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玩具包裝文字設計方法研究論文

在玩具包裝設計中,文字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文字設計意爲對文字按視覺設計規律加以整體的精心安排,將文字的字面含義以及文學語言轉換爲具有衝擊力的視覺圖形,並賦予其設計者的思想感情。文字設計的着力點主要是:一是對主題的內容解讀;二是根據字體應用作針對性設計變化;三是根據作者的主觀意向表達。下面筆者從符號學、圖形原理學、形態美學、視覺演化構成等角度對玩具包裝文字(漢字)設計進行探討。

關於兒童玩具包裝文字設計方法研究論文

一、從符號學看漢字設計方法

“符號學”是在20世紀初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F.)首先提出的。他把符號做了系統的分析,指出符號是能指(signifiant,signigier)和所指(signifi,signiried)的結合。所謂的能指,就是用以表示者,所謂的所指,就是被表示者。這兩個方面是對應的,其中的一個要配合另外一個纔有價值。

從符號學看漢字設計方法,可借用索緒爾發明的“能指與所指”來表示。“能指”是指漢字的形象,也就是文字所呈現的形象;“所指”是漢字的發音與意義,也就是漢字所蘊含的含義。

漢字從繁體變爲簡體的同時,從具體的形象變成了抽象的符號,許多簡體漢字由設計者的眼光來評價,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包裝文字設計在很多情況下是對字體設計,也就是對文字進行造型設計,在實踐中探討文字上的造型理論與實踐。運用視覺表現形式的法則,從符號學的角度處理好能指與所指的關係,探究文字實用性與藝術性,在特定的空間中,設計出使之在視覺上有審美感受,構造上實用,最能體現玩具內涵的文字,使讀者能夠即刻接收所傳達的信息,達到最佳的視覺傳達效果。

二、從圖形原理學看漢字設計方法

由於漢字具有符號特性,由多種筆畫組成,因此呈現出多樣的感觀表現,簡和繁相互依存,變化莫測的同時又秉持着一貫的風格。前輩們在創造漢字的時候,一貫主張融合“形”和“意”。廣義的“形”是指所有與形相關的'可識形態的統稱;狹義的“形”則是指具體的圖形、形狀等。許慎《說文解字》:形,象也。漢字圖形之“形”是指外象造型,是一種與形相關的可識形態,能夠給人的視覺以強烈的刺激和明確的可視性。“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在漢語中“意”,指意念、意味、意義、意趣等,是一種深邃的、不易察覺的內蘊。從設計藝術的角度說,傳統意義上人們往往把設計的內涵、設計的思想概括爲“意”。“形”與“意”所指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概念。“形”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創造之物,是“意”的外在形式,人們可藉助“形”而琢磨某種意義。而“意”屬於意識形態,它藉助“形”而存在,是“形”所傳達的內容。總之,“形”與“意”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兩種方式去表述。這就要求設計者賦予“形”以視覺衝擊力和耐人尋味之感,使觀者對“形”在直覺感受中能有所感悟、有所認識。如“初”的造意是“用刀裁衣”,如此生動形象的造字方式,使我們看到了漢字中蘊含着先人的智慧。

現在漢字變得非常簡潔明瞭,即便圖像作用不如古代的強,它還是可以提升讀者的聯想能力。漢字的圖像性主要通過展示自身的裝飾屬性與對美麗事物的暗示來傳達,主要藉助傳統的剪紙、年畫和中堂畫等藝術形式爲百姓提供感觀享受,使其帶上明顯的裝飾作用與獨特的民族風貌。因此在最近幾年,許多設計師都憑藉此特點來使作品中的文字得到相應的感觀改變,使形與意已成爲漢字設計的新資源,由此展示出傳統文字獨具的視覺感受。在包裝文字設計過程中,站在圖形原理學的角度,進一步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注重文字的“形”與“意”的結合,是做好玩具包裝文字設計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

三、從形態美學看漢字設計方法

對稱與平衡是我國曆代美學的一個特徵。對稱之於我國文藝創作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我們能在文字的結構,成語和詩詞裏發現對稱的存在,由此顯示對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常見,甚至可以在非對稱的事物中尋找到它的平衡點。對稱和不對稱在對比中產生了美感,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彼此不可或缺。作爲形態美之一的非對稱性美,近年來也受到不少人的垂青。對稱美和非對稱美,它們的表現手法都是一個原理。在具體的運用中,漢字印刷字體的結構設計非對稱即平衡。

在漢字剛產生的時候,它的符號及其表現符號一同出現,便開始展示它的美。東漢時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提到“秦書八體”,指出包括受書、署書、摹印、刻符、蟲書在內的五種字體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專用字體。古老漢字所呈現的形象顯示出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與崇拜,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質。以體現其欣賞與裝飾作用的漢字職能而演化出來的藝術方式,包括漢字篆刻、書法與美體字等。

用整個漢字系統的審美基本觀念和傳統觀念來研究它的美,必定會提到的是漢字書法。書法在商代便已產生,跟漢字水乳交融。古人在日常書寫的過程中慢慢產生了對漢字美的追求,再在結合了自身的想法和精神狀態之後,“書法”應運而生,創造了漢字美的最高表現形式。書法作爲抽象出來的藝術形式,憑藉線條筆畫的純粹組合,呈現出了其美輪美奐的藝術特點。書法的創作結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書者書寫須符合大自然的韻律。對包裝文字設計藝術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展現品質、體現情感、引導構思、提供手法的平臺。

除了傳統的書法藝術美和篆刻藝術美之外,還有字體的設計美、工藝美,都展現了漢字的字形美。由於書籍的大規模普及,適應以追求閱讀方便、講究字體工整、刻印點劃分明的實用書寫方法逐漸被人們接受。從美學角度來說,漢字的審美觀因時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作爲社會觀念形態中一部分,漢字審美觀除了受藝術文化的影響之外,還有政治因素、宗教因素的影響,以及客觀物質技術條件的影響。

瞭解和熟悉漢字結構,是包裝字體設計師必備的素質,就像書法家在創作書法作品時那樣,一點一橫一撇一捺都恰到好處落在紙上。從事漢字字體設計可以通過學習書法來認識漢字的藝術價值,體會古人在書法創作過程中對中國文字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意識。字體設計從基本的幾何形態出發,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分割、切削、組合、疊加、扭、曲、擠、壓等各種造型方式,達到形態美的效果。字體設計應當遵循當地文化的精髓,在發現自身特點與和歷史文化可能的結合之處尋找,從而產生自己的設計特色。

四、從視覺演化構成看漢字設計方法

1.來自立面圖的漢字構形:如古漢字“林”、“竹”、“粟”等,文字都是出於一個平面之內,幾乎沒有立體的結構,缺乏層次,完全是簡單明瞭地來展示事物。但被展示的事物一般都有鮮明立體的外觀,這樣一來就要求我們使用能展示其形狀的藝術字體。比如我國民間常見的“剪紙”這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大都是這類。

2.來自鳥瞰圖的漢字構形:在傳統造型藝術中,這種取形方式屢見不鮮,如漢字“龜”、“爪”、“水”等,都是俯視之形狀。再比如磨盤和八仙桌,說明不管造字或造形,一律採取此類最直接有效的模式,從而以一個讓人信服、便於接受、行之有效的方式鼓勵人們投入生活並完成對知識的傳承。

3.來自眺望形式的漢字構形:指登高望遠或從一定高度看,藉此描繪出看到的事物形象,像“森”、“衆”、“淼”等字。此類創作模式時常見於山水畫與風俗長卷中。即當觀察的事物過於宏大時,我們更傾向於選用此類方法。

4.來自透視圖的漢字構形:此處“透視”是一種比喻,爲我國古代獨有的一種造字法。我國在古時候就已掌握這種能有所取捨的方式造字,不僅字形象生動,更表現出故人的聰明智慧。像“孕”字凸顯腹中有子的樣子,表現出構形的智慧。

如今在我們重新研究漢字時,也能產生許多新的解讀。上面涉及到的所有的觀察方法都只考慮了單一的角度,而許多漢字的創造還包括幾種方式的共同應用。像“困”字,既有外邊的鳥瞰俯視,又有中間的平面觀察。就好比埃及壁畫,通過在一幅圖像上呈現出所有直觀和美妙的角度,就能產生非常強烈的表現力和生動性。

五、結語

從符號學看漢字設計方法,借用索緒爾發明的“能指與所指”來表示。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探究文字實用性與藝術性,在特定的空間中,設計出使之在視覺上有審美感受,構造上實用,最能體現玩具內涵的文字,達到最佳的視覺傳達效果。漢字的形體和意義都隨着語言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髮展變化,站在圖形原理學的角度,注重文字的“形”與“意”的結合,是做好玩具包裝文字設計不可缺少的一種方法。包裝字體設計離不開對漢字的瞭解和對漢字結構的熟悉,就像書法家在創作書法作品時那樣,一點一橫一撇一捺都恰到好處落在紙上。字體設計從基本的幾何形態出發,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分割、切削、組合、疊加、扭、曲、擠、壓等各種造型方式,達到形態美的效果。漢字構成也是文字設計不可缺省的,對於立面圖、鳥瞰圖、眺望形式、透視圖,要採取不同的設計方法,多角度考慮,幾種方式綜合應用,就會產生出非常強烈的表現力和生動性。

參考文獻:

[1]周祖銀.商品包裝中的文字設計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2,(20).

[2]張懿隆.文字設計中筆畫的加減與識別[J].美術教育研究,2014,(12).

[3]姚文婷.從符號學的角度看字體設計[J].甘肅師專學報,2006,11(6):60.

[4]尚俊姣,王坤茜.文字圖形中的“形”與“意”[J].名作欣賞,2012,(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