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臨沂民俗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題目:臨沂民俗調查

暑期臨沂民俗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學生姓名:

學號:

院系:

專業班級:

指導老師:

調查方法:查閱資料、詢問當地人

調查地點:臨沂

調查對象:臨沂民俗

調查目的:歷史在前進、時代在發展,人們所接受的文化知識越隨着時間的推移,對本土的一些民俗文化傳承和了解的越來越少,反倒是對西方文化的熱衷樂此不彼,這次希望對臨沂地區的民俗調查,能夠喚起一部分人們對我們本土文化的興趣與熱情。

既然決定調查民俗那麼我們就應該先對民俗有個清晰的認識。何謂民俗呢? 《管子·正世》中談到“古之慾正世調天下者,必先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後從事。”所以民俗一般就是指的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羣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爲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爲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又簡稱爲民間文化。民俗不淡淡指的是人們普遍認爲的節日風俗,這篇實踐報告把民俗概括爲三大類八小類。下面就開始具體的介紹臨沂的民俗都有哪些。

一:物質生活民俗

生產民俗:農業、漁業、採掘、捕獵、養殖等物質資料的初級生產方面。生產民俗主要有:狩獵、收山、種旱菸、種藍打靛與汪青、草編、條編、柳編、養蠶等等。下面就簡單介紹下臨沂關於生產民俗中的條編。

“編制的產品既可自用,也可以當商品出售,因而有民諺說:“編筐編簍,拉巴人口”。沂蒙地區不產竹子,因而沒有竹編。條編最好的原料是杞柳和臘條,其次還有柳條、桃條、杏條、蘋果條、柞嵐條、黃荊條、桑條等,幾乎所有的枝條都能當作條編原料。條編種類很多,用途也很廣。如柴簍,什麼條子都能編,多爲元寶形,大小不等,以揹着或挎着方便爲宜,多數有三尺長,二尺寬,二尺深,上下實編,當中花編透空,主要是拾柴撈草用。還有提籃,更是形狀各異,大小不等,最小的可以當兒童玩具,大的也有三尺長,二尺寬,撥青菜,摘豆角等就能用上。“條編一般是收集後在冬季農閒的時候編制的。閻先生的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條編編制的方法,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我母親的老家雖然不是在臨沂,但是一般農家好像都有條編的民俗。條編向上文中提到的不僅僅是爲了自己人用還可以用作商品出售,母親提到過小的時候放學回家就要趕快幫家裏編制席子。因爲那時候編制席子主要是爲了賺錢,而天黑後就看不見了,點燈是一種浪費的行爲,所以得趕在天黑前快點編。條編不僅僅是一種民俗還是一種浸透着勞動人民血汗的手藝,“編筐編簍,拉巴人口”更是對農村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民俗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工商業民俗:手工業、服務業和商貿諸業等物質資料的加工服務。

臨沂工商業的民俗有很多:刺繡、郯城木鏇、小郭泥塑等等,下面重點介紹一下“沂蒙民間刺繡是魯繡的一種,色彩鮮豔,風格粗放,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特色。在蒙山沂水的滋養下,該地區形成了具有獨特地域特色的風俗禮儀形式,其中婚俗禮儀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風俗禮儀形式。臨沂刺繡製品的刺繡工藝有絲繡、挑花、割花等,用五色絲線刺繡出各種圖案,玲瓏精緻,富有韻味。臨沂女孩十幾歲就學繡鞋墊,十七八歲的姑娘個個拿手,所繡之物常用來作爲相愛的定情之物。擁軍支前,姑娘們多繡一顆紅心,贈給前線的戰士。姑娘出嫁前也要給未來的丈夫繡鞋墊,作爲嫁妝,以展示新娘的女紅之巧。

2011年,沂蒙紅嫂刺繡90平方米巨幅黨旗送北京,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並由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收藏。這面黨旗是“沂蒙六姐妹”代表伊淑英、山東省愛國擁軍模範新紅嫂朱呈鎔、全國愛國擁軍模範賈美榮、感動雪域邊關十佳兵媽媽胡豔紅等親手繡制的,表達她們對黨的滿腔熱愛與忠誠。”

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方面

臨沂的生活民俗有大襟襖、虎頭帽和貓頭鞋、沂蒙茶俗、風箱、團瓢屋等

“團瓢屋在沂蒙地區很普遍,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其構造是用四根兩米五左右的木棒綁成正方形四方框,再在四個角上綁上四根兩米五左右的小棒,上頭合起來綁在一起,構成錐狀,並用高粱秸綁上橫撐,然後用草苫子向上苫,苫到頂後,用三個穀草“罩馬子”蓋上,最後把頂尖綁緊,這就是團瓢屋頂。

其牆有兩種。第一種是常住人的,一般用碎石泥塊壘個兩米半見方的四方框,高數彎着腰能進人,留個牆豁當門,把苫好的屋頂擡上即可。再用草勒個草笆子,平時放在一邊,晚上睡覺時拿來擋在牆豁上。

住團瓢屋子的人多爲佃戶、長工、要飯的或村上的極貧戶,他們當中有的是懶漢無能沒把日子過好,也有的`人很能幹,很吃苦,但他們的父輩沒給他們留下底墊,他們雖然盡了最大努力,也只能弄個供全家人臨時餬口,他沒力量,也沒有地方蓋房子,只能住在團瓢屋裏度日。據傳有住在這種屋裏的人,晚上睡不着,自己作歌說:

下方上尖,直插藍天。

似屋非屋,輩輩相傳。

夏不隔熱,冬不防寒。

雖能藏身,心卻很酸。”歌聲中透出勞苦人民的心酸與無奈,這種生活現象隨着歷史的轉移漸漸演化成了一種民俗形態存在於生活中,在欣賞民俗的過程中不僅要持着欣賞的態度,還應該在民俗中看到勞苦人民的生活不易。

“第二種是不常住人的,只供夏秋看瓜、看菜、看果園、看場、當鍘草屋子用。把團瓢屋頂綁好後,埋四根立柱,把屋頂擡上綁牢,多數不要牆,如果要牆也是用高粱或玉米秸夾障子就行了,只要能遮日避雨即可。”

“團瓢屋興於何時無考,但元朝馬致遠的元曲《任風子》裏就有‘編四圍竹寨籬,蓋一座草團瓢’之說,古人何中還有‘獝律共鴉牧,團瓢忽雞鳴’的詩句。這就是說,有人住團瓢屋已是很久的事了。而且整個華北地區到處都有,這是人們生活貧困的一種象徵。

二:社會生活民俗

社會組織民俗:家族、村落、社區、社團等組織方面。

臨沂的社會組織民俗有養老送終、分家、上墳祭祖、修家譜、祝壽禮等民俗。這裏說一下修家譜的民俗。

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蹟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

那麼相應的修家譜就是家族中一項重大的事件了。

在沂蒙地區,姓氏不論族戶大小隻要有可能都要修家譜。閻先生的文章中提到“各族戶在開始修譜前,一般都要進行祭祖儀式,由各支系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參加修譜者,到老祖林上擺供,點香燒紙,鳴鞭放炮,集體叩拜,然後老族長講話,宣揚本族的光榮傳統,或祖輩的創業精神,並要求全體族人繼承祖先們愛國守法、行善積德、敬老愛幼、團結和睦、勤奮創業的精神,最後要求全體族人齊心協力把新譜修好。”其中,正式撰修前,有老譜的還要舉行擺譜儀式,撰修過程中本地各族戶都進行追蹤溯源。修譜時還要制定自己的家訓或族訓,續修家譜時,還都進行追蹤排輩。

在我看來修家譜不僅是對本家族族人的傳承起到了重大的意義,它對於中國人來說增強了歸屬感,有利於家族團結,現在社會很多社會人重利輕情,修家譜時族人聚在一起可以增加親人之間的感情,加強了族人的聯繫,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情感。

歲時節日民俗:節日與活動所代表的時間框架。

臨沂的歲時節日民俗有二月二龍擡頭、大拜年、敬神、隔年飯和請財神、過年守歲、買畫紙、搭天地棚、竈王圖等等。因爲好多地方都有一些相同的習俗。這裏撿着臨沂獨特的習俗搭天地棚說一下吧。

這裏的說的搭天地棚是指的敬天的意思,在閻先生的文章中是這樣說的“很多戶在堂屋前建有天地臺子,約高三尺、長三尺、寬二尺,有的石壘,有的磚砌,平常在上面曬東西,每逢過節就在上面擺供敬天。”“過年的時候,各家各戶還要在院內搭天地棚子。一般是用葦箔或高粱秸箔,將天地臺子或另設的一張長方形桌子圍起來,頂上搭一領紅席(用紅高粱秸編的),兩頭用麻繩一訂,就是一個小廟堂一樣的棚屋。紮好後,把買回的天地紙馬畫貼到裏邊正面箔帳上,如果因故未買天地紙馬,就用黃表紙寫個“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之神位”或“玉皇大帝之神位”的紙牌位,當天地紙馬用。”文中還介紹到天地棚前還會綁上兩棵新竹上面栓有方孔銅錢和花生大棗。有的羣衆還會在磨眼裏也這樣佈置,名爲搖錢樹。再紮上白色的棉花紙燈籠,安上蠟燭或燈碗。

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就對天地存在着敬畏的心裏,因爲人們都是靠天吃飯,所以在全國各地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民俗來寄託着人民對上天的祈求,希望天地保佑,人們這種對天地的敬拜活動使得各個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俗,現在看來不僅承載着人們的寄託與希望,也體現出勞動人民那種質樸、善良的秉性。

人生禮俗:誕生、生日、成年、婚姻、喪葬等人生歷程方面。

臨沂的人生禮俗有:滿月與百日、送主米與鉸頭、娃娃親與腹婚、上墳祭祖、送親迎親等民俗。這裏介紹一下送主米與鉸頭吧。

新生兒的誕生往往寄託着一家人的希望,家人和親戚通過 一些形式來寄託他們對孩子的祝福與期盼。閻先生在描寫這一部分時提到“孩子出生十天左右,外祖母家來送主米(米糖),一般是生男十二天送,生女九天送。原因是生女孩婆家不喜歡,不認真照顧,要把坐月子的東西早送來。”當然也體現了舊時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和舊時修族譜中不允許寫入女孩名字是一樣的,當然在現在社會這種重男輕女的現象改善的很大,雙方老人很多都不在乎是男孩還是女孩了。“送主米的是外祖母和舅舅、舅母等,老太太高興了還領着孫子孫女,浩浩蕩蕩而來。有的擡着食盒,有的挑着箢子,裏邊裝滿米麪、雞蛋、紅糖之類的東西,足夠坐月子期間吃用,還有嬰兒的衣物襁褓等。到達後,除和親家寒暄外,外祖母和舅母都要到產房去,抱抱孩子,並進行一些詢問和查看,而後回到上房準備鉸頭。鉸頭儀式是把孩子抱到上房,由其母抱着,坐在房子明間的正中,面向外,其前邊放上一個升或盆,其舅舅拿起剪刀象徵性地剪三下,再象徵性地把頭髮放到前邊的升或盆內。接着,其舅舅首先向盆中放銀元(後來改成放紅包),其他親朋也同時向裏放錢,最後公開查數,由爺爺奶奶把錢湊到整數,已是個位數的添到十位,已有十位數的湊到百,百位數的湊到千。這錢被認爲是孩子的長命錢,由其父母替他存起來,等孩子長大了上學或創業時用。”

三:精神生活民俗

遊藝民俗:遊戲、競技、社火等娛樂方面。

臨沂的遊藝民俗有撐旱船、戲曲、樂舞等。

這裏介紹一下臨沂著名的戲曲柳琴。

臨沂的戲曲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柳琴是其最爲著名的戲曲。在民國之初還涌現了李春生、張金蘭等優秀的柳琴演員。柳琴劇目多取材於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它的唱腔源於臨沂的姑娘腔、花鼓腔,還受到柳子戲的影響,以花牆、拖腔爲主。柳琴戲就是稱

爲是拉魂腔,閻先生稱它“唱詞通俗生動、善於鋪陳,尤其長於敘事和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臨沂人民用柳琴戲在這塊養育了他們世世代代祖輩的土地上演繹着他們的人生。

民俗觀念:諸神崇拜、傳說、故事、諺語等的代表的民間精神世界。

這裏講一下桓景除瘟魔的傳說。

這是一個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的書裏,記着桓景除瘟魔的故事。大意是:漢朝時,河南汝南地區有個叫桓景的人,家中有父母、妻子、兒女,種着十幾畝地,日子本來過得很好,但有一年該地區發生了瘟疫病災,死了很多人,桓景的父母也死了。

爲什麼有如此大的災難呢?當地傳說汝河裏有瘟魔,它非人非鬼,狗頭人身,行走如飛,它到哪裏,哪裏就有瘟疫大災,據說凡人誰也治不了它,只有神仙才能治服它。桓景是個勇敢的農家漢子,他從老人們那裏得知,東南大山裏隱居着一位叫費長房的神仙,能捉鬼降妖。於是桓景翻山越嶺,走進深山,去尋找費神仙。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一隻白鶴地引領下,來到了一個被蒼松翠柏掩映的古廟觀,觀門橫匾寫着“費長房仙居”五個大字。桓景知道這就是找到神仙了。但他不敢敲門,端正的跪在門外,一等就是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早晨,才見觀門大開,出來一位鶴髮童顏,仙風道骨的長者說:“弟子爲民除害心誠意切,就隨我進來吧。” 費神仙對桓景招待得很平常,吃的是山果,住的是草鋪,但有很重要的一條,給了他一把金光閃閃的青龍劍,並天天對他教習劍法。桓景不分晝夜進行勤學苦練,到了深秋九月九這天,桓景早起在練劍,費長房過來說:“你的劍術已經練成了,今天汝河瘟魔又要在你的家鄉爲害,你趕快回去,爲民除害吧。”他說着拿出一包茱萸(艾子的一種)葉子和一瓶菊花酒,又說:“你回去馬上把人都集合到高山頂上,每人給他一片茱萸葉子,每人喝一點菊花酒,在山上等着自然沒事,你可以持劍去與瘟魔搏鬥。”費神仙說着用手一指,樹上的白仙鶴悠然而下,落到了桓景跟前,桓景跨上仙鶴不一會就回到了汝南。

桓景按仙師吩咐,把衆鄉親全部集中到山頂上,分好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就提劍下了山。果然不多時汝河面上妖風驟起,河水翻滾,瘟魔從水中出來了,它到村內尋找各家各戶,不見有人,就向高山奔去,纔到了山半腰,就叫茱萸葉子和菊花酒的氣味,薰得頭暈腦脹,不敢前進了,又轉回村中,正遇上桓景提劍殺來,桓景也喝了菊花酒,帶着茱萸葉子,剛一接近,瘟魔就被薰得站立不穩,它轉頭就向汝河裏跑,桓景扔出青龍寶劍,寶劍飛起直穿瘟魔心臟,瘟魔倒地身亡。

從此汝南地區的人們再沒了瘟魔之害,他們一輩一輩傳頌着桓景爲民除害的英雄事蹟,並把九月九日登高帶茱萸喝菊花酒,作爲一種除災防害的習俗在本地流傳起來了,到了唐朝,經皇家推動,就成了全國的節日。”

這種傳說雖然有着神化性和誇張性,但是它寄託了老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和各種災害做鬥爭的勇氣,許多傳說慢慢的像桓景除瘟魔一樣讓人們在紀念中演化成了節日,它所傳揚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得以一代代繼承與發揚。

後記:以上報告中關於民俗的一些資料描述是摘自愛臨沂網上閻文徵先生的文章,還有就是通過對臨沂人的詢問得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