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我國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論文範文

導語:加快我國高校,特別是重點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既是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競爭力、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必然要求。我國高校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應重點建設好兩個平臺和一個基地:基礎研究創新平臺、成果轉化和工程化研發平臺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同時,要與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相結合。以下是小編整理試論我國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論文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試論我國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論文範文

[關鍵詞]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創新平臺;創新基地

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概念源自國家創新體系。爲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加快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1998年,我國提出了大力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戰略任務。近日,國務院發佈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以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爲奮鬥目標,這爲高校,特別是國家重點建設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就是指高校將各種資源通過重新調整、組合、優化配置而形成的一個有利於高校科技創新的有機體系。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強大生力軍,加快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既是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競爭力、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必然要求。

針對我國高校科技創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現有科技創新平臺的綜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較低的狀況,我們認爲,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應着重建設好兩個平臺和一個基地,即建設好基礎研究創新平臺、成果轉化和工程化研發平臺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同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要與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相結合。

一、基礎研究創新平臺建設

基礎研究創新平臺是高校優勢的體現,也是國家科技創新平臺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創新平臺的建設要克服現有院系管理組織的弊端,打破各部門和單位之間影響團隊形成和發展的制度壁壘,以學術帶頭人爲核心,凝鍊學科方向、匯聚創新團隊,探索建立一批多學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機制。

1.凝鍊學科方向

選擇、調整、凝鍊學科方向,凝鍊出重大科學問題和目標,是創新平臺的生命線,是產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徹底改變當前學科建設中“一片高原、沒有高峯”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狀況。在選擇學科方向時要考慮三個方面:一要抓制高點,從戰略和優勢領域人手爭得發展先機,準確預測學科發展趨勢,瞄準科學發展前沿和重大生產及社會實踐問題,體現前瞻性。二要通過抓重點,發揮重點學科的先導和示範作用,切實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體現可能性。突出重點,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學科,要根據國內外學科發展狀況、自身學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教師隊伍的結構和發展趨勢,選準自己重點建設和發展的學科。一旦選準,就要集中人力、物力進行建設。對於這些領域,學校應積極申請國家或省部級重點學科或重點實驗室等,爭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教育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分流調整人員,強化對優勢學科和高水平學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資金和人力,發展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且是本校優勢的基礎研究領域,力爭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點研究方向與重要研究領域上新臺階。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經費上,給重點建設的學科增加3%~5%的經費,其他學科則減少3%~5%的經費。三要突破原有學科界限,通過大力推進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體現創新性。要切實發揮重點學科尤其是國家級重點學科的帶頭作用,創造條件,以一個或幾個重點學科爲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學科領域中建立一個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託的學科羣體,尋找新的學科增長點,促進新興、交叉學科的產生,增加學科建設的活力。

2.培育“學術大師+團隊”的科技創新隊伍

拔尖人才及其領銜的創新團隊是創新平臺的靈魂。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所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都不是依靠單一學科所能解決的,更不是科技人員單槍匹馬獨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員組成團體進行協作攻關。據統計,從1901年到1972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286人中,有185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完成而取得的,佔總人數的64.7%。

(1)遴選一流的`學術大師和學科帶頭人。一流的學術帶頭人在創新團隊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帥才更難求。一個將才,一個帥才,往往決定了一個集體在國際國內的地位”。對學科帶頭人的遴選應以學術研究能力和組織能力爲第一評價指標,培養和選拔學科帶頭人必須遵循科學性和創新性原則。學科帶頭人首先必須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能力,有深厚的學術底蘊,有前沿的研究成果,是本學科領域中非常有造詣的學術權威,能以學術服人;其次,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學術組織和領導能力,能知人善任,充分調動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能組織團隊成員共同承擔重大課題,推動學科向前發展;第三,要有深邃的學術眼光,能把握學科發展的方向,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研究領域的學術前沿問題,能準確地判斷和確定學科未來發展的趨勢。除此以外,還應該有良好的學術道德,高尚的人品以及深廣的學術氣度,能推進不同學術觀點和學術流派的發展。

(2)打造優秀創新團隊。首先,要消除“近親繁殖”現象,重視創新團隊的學緣結構。“近親繁殖”容易導致狹隘的學術派系,影響知識創新和育人質量。因此,外國高校一般不在本校畢業生中選留教師。例如,哈佛、耶魯和斯坦福等著名大學,即使教師隊伍中有本校畢業生,也是他們畢業後先到其它大學任教幾年,等他們在學術上有了一定名望,掌握了不同學術研究方法和教學風格時,再高薪聘任回來。我國高校在人才引進上,可借鑑國外大學的做法,實行公開的教師聘任制度,嚴格限定本校畢業生在教師隊伍中的最高比例。只有這樣,“近親繁殖”的現象才能得到控制,才能選聘到不同學派的最優秀的人才。

其次,要從政策和制度上營造有利於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促進創新團隊的成長。我國高校教師評價制度中重數量輕質量的傾向嚴重製約着優秀拔尖人才的培養和創新團隊的建設。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適合高校高層次人才特點的考覈評價體系,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對團隊整體效益和成果的考覈辦法,使評價工作與科技創新的規律相適應。在評價過程中,既要考覈結果,也要強調考覈過程;既要重視當前的產出,也要重視潛在的創新能力。學術評價體系應該強化對學術原創力的尊重,把創新而不是把發表論文或者出版專著的數量作爲衡量學術研究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標尺。對優秀拔尖人才應適當延長評價週期,簡化評價環節,爲他們營造自由寬鬆、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對探索性強、風險性高的項目和創新性強的“非共識”項目的研究,如果失敗,應當給予寬容。一旦成功,應當給予獎勵。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教師不必要的壓力,消除浮躁和短期行爲,使他們潛心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爲克服片面追求論文發表數量帶來的弊端,近年來北京大學一直致力於推行表作制度,這對全國高校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3.構築創新基地

創新基地是人才成長和學科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強化創新基地建設,首先要提高硬件環境的現代化水平。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能否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一流的研究手段,光靠小米加步槍不可能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現代戰爭。高校必須改善技術裝備,建設一流的實驗室、工程中心,包括一流的儀器、設備、製劑、信息、工作空間以及工作氛圍,努力爲科研人員提供一流的研究平臺,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一方面要整合現有的研究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網絡研究中心,創造更爲優化的科研環境;另一方面要適當增建一批研究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網絡研究中心,爲優秀拔尖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高校創新基地建設中更爲重要的方面是加強軟件環境建設,建立“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新型運行機制。應根據學科發展的趨勢,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和培養人才的需求,加強對國家未來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作用的領域以及突出中國特色的新興領域進行規劃佈局,通過競爭或評估,擇優支持一批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創新基地,設立運行和開放基金,真正實現高水平創新基地的開放、流動和競爭,實行面向國內外招聘研究人員的制度和訪問學者制度,不斷吸納高水平研究人員和客座研究人員,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在部分世界科學前沿和對國家未來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作用的領域取得突破,使其成爲國家創新工作和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

二、成果轉化和工程化研發平臺建設

這類平臺屬於應用研究與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的平臺,主要包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技成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是我國高校科技工作的老大難問題,這嚴重製約了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爲此,高校應當積極探索建設若干具有廣泛適應性和持續創新能力,能廣泛吸納高校最新科研成果、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經營管理人才的高校國家技術中心。

1.加強高等學校與社會的聯合

高等學校實現開發創新的重要途徑就是與社會各界開展廣泛和直接的聯合,形成將研究成果順利轉讓社會並迅速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有效機制。高等學校通過成果轉讓,向社會有關部門提供知識和人力上的支持,社會有關部門特別是企業可以向高等學校提供所需要的科研經費,使雙方形成良性互動,優勢互補。

近年來,高校和企業經過探索,已形成多種產學合作模式,例如高校通過技術市場向企業轉讓科技成果、開展項目合作、在高校建立“開發研究中心”、高校與企業簽訂長期全面合作協議等。在此基礎上,高校要繼續擴大與企業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渠道,把學校的人才、技術、智力要素與企業的資金、設備要素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在合作過程中,不管是企業還是高校均應鼓勵人員流動和信息交流,高校教師與科研人員要經常向企業流動併兼職,企業界技術人員應到高校學習和從事研究工作,這既有利於雙方互相學習和信息溝通,又可以幫助高校瞭解企業所需信息,以便有針對性地確定選題方向,減少高校科研資源的浪費,實現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

2.鼓勵高等學校創辦高新科技產業

如果說高校通過與社會聯合實現開發創新還是間接性的,需要有一個雙方磨合的過程,那麼,高等學校直接利用自身的科技成果創辦高新科技產業,則是實現直接開放性創新的重要途徑。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等學校創辦科技型產業還處於初級階段。大學科技園就是高校創辦科技型企業的模式。大學創辦科技園區,可以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一個良好的軟硬件環境與發展空間,它既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又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器。我國的高校一方面必須依靠知識創新或科技優勢創辦高新科技產業;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與現代企業制度的標準建設高等學校的科技園區和各類科技產業,提高經濟效益與開發創新的能力。

三、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的建設

在高校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中,必須圍繞國家、區域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建設一批具有創新性、交叉性、開放性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1.不斷增強實踐意識,堅持理論聯繫實際

社會科學只有面向國家和社會需求,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研究方法和學風上力戒“形而上學”、“閉門造車”、“書齋裏面做學問,安樂椅上搞研究”的傳統陋習,而應大力倡導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堅持深入社會、深入實踐、深人羣衆,開展廣泛的調查研究。通過國家社科創新基地的建設,加強對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重大課題的研究,促進哲學社會科學應用對策研究,以應用對策研究促進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對策研究,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優秀成果應用於黨和政府決策,應用於解決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在研究和解決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全面推進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

2.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有機結合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學科的劃分與實踐中的多學科綜合運用割裂開來,甚至形成了一些很不科學的思維方式。在科學類型的劃分上,人們一般把人類的知識劃分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這只是一種認識論上的劃分。人類的實踐活動,從來都不是單一地由某個學科、某種知識在起作用的。可以說,只有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運用綜合眼光觀察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我們應積極推動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的交叉、滲透與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夠解決重大理論及現實問題,爲黨和政府決策諮詢服務,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國家級和部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基地。

四、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相結合

高校不僅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要出高質量的人才。爲了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要把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尤其是要把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加快科研成果向教學的轉化,努力做到科研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實驗項目,進課程設計,進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以充分發揮科研成果促進教學的作用,促進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