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少兒聲樂教學原則論文

聲樂的本質是一門藝術,而非技術。它與技術的區別就在於它的音樂本體屬性,即聲樂是一門強調樂感、強調律動、強調音色的技術。心中無音樂、歌聲中沒有韻律的歌者只能稱之爲機器,而非藝術家。因此從少兒開始、從啓蒙開始,就應該強調從樂(yuè)中學,重視音樂本體特徵的教學,以音樂、聲樂的旋律美、節奏美、律動美等來吸引學生,充分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從樂中學”落實到具體的聲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簡述少兒聲樂教學原則論文

1.聲樂趣味教學

(1)趣味性導入。導入部分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教學、誘發興趣、導入新課。趣味性導入即以學生的興趣爲出發點,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引導、發散,使學生在一節課的開始,就能迅速主動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具體方法包括:歌曲欣賞導入法,即選擇動聽的、能充分喚起孩子興趣的歌曲進行聽賞,導入新課;歌舞表演導入法,即通過教師、學生或者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歌舞表演的方式進行導入;遊戲導入法,遊戲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先學遊戲後學歌曲,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趣味性練聲。練聲是聲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練聲訓練,可以打好歌唱的基礎,逐步提升歌唱能力。然而傳統的練聲曲對於少兒而言,未免太過枯燥,易導致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不積極。趣味性練聲顯得尤爲必要,這就需要教師們開拓創新、發散思維,充分運用創編能力編創出具有趣味性的練聲曲。

(3)趣味性歌唱教學。聲樂趣味教學,一環扣一環,任何一環都不容疏忽。趣味性歌唱教學,即聲樂教學中的教唱環節,這一環節可以從兩方面入手進行教學:一方面,選取具有趣味性的歌曲進行教唱。歌曲的選擇在少兒聲樂教學中尤爲重要,不僅要選擇適合少兒學唱的歌曲,而且要注意歌曲的趣味性。少兒對於歌曲的學習十分挑剔,歌曲是否受少兒喜歡不僅影響教學效果,甚至會影響少兒對老師的喜愛程度,進而影響其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歌曲的選擇上需十分謹慎。當前少兒聲樂教學中用的教材幾乎都是少兒聲樂考級教材,在此基礎上有的教師可能會加上一本兒歌教材。我們不能否認考級教材的專業性,書中的歌曲的確能夠檢驗和提升孩子們的聲樂水準。不論是考級教材還是各種兒歌教材,顯而易見被寫入教材的歌曲相對比較久遠,在聲樂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着實比較難滿足少兒的審美需求。筆者建議教師們在考級教材的基礎上再加入一些時代之音,選擇孩子們喜歡並且適用於少兒聲樂教學的歌曲(例如《熊貓咪咪》《親親豬豬寶貝》等)進行輔助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閒暇之餘多聽賞少兒歌唱類節目,多關注少兒歌曲審美的動向。另一方面可以改進教學方法,選擇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教師教旋律學生唱詞、教師和學生一起演唱、加入趣味性的動作編排教學等。

2.聲樂審美教學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的“以音樂審美爲核心進行音樂教學“與“從樂(yuè)中學”教學原則所表達的內涵一致,聲樂教學同樣應該以審美爲核心。聲樂審美教學可以從兩方面得以體現:

(1)欣賞教學。音樂作品“細節”的表現手段是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即旋律線、節奏型、速度、節拍、音色、音強、和聲、織體等元素的有機組合。通過音樂語言我們可以瞭解作品的情緒特徵。少兒聲樂教學可以適當加入欣賞教學的環節,讓學生多接觸、聽賞優秀的歌唱表演、歌舞劇、音樂劇等,創設美的情境,通過對旋律、節奏、速度、音色、音強等音樂語言的感知與欣賞,瞭解音樂作品的情緒特徵,領略聲樂藝術的美感,提升學生的聲樂審美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2)常規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所謂常規的聲樂教學,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包含導入、練聲、教唱環節的聲樂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中,一方面我們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學中對於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同樣需要予以重視。教師在教學中要把關定向,既不能讓學生覺得教學太枯燥,又要將音樂語言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小養成專業學習的習慣。很多學生聲樂過了六七級,卻連基本的節奏型都弄不明白,這是我們少兒聲樂教學的失敗。作爲聲樂教師,我們有義務讓學生獲得更專業的知識和更好的學習體驗。除此之外,家長在孩子的聲樂學習道路上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如果選擇學習聲樂,家長就要對孩子的聲樂學習上心,只有家長予以足夠的重視,孩子纔會堅持學習。其次,家長在配合完成好教師佈置的任務外,還應當隨時注意培養孩子的音樂審美意識和興趣愛好,可以讓教師選取一些既有趣味又能提升孩子審美的音樂,在課外時間放給孩子聽。少兒聲樂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在這裏我們只是提及皮毛,對少兒聲樂教學的首要原則進行了闡述,希望能爲少兒聲樂教學理論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隨着聲樂藝術的發展和普及,少兒學習聲樂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少兒聲樂教學發展卻不夠完善。家長在選擇教師時務必慎重,切勿讓不合適的教師和教學方法毀了孩子的歌唱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