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月國旗下演講稿大全

在五月,我們迎來了許多的節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五月國旗下演講稿大全,歡迎閱讀。

2017年五月國旗下演講稿大全【一】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五四,讓青春夢想成真》。

96年前,由先進青年知識分子推動的五四運動,如驚雷閃電劈開了舊中國如磐鐵幕,它標記着中國青年運動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血脈相連、共同奮進的歷史起點。它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歷經96年積澱、凝聚、錘鍊,五四運動成爲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作爲五四精神核心價值的愛國主義,更始終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動因,是激勵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旗幟,是動員廣大青年投身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號角。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在青春的季節裏,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蛻變?我想講這樣一個故事

在小區樓道里擺了一些一品紅,在上個月我家的丁香花含苞待放的時候,我把尚未開放的一串丁香花蕾放在了一品紅的紅葉子上,像是它要開白花似的。

第二天早晨,卻意外發現,昨天放在一品紅上的那串花蕾雖然傷筋動骨不知愁滋味,也悄然噴香吐蕊,瀟灑自如地盛開了。看那架勢,比丁香樹枝頭怒放的花朵毫不遜色,大氣得甚至還帶點霸氣。

驚詫於這個小東西的頑強生命力,我開始思考其中的道理,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花蕾雖然離開母體,中斷了能量供給,但它依靠自身所積蓄的養料和水分,也足夠開放一次了,這就是生命的奇蹟。

原來生命的奇蹟就在於積蓄能量。只要平時注意汲取生活的營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你的生命就會增強韌性和強度。因此,當你陷入某種困境時,不管如何困難,在你生命的某一個角落,一定還有未被喚醒和開發的潛在力量,只要不自暴自棄,盡情釋放自己的潛能,即使身陷逆境乃至絕境,你的生命之花照樣可以絢爛開放。同學們,請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這是你積蓄能量的最佳方式。

青春是蓬勃的生機,是不會泯滅的希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青春是於黑暗中,燃燒放光的一抹亮麗景象。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用汗水澆灌成長,用熱血鑄就青春,高舉“五四”火炬,爭當青年先鋒,讓青春夢想成真!

2017年五月國旗下演講稿大全【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五四長存,精神不滅”。

五月四日,是五四青年節。1919年4月底,四萬萬中國人民翹首企盼已久的巴黎和會卻並未帶來預想中的“公理”,鬱積已久的亡國之憂、救國之憤、愛國之情驟然化作海嘯山鳴的五四運動,爲了驅逐黑暗,爲了爭取光明,爲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那是我們第一次團結一致反抗列強幹涉的鎮壓。對外,全國一致反對簽署對日本讓步的和約,促使美國國會的不批准和約,以至於最後日本不得不將青島與膠濟鐵路歸還給中國。而對內,全國學生一致聯合,青年學子們打破了一切官廳教職員的束縛,文字與思想都得到了解放,即而文學革命、思想革命的潮流也都隨之而來了。

90年多前“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怒吼已然淡去,但“振興中華,救亡圖存”的青春壯歌卻一脈相傳,迴響不絕。這數十年來,“愛國、進步、科學、民主”的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它早已將五四鑄成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時代潮頭的中國青年胸前,閃閃發光。

在2014年的今天,在這個和平的社會裏,我們走在前人開闢的光明大道上,過着幸福的生活,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但難道這樣就代表我們青年人可以放棄奮鬥、盡享安逸嗎?當然不是!世界的格局越發錯綜複雜,國家未來的命運仍與我們每一個青年人緊密連繫。中國夢,它絕不是一個人的夢,而是我們每一箇中國青年的夢。

因此,我們要弘揚“五四精神”絕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更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身爲一名學生,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行爲規範,着裝得體,展示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在學習上,刻苦鑽研,勇於拼搏,充分彰顯中國青年“捨我其誰”的豪情壯志。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

數十年彈指一揮間,爲此我們更應珍惜青春,爲國爲家爲自己,擔起責任,在有限的青春年華里,舞動出最耀眼的榮光!

最後讓我們所有一中人,再一次一起回顧梁啓超先生曾說過的名言:“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7年五月國旗下演講稿大全【三】

周而復始,日月輪迴。今天是5月9日,星期一,嶄新的一週又開始了,站在這莊嚴的國旗下,我演講的主題是《關注地震,敬畏自然》。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也就在上個月的20日,我國四川省雅安發生了里氏7.0級的地震,昨天還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今天成了一片滿目瘡痍的廢墟。數百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間含憾而去!數萬人的家園就在那一瞬間支離破碎。哭泣的淚水在放縱奔流,疼痛的心靈在滴血不止。

同學們,我國是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其實,你知道嗎,億萬年前,青藏高原一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可見地球運動的力量是多麼神奇。

面對現狀,我們首先應該認真學習科學知識,全面地認識地球,做到能夠準確預測地震。

雖然現在的科學也很發達。但是由於地質構造非常複雜,再加上地震類型複雜多樣,到目前爲止,以人類的科學認識水平,還不能每次都準確地提前探測出地震,即使是世界科學最發達的美國也做不到。這是我們人類科學方面普遍遇到的一塊短板。這就需要我們當中產生出更多的小張衡,從小學好地理知識,瞭解更多的地殼運動規律。從而象天氣預報那樣提前測報地震。

我們還要做到認識自然,瞭解一些地震前兆現象,比如,天邊如果出現了黃綠色的雲朵,地下水如果變了顏色,地下還發出異樣的聲響,許多動物亂跑亂竄,晝夜嘶鳴,雞飛上樹,狗在狂奔,青蛙集體搬家,等等這些異常現象可能就是地震的前兆,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最後我們要有防震減災,杜絕人禍的意識。 一次大地震會讓我們清醒不少,等我們將來長大了,如果你成爲了建築工程師,那麼請你在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提高房屋的防震標準。如果你成了一名科學家,你要更多地認識我們這個地球,探索更多的科學規律,做到地震提前預報,減少損失;不論何時何地,要有當災難降臨時,我們不要慌亂,或就地臥倒,或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疏散撤退到操場上,要學會自救自護,積極有爲,齊心爭創創造零傷亡的奇蹟。

地震雖然已經過去了,然而地震留下的巨大損失還在延續,留下的思考還在繼續,人類在全面瞭解自然,探索自然規律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帶着敬畏之心,走近自然,瞭解自然,讓我們人類的明天更美好。

2017年五月國旗下演講稿大全【四】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星期二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處處爲他人着想》。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裏總是提着一個明亮的燈籠。人們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爲什麼還要提着燈籠走路呢?”盲人說:"我提着燈籠,既爲別人照亮了路,同時別人也容易看到我,不會撞倒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也保護了我自己。"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一定要肯替別人着想,替別人着想也就是爲自己着想。替別人着想,是一種胸懷,一種博愛,一種境界,是我們作爲現代青少年必備的道德素養之一。適應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學會讀書,更要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別人,學會奉獻,學會與人合作,這一切都離不開多替別人着想。因爲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纔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衝突,我們纔會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我們身邊就有兩位處處爲他人着想的好少年,好榜樣,他們是蘇州市“陽光少年”,我們學校原六年級的留富靈,和現五年級的鄒晨燁同學。

先來說說留富靈的事蹟吧。5月的一天,放學回家的路上,大雨滂沱,留富靈乘着爸爸的三輪車在路上行駛。由於三輪車裏太悶了,於是便把頭探出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突然,他看見一個駕駛着電瓶自行車的人把雨衣一拉,一個紅色的錢包從她的雨披裏掉了出來,留富靈連忙跳下三輪車去把錢包撿起來,剛想叫住掉錢包的人,可是已不見了蹤影,他只好將錢包收起,發現錢包內有幾張存摺卡、保險卡、兩張身份證和四百元現金,他想失主發現了丟了錢包,肯定急壞了,我一定要找到失主還給他。通過詢問打聽,幾經周折,留富靈和爸爸找到了九千浜失主的家,把錢包還給了哭得眼睛通紅的失主,並謝絕了失主的好意離開了。

再說說鄒晨燁同學吧,XX年4月30日上午8點15分,蘇州葉聖陶實驗小學綜合樓二樓的星星電視臺轉播室裏,正在向全校師生轉播,四(5)班貧困同學向他們班捐贈圖書的儀式。

鏡頭前面,是四(5)班的4名接受捐贈的班幹部和正在送書忙碌的鄒晨燁,只聽鄒晨燁同學激動地說:

“我是四(5)班的鄒晨燁,是個貧困學生。生活上我們困難重重,但社會、學校沒有忘記我們。學校把我選定爲扶貧的對象,每學期都有好心人都來關心我,幫助我,他們給我錢給我物,把溫暖送給我,我從心裏感激他們,我想只有努力學習,用優異http://的成績才能向他們彙報。心裏想着,手裏做着,我默默地給自己下決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學習成績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姑蘇晚報·交通銀行杯”第六屆中小學生當場作文大賽中我榮獲特等獎。好消息傳到了學校,全校老師爲我高興,全體學生爲我自豪,我沉浸在幸福之中。

“這個好消息很快傳到了社會,在今年4月13日的扶貧會議上,恆順漂染公司的老闆吳長泉叔叔聽到我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十分高興,當場資助我1000元人民幣。拿着吳叔叔的錢我感到沉甸甸的,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不開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吳叔叔給的錢我一定要用好,我決定拿出500元爲班級添置一些圖書,只有大家好了纔是真正的好。我的進步離不開大家,大家也需要我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