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氣象實習報告三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後撰寫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氣象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氣象實習報告三篇

氣象實習報告 篇1

實習目的: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它對一定範圍內的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和測定,爲天氣預報、氣象情報、氣候分析和科學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加強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用目測手段對風、雲變化測量和估計的能力熟悉室外數據採集過程和對有效數據的整理過程,培養對氣象與氣候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維方法,加強時間概念在氣象與氣候的數據收集的有效性的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個人素質。激發對氣象學與氣候學的興趣。

實習概況:

本次實習爲期一週,4月2號在邯鄲氣象觀測站觀測場進行各種觀測儀器的認識和學習;4月3號進行防雷避險常識,防雷避險注意事項,暴雨預警,雷電預警的認識和學習;4月4號的見習包括短期天氣預報、短時預報和氣象預警系統的觀測和實習;4月5號我們跟隨那裏的氣象工作人員學習衛星通訊、網絡系統、天氣預報影視製作;4月6號見習參觀見習地面要素觀測(人工觀測、自動觀測)、高空觀測及人工降雨基地;4月7號我們對這次實習工作進行了整理和總結,鞏固此次實習的成果;4月8號根據實習內容如實完成實習報告。

實習內容:

一、 認識儀器

4月2號在邯鄲氣象觀測站觀測場進行各種觀測儀器的認識和學習。

《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從事防雷減災活動的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防雷減災,是指防禦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防護以及雷電災害的調查、鑑定和評估等。

防雷減災工作,實行安全,可以記錄下每個時間的溫度和溼度,河南天氣。看自記紙上的曲線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一天的溫度和溼度的變化,

還可以和人工觀測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檢測出人爲記錄的錯誤。接着觀測地面溫度,包括0釐米和最高、最低溫度。還有地中溫度,然後去觀測降水量、蒸發項目,廣西天氣。

在氣象觀測場觀測完大部分氣象要素後,我們就去觀測風向、風速。風速、風向的觀測儀器是電接風向風速儀。它包括感應器、指示器和記錄器三部分組成的有線遙測儀器。感應器安裝在氣象觀測場的杆子上,指示器和記錄器安裝室內,所以我們就在室內觀測。通過指示器觀測瞬時風速瞬時風向。記錄器的自記紙整理後可以得出任意10分的平均風速和風向。我們今天觀測都沒有風所以風速記爲0米?秒,風向c。

觀測完風速風向後,我們就到地理樓六樓去觀測氣壓。觀測室內的氣壓表是動槽式水銀表。使用動槽式水銀氣壓表要進行調節纔可以讀數。① 觀測附屬溫度表(簡稱“附溫表”),讀數精確到0.1℃。當溫度低於附溫表最低刻度時,應在緊貼氣壓表外套管壁旁,另掛一支有更低刻度的溫度表作爲附溫表,進行讀數。② 調整水銀槽內水銀面,使之與象牙針尖恰恰相接。調整時,旋動槽底調整螺旋,使槽內水銀面自下而上地升高,動作要輕而慢,直到象牙針尖與水銀面恰好相接(水銀面上既無小渦,也無空隙)爲止。如果出現了小渦,則須重新進行調整,直至達到要求爲止。③ 調整遊尺與讀數。先使遊尺稍高於水銀柱頂,並使視線與遊尺環的前後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再慢慢下降遊尺,直到遊尺。

氣象實習報告 篇2

實習目的與任務:

1、鞏固和驗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2、認識東北地區常見植物、昆蟲及其所屬科目、主要特徵並且製作標本;

3、瞭解當地氣候環境,學習氣象觀測站的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

4、瞭解大豆、玉米等常見作物的耕作制度。

實習內容:由孫閻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植物學的認識實習,孫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將近110多種植物。由李北齊老師和倪洪濤老師分別帶領大家進行耕作學和氣象學實習。李北齊老師帶領大家在田間瞭解了有關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識,講到中國的糧食問題、土地問題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倪洪濤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野外氣象站並進行了小氣候的觀測。孫元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昆蟲學實習,採集並製作昆蟲標本,張義老師帶領大家複習了植物學實習的相關植物。最後分別對在老山林場的實習情況進行了考查。實習心得:在帽兒山老林場的實習不僅鞏固並驗證了大家在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讓大家學到不少新的知識,四天的實習爲大家營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5日上午

實習地點:哈爾濱市國家基本氣象站

實習目的與任務:

瞭解地面氣象站觀測天氣以及天氣預報的預報和製作過程。

瞭解探空器測量各種氣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軟件使用方法。

學習氣象站的建立以及風向、風速、溫度、溼度和大氣壓等氣象要素的觀測儀器和觀測方法。

學會各種氣象儀器如:通風乾溼計、最高溫度計、最低溫度計、淺層地溫表和深層地溫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讀數方法。

實習內容

觀測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處各項氣象因素如; 風向、風速、溫度、溼度和大氣壓等。

老師把白色橡皮氣球充滿氫氣後系在繩上和一個小的儀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點15分時有電腦控制讓氣球飛起來。氣球是用來測得空中氣象因素的,探空器分別有溫度、溼度、大氣壓等的感應器,並且用地面上的雷達來定位和傳輸所測得的數據。而像風俗和風向都是用氣球的偏離位置以及偏離距離來經過計算得到的。像這樣的測量一天重要進行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

氣象觀測站正門朝北,規格25×25,儀器擺放順序從北到南依次按從高到低排列。我們最先看的是風向風速的觀測,左邊的是人工的右邊的是自動的。然後看見一個小百葉箱和兩個大的百葉箱,小百葉箱中放着通風乾溼計、最高溫度計、最低溫度計和一個毛髮溼度計(人工);大百葉箱中放的是溫溼度自計鍾,用來自動記錄各項氣象因素。雨量計:用來記錄降水量的儀器。

分別左邊人工右邊自動的。人工記錄較爲準確.地面溫度觀測有:地表溫度計、淺層地溫表和深層地溫表。淺層地溫表共有四隻分別是測量5、10、15、20釐米深出的地溫。深層地溫表有四隻分別是測量40、80、160、320釐米處得地溫,電腦自動計數。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工和一個自動的輻射測量器。

實習心得

本次實習開拓了大家的視野,使大家瞭解了氣象觀測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途。

(三)實習時間:20xx年6月28日上午

實習地點:黑龍江大學呼蘭校區農作物研究院

實習目的與任務

瞭解黑龍江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以及現在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瞭解我國糧食作物佈局現在國家所面臨的各種糧食安全問題。

瞭解土豆脫毒的原理和目的。

瞭解脫毒土豆的整個繁育過程。

實習內容

現在我國耕地面積共有18億畝。我國糧食年產量爲每年5億噸佔世界總年產量的1/4,佔我國年消費量的95%,其他的5%需要進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糧食量也只有2億噸。

玉米是我國現在種植面積最多的糧食作物,全國種植面積共有4.5億畝,小麥有3.6億畝,水稻有4.3億畝,大豆有1.4億畝(其中黑龍江種植面積爲5000到6000畝)。

玉米起源於墨西哥,500年前引進中國,現在品均單產1200斤每畝,高產田可達到200斤每畝。

馬鈴薯主要面臨的問題是脫毒種植的技術。現在馬鈴薯脫毒主要採用的辦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殺死病菌然後通過幾次組織栽培得到無毒的種,爲了降低土豆種子的成本需要在沒有病菌的地方種植若干次。

甜菜由於成本比較高,在效益上難與蔗糖相抗。

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雜交稻,品均畝產可以達到1600斤每畝,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種主要因爲制種與畝產之間的矛盾。

大豆是嚴格的閉花授粉,制種也就是F1代很難產生。

實習心得:

本次實習我們瞭解了我國糧食生產與供需現狀,認識了糧食規模生產,並瞭解到我國糧食生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更加清楚我們肩負的責任。

時間:20xx年6月30日,地點:哈爾濱市農科院

實習目的與任務:

1、 認識一些觀賞性植物

2、瞭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術和新興的生態型觀光農業模式。

實習內容:

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些植物,瞭解了溫室繁育以及一些觀賞植物的種植,認識了觀光型農業的發展前景。來到市農科院看到了巨大的玻璃溫室,據講解人員講這個玻璃溫室建於1980年,是最早的.溫室。裏面種植了多種觀賞植物。如:時來運轉、南洋杉、龍血樹、常春藤、何首烏等等,有的還可以致癌,如海芋等;還有各色各樣的花。多數採用的是無土栽培,有采用牆壁式的節省空間,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岩棉包裹浸在培養液裏,供其生長。

優點:

1)液層深(6 ~ 8cm)、穩定、緩衝能力大。

2)能有效解決水、汽矛盾。

3)營養液循環流動、增加溶存氧。

4)適宜種植的作物種類多。塊根、塊莖作物不種。

5)養分利用率高達90% ~ 95%以上。

不會或很少污染周圍環境。 基質培是利用基質進行無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岩棉培、袋培幾種形式,比較適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生產接着參觀了瓜廊大道,各種葫蘆科的瓜秧都長在這裏。

然後參觀了新的溫室大棚,在新的溫室大棚裏栽種的都是一些花卉,採用噴灑水的方式和風扇抽風的方式控制溼度。外部的植物到採用噴灌的方式灌溉。

實習心得:

農科院裏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觀也很具有觀賞價值。瞭解了一些栽培技術和模式使我對農業有了新的認識。

氣象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

鞏固、擴大和加深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熟悉氣象業務的整個流程,獲得氣象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着重培養獨立的工作能力,熟悉基本氣象儀器的操作使用和維護,掌握地面、高空觀測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熟悉雷達原理、雷達操作及相關維護知識,爲以後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單位介紹:

鄭州市氣象局是國家基準站,是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的組成部分。該站涵蓋了所有的氣象要素的觀測項目,並承擔着國家氣象局最新研製的儀器測試工作。鄭州市氣象局負責本市內氣象監測、預報管理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做出評估,爲本級人民政府防禦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管理市內公衆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佈。負責向市人民政府和同級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象資源和推廣、應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組織對氣象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

7月19日,實習第一天,阮臺長帶我們參觀了氣象觀測場,給我們介紹了鄭州市氣象局的有關情況,向我們提出了實習的相關要求,由於種種原因我們沒能夠按照原定計劃實習而是做了臨時的調整。在隨後的七天我們分別在地面站,氣象臺,高空站進行了業務跟班實習,參觀了雷達站。

1、地面觀測

2、高空探測

高空站主要負責本地區高空氣象要素探測。主要利用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爲一次性產品,懸掛在氣象氣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氣球、飛機、火箭上下投),能測定各個高度上的風向、風速、溫度、溼度和氣壓,每天早晨七點和晚上七點釋放一次,汛期凌晨一點鐘要加放一次。無線探空儀在使用前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嚴格的檢測,當探空儀升入空中後,L波段雷達會進行自動跟蹤。無線電探空儀由感應元件、轉換電路、編碼裝置、無線電發射機和電源組成。可以連續不斷地發送氣球上升(或降落)過程中所測各高度上的氣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設備則進行信號接收、解碼和資料處理工作,由計算機終端直觀顯示出來。我們觀摩了一次高空探測的全過程,觀察了從儀器檢查到氣球爆炸的全部細節及各氣象要素的變化情況,並就過程中遇到問題向站長一一詢問。

3、雷達站

4、氣象預報

氣象臺是發佈天氣預報的重要場所。全市各縣區的觀測數據匯聚在這裏,三個顯示終端分別顯示着當前時刻的雷達氣象回波圖、衛星雲圖和等壓線、等溫線圖。我們每天到氣象臺就打開氣象局的內部數據網,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氣圖,觀察着未來96小時內,一張一張的衛星雲圖、雷達圖,一圈又一圈的等壓線,五顏六色的溫度分佈圖、降水分佈圖,一撇又一捺的高壓低壓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着“F”的風向圖,剛開始的時候看這些圖的時候猶如看天書,雖說知道每幅圖都有什麼作用,但至於具體意味着什麼卻是一竅不通。只能努力地去請教別人,還得不斷上網搜索每幅圖、每個名詞的具體含義。慢慢地,自己也能看懂這些圖,也能夠結合所有的圖和數據分析天氣狀況,並能夠簡單的預測出未來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