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論文(精選3篇)

現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財務會計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財務會計論文(精選3篇)

財務會計論文1

一、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現狀

1.會計信息的真實度有待提高

由於很多醫院內部並沒有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財務會計工作者自身比較鬆懈,會造成會計信息不夠準確和全面,真實性有待考證,十分不利於正常財務管理的開展。

2.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和規範

在進行醫院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由於規章制度的不完善,造成財務會計管理質量得不到保證。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醫院的管理者對於財務會計的控制能力有限,部分管理人員玩忽職守,很難取得良好成效。管理能力和控制手段的限制使得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除此之外還要注意,無論是財務管理還是內部控制,使用的辦法和手段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千萬不能出現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行爲。

3.電子化設備的使用問題

隨着高科技成果的逐漸推廣,尤其是醫院管理中不斷引進的計算機和攝像頭等產品,推動了醫院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但是電子化設備爲財務管理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不小的風險。

4.管理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

因爲管理的制度不夠規範和完善、設備質量、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等原因,造成控制管理的實行都是採用最單一的評估方法,並沒有將投資、籌款等活動納入考慮範圍,直接後果就是機構的發展很不全面;部分財務會計人員本身能力水平有限,對於會計專業知識和執行了解的不夠深入,效率很低、效果很差。

二、改進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建議

1.建立健全財務會計控制制度

醫院在進行財務管理的實踐中,要注意制度建設,通過制定有效措施,確保達到管理目的。在醫院內部要實行嚴格的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做好管理工作,提高財務會計的控制效率,改善控制效果。首先,要注意從思想上進行真正的轉變,使財務人員樹立起控制意識,自覺要求自己;管理者對於控制工作必須加強重視,通過不斷地完善相關政策和措施,減少決策和管理的失誤;其次,管理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同樣的,在外部風險的管理中也很重要,通過對風險的監控和及時採取風險規避措施,確保醫院的經濟安全;最後,將內部控制和外部審計進行有機結合,促進醫院管理穩定進步。完善控制制度有利於醫院相關規章制度能夠落實實行,確保政策的執行;有利於提高醫院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協調性的提高;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強控制可以確保醫院財務和各項資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加強稽覈力度

加強財務的稽覈力度,有利於降低醫院的經濟風險,同時也是加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很多醫院由於缺乏完善的評價、審覈體系,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很低,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醫院要做到就是強化審覈和檢查的力度,發揮稽覈的作用。利用內部監管部門的權威,加強醫院內部的監督工作;提高監管者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適應監管的實際需要;制定科學的稽覈指標,爲稽覈工作的開展提供製度依據,促進財務管理的規範化進程。

3.採用新手段實施全面監管和控制

現代化的醫院管理,必須依靠高新技術的成果。新技術的不斷使用,減少了個人原因造成的失誤,確保醫院的財產安全;根據醫院的現狀,拓寬信息流通渠道,健全實時控制機制,確保監管的全面性;對於各項應付賬款項目實時監管,可以保證監管的範圍更全面,對於整體過程的監管可以幫助管理者瞭解財務會計現狀,使制定的改進措施更有針對性;對工作者來說,可以及時的幫助他們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及時糾正和解決。

三、結語

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有待於進一步的完善和規範,而通過強化稽覈力度、完善控制制度的建設、採用新的監管辦法等措施,可以改變醫院的財務會計控制現狀,加強內部控制,對於保障醫院的財產安全和平穩運行意義重大。因此,醫院的管理人員必須爲醫院的實際利益考慮,採取切實可行的控制辦法,保證醫院的正常運作,促進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管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財務會計論文2

一、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概述

(一)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及其特點

施工企業又稱建築企業,指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覈算,從事建築商品生產和經營,具有法人地位的經濟組織。從組織架構上看,施工企業是以項目爲導向的企業,施工項目收入是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其盈虧直接導致企業整體的盈虧,因此施工項目的財務管理在整個企業財務管理中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施工企業的財務關係來看,主要包括施工企業與企業股東之間、施工企業與債權人、債務人之間、施工企業與稅務機關及行政管理部門、施工企業與業主單位、分包單位之間以及施工企業內部。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需要平衡和協調好以上的關係,以達到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二)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財務管理在施工企業管理中佔據核心地位。施工企業經營活動是以項目建設爲核心,從而引發的其他與之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通過對資金供求關係的掌控,爲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時,財務管理數據也是企業經營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例如,企業在製作投標書的時候就必須包含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財務比率、施工企業在進行證書年檢的時候也需要提供相關財務數據以說明該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此外,企業也需要財務管理反饋出的財務信息,做好企業的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及利潤分配決策。

其次,做好財務管理是規避企業風險的有效途徑。施工企業風險包括自然風險、社會風險、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施工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因素使企業經營成果呈不確定性,最終導致企業的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企業的風險財務管理體系,是在充分認識企業風險的基礎上,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風險加以預測、識別、防範、控制和處理,以最合理的成本確保企業資金運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收益性。

二、目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施工企業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財務機構的設置及崗位職責劃分;貨幣資金、財產物資、債權債務、成本費用、收入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基本業務程序制度等,是企業在進行財務活動時需要遵循原則和方法。不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會導致財務管理混亂,財產浪費嚴重等情況。同時,許多企業雖然制定了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但是在生產經營時缺乏執行力,這種現象在施工企業中很普遍,大部分施工企業的項目地點都不在公司本地,項目人員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能夠充分的瞭解和掌握,在思想意識上也不會高度重視,財務活動脫離了總公司的控制,更具有隨意性,公司沒有科學的考覈與獎懲機制,財務管理的水平將大幅度下降。

(二)資金管理薄弱,企業流動資金缺乏

由於施工企業施工項目具有工期長、佔用資金大等特點,施工企業在項目建設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包括工程材料的預付款、履約保證金、以及一些機械設備的購入等),而工程項目的結算要求是按照工程施工進度分批次進行結算並申請施工進度款,工程結束後業主單位也會扣除部分工程款作爲質量保證金,目前建築業市場上,大部分業主單位不僅要求施工單位前期投入巨大的營運資金,在支付項目工程款時更是有拖欠的`現象發生,因此施工企業的資金迴流速度緩慢。另一方面,施工企業缺乏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不能及時收回項目工程款、投標保證金等,更有甚者,很多企業工程質保期已經結束但是工程質量保證金仍長期掛在賬面上,企業沒有執行積極的應收賬款管理政策,極易形成呆賬、壞賬。在財務支出上,通常是按照領導的指示辦事,沒有一定的計劃及標準,會造成資金的浪費。企業資金管理不到位,會造成收支失衡,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撐項目的建設,使企業資金鍊斷裂。

(三)項目預算管理、成本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的施工企業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都非常關注項目中標率,這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前提,但是中標以後的後續項目管理卻沒有得到重視。項目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不到位,導致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支付不合理,浪費嚴重,不能有效的保證經營利潤。目前,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情況:

1.施工企業預算管理意識薄弱,對預算管理體系重視不夠,在預算的編制上,通常只重視數字計劃,沒有充分認識預算的管理職能;預算的編制脫離實際,與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協調,企業不能在客觀的條件下,認真收集、分析、總結數據,從而對未來的活動作正確的評估;企業的預算管理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很多企業在預算管理上組織協調性不強,缺乏全員意識,預算的執行也是少數部門和少數人的事情,沒有有效的問責制度。

2.施工企業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①在成本費用各要素上的控制力度不夠。成本要素主要分爲材料費用、人工費、機械使用費用、間接費用、其他直接費用等。在材料費用控制上,控制力度不夠極易出現材料質量不合格,採購人員拿回扣的現象,在間接費用控制方面,對辦公費、招待費、差旅費的使用沒有約束標準,極易出現費用失控的現象;

②缺乏明確的成本控制責任。

任何一項管理活動都需要建立一系列責任權利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施工企業對於成本管理沒有明確的責任劃分,責任制度不能落實到個人,成本控制往往流於形式;

③施工項目合同管理不到位。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合同是施工過程中進行管理控制的主要依據,由於施工項目的建設週期都比較長,在施工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存在,這些都需要合同條款來加以約束和協調。但由於施工企業人員素質的原因,在制定合同條款時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條款的規定不夠明確細緻,沒有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等,很容易造成合同糾紛及訴訟失敗。

三、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策略建議

(一)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通常,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是由企業財務負責人制定。首先,企業財務負責人要根據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來制定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分爲外部財務管理環境和內部財務管理環境,外部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外部因素,如市場、經濟、法律、金融、科學等;而內部財務管理環境是指企業內部影響財務管理的各種因素,如企業的管理體制、組織模式、生產水平、管理水平等,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成不變,它根據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其次,通過有效的措施來保障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企業應及時組織員工認真學習財務管理制度的內容,加強崗位的培訓,以明確的制度準則來指導其日常工作。另外,要制定科學的管理和考覈辦法,建立健全約束和激勵機制,獎懲分明,加強制度落實過程中的監督檢查,以保障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

(二)重點突出企業資金管理、預算管理及項目成本管理

1.資金管理

資金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相當於“血液”的存在,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着重於以下兩個方面:

(1)資金的控制。施工企業應建立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推行積極的收賬政策;對企業全部項目的工程收入施行統一管理,在進行資金支出時,首先需根據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及各部門的資金預算需求,按輕重緩急,制定詳細的資金支出計劃,其次,應嚴格按照資金計劃,通過公司的付款程序,由相關領導審批後進行支付。

(2)提高資金的流動速度,加強資金的週轉利用率。資金只有在高效的流轉中才能產生更多的效益,施工企業一方面在項目開工時可以申請材料預付款,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快對已完工工程和變更工程的計量工作,做到工程一結束就可以很快形成計量,儘早申報工程款並積極的派人催收以加快工程款的回收;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市場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控制施工過程中成本的消耗,節約費用。同時,建立資金利用效果分析制度,通過分析流動資金週轉率與本企業的歷史指標、計劃指標及同行業指標的差異,及時找出不利因素並找到解決方案,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足夠的現金流。

2.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

大型施工企業的組織結構通常分爲集團公司、經營子公司和項目部,其中項目部是企業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基本單位。在實際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強成本的控制才能達到良好的預算效果。

(1)加強預算管理意識,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施工企業應成立專業的預算管理部門,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信息,編制出行之有效的預算書,並以其作爲責任目標由各級責任人貫徹執行。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將預算的執行效果與目標預算進行對比,找出差錯並分析原因,從而不斷的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2)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是施工企業經營利潤的有效保證。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證工程質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對施工項目實際發生的一切費用進行有效的控制,不斷的降低項目成本。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應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管理:

①加強成本費用各要素的控制力度,通過預算管理中各項費用要素的管理標準和企業的管理實施細則來加強項目的人工、材料、機械使用費、間接費用等成本要素的控制;

②明確成本控制責任,對於一個施工項目而言,首先應落實項目經理責任制度;其次,根據項目的部門設置和人員安排,分解落實工作及成本控制責任;最後,實行嚴格的成本考覈制度;

③提高項目合同管理水平、儘量避免不可預知的成本。企業在施工合同簽訂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市場價格水平、款項支付條款、違約條款等,應加強合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在合同制定過程中出現的疑問,應請教專業人士,採取有利的手段,轉移或者規避風險,維護企業的利益。

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勵,施工企業的生存發展也面臨着各種各樣的挑戰,施工企業首先應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也反映出企業內部管理的水平、企業競爭力的高低。因此,施工企業必須重視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規定並積極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楊琳。淺論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J],商業文化,2011(07)。

[2]戴玉霞。建築企業財務管理探析[J],市場週刊·理論研究,2009(07)。

財務會計論文3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繫

(一)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目標不同

財務會計的目標在於向企業投資者、債券人以及相關管理部分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機企業經營效益,而稅務會計的目的則在於向稅務部門等相關信息使用者提供企業實際的納稅信息,以便於稅款的徵收,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據相關會計信息開展有效的決策行爲。爲實現稅務會計的目標,需要納稅人通過納稅申報,向稅務機關以書面申報的形式申請納稅事項,而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則可以通過向利益相關者提供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以及利潤表來實現。通常而言,企業每年需要通過對利潤表的調整來完成納稅申報表的編制。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參照依據不同

會計制度及準則是企業開展財務會計工作的主要參照依據,財務會計的核算及編制均已會計制度及會計準則爲依據進行,以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而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則是企業稅務會計的主要依據,稅務會計依據稅法等相關規定計算企業應納稅金額,並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稅務部門進行納稅結果反饋。

(三)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核算程序不同

財務會計的核算程序爲: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三者之間不可分割。通常稅務會計往往也按照這一流程進行覈算,但由於具體要求不明確,企業往往採用在年末根據財務會計的相關數據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調整的基礎上編制納稅報表。

(四)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基本要素不同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和利潤是財務會計的六大要素,企業日常的財務會計活動都是以這六大要素爲前提的,而稅務會計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應收收入、應稅收益、應稅金額以及扣除費用。兩種會計方式中的收入及費用在計量標準及時間等方面有着較大的不同。

二、關於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協調的建議

財務制度管理過死、過多的弊病普遍存在於以往的財務管理之中,隨着我國稅收制度及財務制度的不斷變革,尤其是《企業財務通則》頒發以來,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性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接下來的改革過程中,我們有必要繼續做好對兩個關係的協調處理,儘可能地縮小兩個政策上的差異性,摒棄以往互不協調,單打獨鬥的不良現象,努力使得企業應稅所得以同會計收益實現時間上的一致性。就大環境、大趨勢而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差異性的縮小是符合會計管理需求的,但這不能排除二者在某些方面長期存在差異,其固有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將是長期或始終存在的。以企業違規經營或違法支出而受到的司法罰金以及政府部門的行政罰款爲例,在財務會計中,就可以以損失、費用或成本的科目進行列支,而根據稅法的規定,從稅務角度來看,這種支出則不允許用於抵稅,這一規定直接體現了稅法以稅收利益爲目標爲國家謀取稅收利益的性質。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受客觀理論基礎及資源優化配置的利益驅動而走向趨同化。結合我國會計工作及稅收徵管工作的實際,二者之間不斷趨同的可能性很大:首先,稅收法規與會計制度的協調及協作促使二者的趨同化。

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實務界,財政部在制定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方面的有效性和權威性是被廣大人所認同和肯定的,而與此同時,財政部還擔負着制定我國稅收法律法規的重任,這就爲我國稅收法規與會計制度的逐步趨同奠定了制度基礎。受法律法規協調性的不斷加強,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必然走向不斷協調和趨同的大趨勢;其次,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趨同還會受到企業稅務籌劃活動的影響,假定企業收入及費用一定,企業的稅後利潤與企業應繳稅額成反比關係,因此,企業需要通過稅收籌劃通過合理避稅來減少企業應稅負擔。故有必要不斷促進會計制度與稅收政策的協調發展。

三、結論

企業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差別是必然存在的,但這並不影響二者之間不斷協調走向趨同的趨勢。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想降低企業制度轉換成本和稅收成本,減少政府稅收徵管成本及企業納稅風險,實現宏觀經歷的最優化,就必須不斷構建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協調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