看來是基於這樣的自律的。康德在《什麼是啓蒙》中提到,啓蒙,是“敢於運用自己的理性,擺脫自己加諸自身的不成熟狀態”。而理性,正是思維的一種自律。

自律取得了道德上的基點,消極意義上而言可以不讓人“爲非”,積極意義上,可以讓人“爲善”。這一切,來自於康德意義上的“敬畏之心”。

有敬畏之心的人,更容易產生自律意識。

敬畏自然,個體的自律上升爲集體的環保意識,還你我綠水青山。敬畏他人,在自律中滿懷愛心看待這個世界,像周國平所說的那樣,把他人當做宇宙中的一個“孤兒”,去愛;我想,這樣的世界將會更加和諧,將會少了許多爾虞我詐與莫名的利益紛爭。敬畏自身,取得高度的自律,不刻意毀傷自我,譬如不熬夜、不吸菸、不酗酒,只有不肆意放縱,才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笑到最後。

自律,讓人獲得自由。在青山綠水中笑傲,在親朋好友間歡笑,在身強體健下前行。自律,是取得自動之能力的前提。自律是通向自由之路的關鍵。

可以想象,如果馬丁·路德金不號召“非暴力抵抗”,歷史的天平或許會反向傾斜。而一代偉人也可能因之揹負罵名。

在處理複雜事物時,高度的自律將使得清者自清。

撥開慾望的迷霧,自律猶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反覆提及的燈塔,直指每個人的內心最深處。

學會自律的演講稿3

看了一些大學生勵志故事之後,發現故事的主角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超強的自律能力。在上大學之前我們幾乎很少提到自律這個詞,爲什麼呢?因爲那個時候,我們天天有老師管,在家有父母管,每天都有一個人人皆知清晰地不能再清晰的目標——考高考,上大學。但是一旦跨過高考,我們都離開家鄉奔赴遠地,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沒有人會天天在身邊管着我們,也不會再有人天天嘮叨,這個時候很多同學都會發現,我們也漸漸變得迷茫了起來,我們開始不知所措,甚至無所事事。

我分析了一些大學生勵志故事裏的人物的生活經歷,發現他們的自律性格,並不是從大學時期養成的,而是從很早的時候,有些是家庭原因造成了性格非常獨立,有些則是在父母的管教下漸漸找到的自己的頻率,他們大多在高中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這也使他們比一般人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懶散的行爲習慣並不能讓我們的生活獲益,我們需要規劃需要進步,就算我們之前沒有這樣的習慣,也要從現在起開始有意識地讓自己去計劃一個全新的生活模式,一個高效的生活模式。

大學生勵志精神不再只是一個概念,它是每一個想要在大學校園裏面獲得成長的人的必經之路。我們需要有清晰的目標規劃,需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需要沉默,需要孤獨,然後等待着成功的到來。

學會自律的演講稿4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遵紀守法,學會自律》。

什麼叫遵紀守法呢?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遵尋法律規範就叫遵紀守法。有的同學認爲,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作爲中學生的我們,外在的紀律規範是一種提醒,一種愛護,也是一種訓練,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學會自律。

普羅圖斯說過:“新主宰自己靈魂的人,將是永遠被稱爲征服者的征服者。”勃朗寧也說:“一個人一旦打響了征服自我的戰鬥,他便是值得稱道的人。”這些都是名人眼中的自律。

也許現在的我們還沒有完全懂得自律的涵義,但它卻時刻在我們身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國有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羣小孩子放置在同一個房間裏,並放上糖果,告訴他們等工作人員回來再吃,然後又用隱藏的攝像頭觀察他們,發現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誘惑,以後工作人員跟蹤調查,發現沒吃糖的孩子成人後在事業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很少有成就,並且失業率很高。

同學們,由此可見,自律是成功的基石。怎樣培養自律的能力,做個合格的中學生呢?

我認爲自律可以落實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裏。如老師不在的午休裏,你能安靜的在自己位置上休息,就是自律;上課時同學找你聊天時,你能控制自己認真上課,就是自律。當你剋制自己愛玩的心,先認真完成當天作業,再享受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是自律。當你吃完食品,把包裝袋放入分類垃圾箱或隨身帶的環保袋,就是自律。

自律意味着剋制自己隨心所欲的熱情和興趣,約束自己的一時衝動,這對於天性好動好玩、熱愛自由不受拘束的我們,確實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從長遠來講,不自律的人是缺乏自由的,“不自律的人其實是情緒、慾望和感情的奴隸”。沒有剋制與堅持,無法得到隨之而來的各種獨特技能和能力,也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有時候,每一點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更堅強;每一點小小的放縱,都會使人變得更軟弱!

總而言之,自律並不是束縛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爲我們的學習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同學們,當你認識到自律的必要性,逐漸將紀律變成一種自律的時候,學校就是你求知成人的真正樂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