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從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角度展開分析,通過研究文獻資料和進行調研數據歸納整理,分析了電子商務人才的就業狀況,瞭解了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狀況,目的是讓大學生自己和學校注重學習方法,並培養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學生了解其影響因素、方法和建議,從而提高電子商務畢業生的就業率。

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就業;人才培養;能力

1就業能力概述

國內外學者對於“就業能力”和“電子商務”的定義各有不同“。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伊始的英國,被定義爲“可僱傭性”,也就是個體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從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來看,隨着市場不斷進步和變革,對於就業能力的研究也不僅僅停留在淺層次和小範圍的研究,而是更加註重研究的內容和深度。並且就業能力研究方向主要是集中在高校的就業課程,以及職場培訓等問題上。國外學者富蓋特(Fugate)對於就業能力的定義是,個體在其職業期間確認和實現在組織內部和外部職業機會的能力[1];布朗(Brown)提出,就業能力是找到並保持不同就業的相對機會[2];英國工業聯合會(CBI)認爲,就業能力是個體爲適應僱主或顧客的變化的需要而具備的資格或競爭能力,以及在工作中釋放激情和潛力的能力[3];Hillage和Pollard將就業能力定義爲獲得最初就業、維持就業和需要獲取新的就業機會時所需要的能力[4]。國內學者也對就業能力的定義進行了探討,鄭曉明認爲,就業能力是指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開發而獲得的能夠實現就業理想、滿足社會需求、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身價值的本領[5]。無論是國外學者還是國內學者對就業能力有不同的定義,本文認爲“,就業能力”就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的總和。

2電子商務大學生目前就業存在的問題

2.1學校培養的人才和企業的需求不對等

目前社會上對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的需求量很大,就業崗位空缺,但是實際現象是電商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出現就業難的狀況。據新華社報道,電子商務專業就業率僅爲20%。電商專業的大學生不是自己想幹什麼而是能幹什麼。

2.2大量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步入其他行業

畢業後大量電子商務大學生步入其他行業,畢業生更傾向於選擇一些比較穩定而且待遇比較好的工作,比如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

2.3大學生對於自己以後的就業目標盲目

目標崗位不明確,學生不知道自己今後的就業方向,更不知道畢業以後應該具備什麼能力、需要哪些證書,才能讓自己更有就業競爭力[6]。

3大學生結業能力結構分析

基於這些問題本文主要利用搜集文獻的方法對電子商務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因素、結構模型進行分析。對於大學生就業能力構成因素的分析:通過研究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要素,從而得到就業能力的評價體系,找出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美國勞工部就業技能調查委員會曾提出,新世紀就業人員應當具備三大基礎和五大能力。三大基礎分別是能力基礎、素質基礎、思維基礎;五大能力是資源確定、組織、規劃與分配能力,處理人際關係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對複雜相互關係認知並系統運作的能力,能利用科技手段進行工作的能力[7]。國內學者張琛麟等認爲就業能力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專業知識的儲備能力,即大學生擁有某項專業技能並能夠運用這些技能的能力;二是實踐能力,即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手能力;三是心理情感技能,即大學生在生活與工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以及樂觀對待所遇見的挫折,及時調整心態的能力[8]。綜上可知,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因素有多種,本文在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分析後認爲電子商務大學生就業能力由三要素構成:一是基礎能力:學習能力、忠誠意識、誠信意識;二是專業技能:如PS技能、外語能力、宣傳策劃能力、計算機能力、編輯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營銷能力、駕駛能力等;三是思維能力:對一個事物或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反應和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4對於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方法及結構模型的分析

國外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論模型。Fugate等構建的三維度的心理—社會性就業能力模型,包括個體適應性社會和人力資本、職業生涯識別[9];Yorke和Knight提出的USEM模型,包括理解能力、技能、自我效能、元認知四個維度[10];Pool和Sewell構建的“就業能力的關鍵構成要素”(CareerEDGE)模型,就業能力由高層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與底層的職業發展學習、工作生活經驗、專業知識技能、通用技能和情商構成[11]。在國內,楊旭華通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構建了“90”後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四維度模型,並形成“90後”大學生就業能力調查量表,用於“90”後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測量[12]。肖雲等通過因子分析法採取問卷調查和配額抽樣方法,對重慶市8所高校和用人單位進行了調查,找到了3個公共因子[13]。劉奎穎等從企業的角度,研究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維度,並總結歸納出構成就業能力的7個因子,分別爲團隊協作能力、處理問題能力、人的品質能力、創新能力、專業知識能力、領導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14]。

5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對策建議

5.1注重大學生能力培養

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自身是關鍵主體[15]。從定義看,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加強自己的'就業能力,尋求解決就業的方法,注意構成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因素,培養自身主動學習探索的積極性。5.2加強教師就業能力提升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電子商務本來就是個新興專業,作爲專業老師,不僅要學習書本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深入實踐企業和公司學習;老師也要改變教學方法,提倡“以賽代教”“、以賽代練”。學校應該通過企業選聘、企業實踐、掛職鍛鍊、高校招聘、社會服務等途徑,培養“雙師型”教師。電子商務技能大賽是實踐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技能競賽促進學生學習,更好地培養專業技能,同時幫助學生主動開闊眼界,培養形成創新思路,提升創業技能,增進創業成功的信心[16]。

5.3建立就業能力培養體系

學校應堅持與時俱進,在課程的選擇和安排時要與實際緊密結合,要對教學大綱進行調整。能找到並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教學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上做到進一步的改進,教育教學模式要能真正適應本學校本專業學生,和社會市場需求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知識能夠真正得到檢驗,在實踐的基礎上更加有效地對課本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能在實踐的基礎上做到活學活用,不斷提升和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和轉化能力[17]。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課程結構,通過對畢業生調研所顯示的具體數據和社會市場需求導向修訂教材,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在課程安排和教學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學生和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使學生所具有的能力能夠滿足社會需求,使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專業技能適應社會需要[18]。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寒暑假時到相關工作崗位進行本專業實習,或者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和見習活動,建立學校內部就業信息交流平臺[19]。要建立健全以學校爲主導,以學院爲主體的學科聯盟就業工作機制,從制度層面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20]。建設高水平的電子商務實驗室,學校教學要能體現出理論和實踐之間充分結合。理論不應該是空洞的,要能真實地加強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專業實操能力。實驗室能提供更好的平臺,將產品實物以及操作流程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於師生的交流和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產品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實驗層面。

5.4加強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有效地將理論和實踐、學校和社會結合在一起,爲學生提供了實習的機會。在校內創業園區真實運作電子商務企業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深入瞭解企業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及相關工作崗位流程和職責,充分了解和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創業,可以培養和加強學生的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就業的核心競爭力,爲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校企合作能夠將高校和企業中的優質資源進行結合,充分做到“產學結合”。在高校中營造良好的實踐氛圍,加強“校企合作”,以實踐教學環節爲主導。將校內外一切資源充分利用,使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合作關係加深。在理論教學之外,大力加強實習基地和創業孵化園區的建設,爲學生增加實訓機會,可以鍛鍊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除在校企合作中開展的實踐活動外,校企之間可以進行研究和探索出學生在實踐項目中所存在的問題,總結出學生在哪一環節或者哪些能力上還有欠缺,共同探討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設置的目標,有針對地和更加實用地進行教學內容,去掉教學中空泛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提高高校學生就業能力[21]。

5.5把握就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關係

大學生在注重就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應該注意綜合素養的培養,不能一味地注重就業能力,忽視綜合素養。綜合素養是就業的基礎,要把握好兩者的關係,掌握好一個尺度。

參考文獻:

[5]鄭曉明.就業能力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3).

[6]朱豔豔,蓬耀.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前景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0).

[8]張琛麟,崔濤.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對策研究[J].科技教育,2015(21).

[12]楊旭華.“90後”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模型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2(2).

[13]肖雲,杜毅,劉昕.大學生就業能力與社會需求差異研究——基於對重慶市1618名大學畢業生和272家用人單位的調查[J].高教探索,2007(6).

[14]劉奎穎,郄麗娜,黃春萍.大學生就業能力構成及其與就業滿意度關係研究[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0(12).

[15]薛榮生,眭國榮,徐源.新時期大學生就業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1(9).

[16]孟娟娜.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15(04).

[17]阮靈傑,費江波.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現狀調查報告[J].創新教育,2015(21).

[18]孟曉紅,何偉峯,王秋紅.大學生就業能力構成要素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5(4).

[19]羅小濤.大學生就業能力教育的缺失與治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5(4).

[20]王渤,遊菲.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創新與踐行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5(06).

[21]徐帥.當代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