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五四演講稿

“麻繩最容易從細處斷”,“木桶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木板”,基層的不良作風,直接損害羣衆利益,傷害羣衆感情,長期積蓄起來,必然侵蝕羣衆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擔當歷史使命的進程中,如何使基層基礎不斷得到夯實、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是我們基層司法行政人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司法所五四演講稿

基層司法所處在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最前沿,處在聯繫和服務羣衆的第一線,同羣衆聯繫更直接、更緊密,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要靠我們基層司法所落到田間地頭;羣衆的願望訴求,也要靠我們基層司法所帶到工作案頭。

社區矯正和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性工作,加強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特殊人羣的教育管理服務,消除他們仇恨社會、對抗社會的心理,讓其更好地融入社會,是基層司法行政服務社會和諧穩定、服務羣衆安居樂業的重要責任。要想幫助他們更好地接受社區矯正,更好地迴歸社會,需要解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司法所工作人員除了要定時爲社矯人員進行心理輔導,還要到他居住的村莊,與社矯人員的村委會幹部、街坊鄰居、親戚朋友接觸,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對他們進行開導教育,告訴他們不要戴着有色眼鏡對待社矯人員,應該以一顆平常心,甚至是更加寬容的心去善待他們,努力爲社矯人員營造一個寬容地社區環境。

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會遇到犯不同罪的社矯人員,每個社矯人員又有不同的家庭環境、社會背景、心理狀態,我們的'工作時刻在接受着不同的挑戰。因人施策、一人一策、科學矯治是我們的工作原則。確定幫教等級,實行分級管理,是我們的工作要求。提高矯正質量,促進社區矯正工作規範運行,減少、預防再犯新罪是我們的工作目標。社區矯正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過失犯罪,他們除了承擔了刑事責任還承擔了沉重的民事賠償。他們都是家庭的頂樑柱,是家裏的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現在不光失去了工作,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使得他們消極厭世,我們司法所工作人員穿梭在當地的工廠企業之間,幫他們謀求一份職業,奔波於銀行和行政部門之間,幫助他們經營一個謀生的店面。

在基層,接觸地更多是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他們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處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這對我們開展基層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時,不懂法、不講理的情況時有發生,老百姓只認他的老理兒,根本不把法律法規放在心上,一股腦鑽進牛角尖,你要是着急,老百姓比你更着急。只有耐住性子,不厭其煩地講解。寫的清清楚楚的法條擺在那裏,老百姓不懂,你一條條地念給他聽,他也理解不了,只有將深奧的法言法語變成通俗易懂的土話。都是鄰里鄰居之間的事情,既沒有深仇大恨又沒有階級矛盾,明明是簡簡單單的一件小事,卻要反覆調解,一句話重複十幾遍的情況時常發生。儘管有時候會覺得很辛苦,但是每當看到百姓苦悶的臉上綻放出樸實的笑容,自己的那些苦累便煙消雲散了,只要百姓滿意我們再苦再累都心甘情願。

司法所,工作地點在基層,工作對象是基層的百姓。當老百姓忙種地、忙收糧時,我們的調解工作就走到田間地頭。當老百姓忙打工時,我們的基層法律服務就來到工廠車間。當社區矯正人員遇到心理問題時,我們的心理諮詢師就是他們心靈的導向。當刑釋解教人員遭遇工作困難時,我們的基層司法所就是他們堅實的後盾。我們更多地考慮的是羣衆的所需、所求、所盼、所急;對羣衆反映的問題從來不“拖”、不“躲”、不“捂”、不“推”,全力爲羣衆辦實事、解難題,始終把人民羣衆的需求、訴求當作我們的追求,零距離爲羣衆提供法律服務,零距離幫助羣衆解決實際困難,零距離化解矛盾糾紛,與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着力解決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着力解決聯繫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着力解決基層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使工作成效落實到“神經末梢”。

儘管我們的工作環境不那麼優越,儘管我們的工作任務沉重繁瑣,但是作爲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主力,我們一直都知道“我是誰、爲了誰、依靠誰”,我們時刻謹記我們的歷史使命是“清廉 務實 爲民”。我的腳下粘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會沉澱多少真情。真情實意地走近百姓,讀懂百姓,爲了百姓,依靠百姓。這是我們每位戰鬥在一線的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的真是寫照。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夢想的風帆已經揚起,只待我們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