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年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

年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1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好家風,無言的教誨》。

“山仔,你看看你一頓飯竟張羅這麼些盤,晚上一個屋亮這麼些燈!不錯,今兒個你是有錢了,但做人不能忘本,你是農民的兒子,這個理你要永遠給我記着!”遼寧鐵嶺市著名喜劇演員趙本山的家裏,傳出八十多歲老父親的吼聲。

20xx年新春伊始,當中央電視臺發起了“家風”話題的採訪時,趙本山再次回憶了上述場景。他說:“我當時頭髮都白了,可我爹還當着那麼多徒弟的面罵我,嫌我不夠節儉。正是有了這樣嚴厲的家風,我才樹立了自己爲人處世的原則,那就是“做人心地要善良,學會尊重別人;胸懷坦蕩一些,放下一些。”

來賓們,隨着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儘管我們對這個詞耳熟能詳,但什麼是家風?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高權重,歷仕仁宗、英宗等四朝皇帝。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名揚天下,家財萬貫。但他對自己子女的要求很高,絕不讓他們依賴自己。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你們要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絕不能指望從我這拿走一個子。”

談起家風,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之孫毛新宇說,毛家的人不經商、不賺錢。從我母親到我這一代,都是靠工資生活。“低調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風”。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

低調、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誠實、正直……讀這些偉人家風,令人動容,也令人心生無限感慨!

朋友們,古往今來,家風乃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爲原則和品德規範。作爲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氣,家風無時無刻不在淨化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是最無痕的教育。

美國曆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家族,分別叫做愛德華和珠克,如今他們兩個家族的家風已傳承八代。老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爲人嚴謹,爲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大學校長,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

事實證明,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着。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眼前的這一代人。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着自己!”

的確,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對孩子們則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典籍,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爲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就讓我們從細微處着眼,從點滴小事做起,爲着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爲着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

年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2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爲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爲命。“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奶奶的承諾,他希望奶奶快樂!在張俊的家裏,燻黑的牆上畫着一張評比表,上面寫着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幹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

勵志奮鬥,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着社會的歷練,奮鬥終生。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裏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爲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爲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爲爭一個公交車座位而“鬥智鬥勇”;多少人爲了利益而製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樸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年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3

古老的中華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傳,從未間斷。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華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頑強,就是因爲組成它的千千萬萬個家庭有着良好的家訓、家規、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業的人,都充分彰顯了中華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讓我向你們講述一下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

家訓

我家的家訓是: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自我小的時候,爸爸就教育我爲人處世要與人爲善。長大之後,才漸漸體會到小時候耳邊繁瑣的嘮叨纔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爺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爲惡小而爲之,因爲善小而不爲,這是一個人良心的呼喚,是人心靈的道德底線。它無時無刻不在鼓勵着我做一個正直的人。

家規

我家的家規是:“誠實守信”,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準則,同時,我也認爲這是做一個正直人的根本。“無信則不立”,媽媽常說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過一條天河,船上有各種各樣的背囊,裏面有智慧、美貌、金錢、榮譽和誠信。忽然,一場暴風雨襲來,船漂泊不定,船伕告訴他必須把一個背囊扔下,他猶豫了一會兒,把誠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後,身敗名裂,一敗塗地…….

家風

家風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它體現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中,爺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說“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媽媽常說“人要誠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種昂揚向上的良好家風。

鳥兒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爲它的那一雙翅膀;魚兒之所以能在水中暢遊,就是因爲它的那一對魚鰭;馬兒之所以能在陸地上奔跑,就是因爲它的那一雙矯健的雙腿。而今天就讓我們迎着良好的家庭氛圍,向着美好的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