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精神世界的誕生論文

人生活在三個世界中,一個是現實世界,一個是自我的精神世界,一個是與他人關係的關係世界。

關於精神世界的誕生論文

現實世界是一個單向流動的時間,如一隻鍾,沒有永恆之物,只有不住的流變。而在自我精神世界裏剎那可以是永恆,永恆也可以是剎那。時間與空間變爲情緒和情感的象徵之物。關係世界中,同樣可以彈指一揮十年過,也可以三日不見如隔三秋。

每一個現代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豐富、或光明、或清蕭、或晦暗。它產生於這一世?還是與先民相通?是早有的沉澱之物?還是與社會現實互動的結果?這個問題換一種表述就是,每個人的精神世界是從他出生後由零開始構建,還是如一粒種子般,在合適的條件下生長茂盛?蘋果終將是蘋果,梨子終將是梨子。

但我在這裏撇開這個問題,讓思考穿越時空,抵達原始人剛開始有自我意識時的狀態。其實做這種思考能憑藉的資料很少,僅有的一點東西就是流傳下來的各國古代神話。在做思考之前,有必要理清思考的假設基礎:假設原始人剛開始有自我意識,能開始分清自我與周圍之物。

維護自身存在

自我意識作爲一種存在,它天然就有一個功能——維護自身的存在,不被週遭事物所淹沒。恐懼作爲這個功能的伴隨物同時也產生了。恐懼是自我意識自身保護的報警信號。恐懼產生後,它驅使自我意識的載體-——肉體,進行攻擊或逃避。但恐懼信號無法通過攻擊或逃避而完全消除掉,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無法透過攻擊或逃避來消除死亡。自我意識的載體——肉體無法完成的任務,只能交給自我意識本身來完成。自我意識通過兩種方式來解決恐懼,一是自我膨脹,一是繁殖。前者形成“理想化“防禦機制,而後者形成“投射”防禦機制。“理想化”和“投射”防禦機制是非現實的解決之道。於是自我意識用“理想化”和“投射”作爲最初的工具,開始建構一個不同與現實的`世界——精神世界。

古代神話明顯的特徵之一,是萬物有靈,認爲各種自然之物皆同人一樣有靈性。認爲萬物有靈,就是原始人心理投射的結果。古代神話另一個明顯的特徵是認爲“天”有無限大的權利,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就是“天”的人格化表達。將某種自然之力神化,誇大其作用,這就是原始人的理想化防禦機制。理想化自然之力,將其神化之後,又把自己定義爲神所創造的,巧妙地將神的本性(一種理想化後的自然之力)殖入自己體內,這個過程稱爲“投射性認同”。這些“理想化”,“投射”,“投射性認同”的內容就構成了原始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產生的目的之一就是生產精神力量對抗恐懼。

漢字“精神”兩個字,就很直觀地代表了它的內涵。

精神世界一經產生,人的行爲就不再是“自然的行爲”。人行動的力量不再完全基於生物本能,精神力量成了重要的力量來源。人開始過一種“理想化”後的生命,是具有“意義”的生活。精神力量有時可以強大到壓制本能,甚至視死如歸。

作爲人的成長,就不再僅僅是生物體意義上的成長,同時也要求精神世界的構建。人和其他物種區分開了,有了“人性”——特別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