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論文

一、前言

談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論文

在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的新形勢下,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應當緊緊圍繞着企業經營總體目標,有效地加強成本控制,並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尤其是隨着企業技術進步、產品質量、成本和產品柔性越來越依賴於高技術含量、高自動化的設備,設備維修成本管理也將成爲整個企業成本戰略管理的一條主線。本文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對工程設備管理對項目成本控制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然後如何提升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二、工程設備管理對項目成本控制的影響

工程設備在施工項目成本中的直接費佔了很大比重,在項目中資金投入和佔用大,故設備管理在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影響非常大。本文對此進行了討論,具體如下:

(一)工程設備營銷項目實際成本的入賬

當前建設工程內,一般出現了"吃設備"情況。營建公司項目標價低,不過各項支出顯着提高,工程資金匱乏。想要推動項目能夠正常開展,很多工程沒有特別強調維護基礎設施,沒有強調配件供給,維護沒有達到相應標準。項目進行過程中,基礎設施出現故障。具體操作過程中絕大部分設備被吃掉,資金利用率低。

(二)工程設備是整個工程項目順利利進展的必備要素

同時,基礎設施能夠從不同角度產生關鍵影響,能夠影響項目支出。但是部分工程僅僅把工程支出管理工作交給財務人員具體開展,往往造成各方面工作者沒有良好交流。不過設備控制水平低,沒有計劃的購置設施,往往導致成本提高,造成窩工情況,整體費用提高。

三、提升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策略建議

(一)事前控制

建設場所設備控制,應推動設備能夠正常運轉,避免不合理利用情況出現,保證施工質量。設備價值關鍵通過工作時期進行展示,購置設備爲提高利用率的基礎,要結合工程週期,科學的安排基礎設施,推動工期和費用保持一致。從制定施工組織方案過程中,研究項目方方面面標準決定是否購置設施,推動基礎設施利用率提高,對聯繫比較緊密的工程應科學調配設施,提高綜合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現階段,工程建設過程中設備利用率低,提高了支出規模。所以,應當科學調配設施,減少費用。同時,應營建優秀工作環境,減少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影響;優秀的運行環境能夠推動設施保持正常運轉,有效管理工程費用。

(二)事中控制

有效健全設備使用、維護、維修等控制體系,爲項目設備正常運轉的關鍵基礎,必須貫徹當前現代設備控制體系。因此,應強調借鑑原有的設備控制體系,比如設備操作工作者"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能力,"四項要求"(整齊、清潔、潤滑、安全),"五項紀律"(貫徹定人定機,具備相關資格,依照安全操作步驟;對設備進行清理;維護設備潤滑;貫徹交接班體系;科學保管構件;出現故障及時檢修,尋找專業維修工作者進行維修),潤滑"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操作者和維修者有機統一進行"定期維護"(即設備一、二級保養)等。爲所有設施營造檔案,把各項資料當成設施維護、整修的關鍵基礎,能夠推動維修工作者迅速發現設施故障,最大限度降低故障造成的影響,產生故障後,能夠迅速處理。

(三)事後控制

設施控制及費用管理活動主要將廣大人民羣衆當作關鍵前提。應提高在操作者及維修者方面的控制水平;推動崗位責任制不斷健全,藉助不同激勵措施調動相關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保證設施控制水平,迅速處理設施工作過程內不同故障;推動相關工作者樹立時間價值思想,在規定時間內最大限度提高設施利用率,營造出同具體現狀保持一致的設施控制和費用管理指標評估機制,從而產生科學、合理、穩定、標準的控制機制,從項目進行過程中推動控制產生應有的影響,有效減少項目建設過程中各項支出。

四、結論

設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已經成爲了當今企業成本戰略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着企業的技術進步與發展,將會越來越重要,因此,強化設備管理過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將成爲企業發展進步的一股強大推動力。本文對如何提升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認爲應該加強其事前、事中、事後三個方面的成本控制。

參考文獻

1. Orshan, O. Life Cyele Cost: A Tool for Comparing Building Alternative. in Proceeding Symposium on Quality and Cost in Building. 1980, 1(3): 63-68.

2. 孫茂竹,姚嶽.成本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

3. 柳榮華.淺析基本建設中施工工程項目管理與項目成本控制[J].大學時代,2006,(10):162-163.

4. 李連軍,王潤芳.作業成本法基本原理及應用探討[J].財經問題研究,2000,(11):79-81.

5. 吳雪迪.建築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