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構建論文

[摘要]隨着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是基於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方式創新並爭取通過培養核心精英人才來增強人才核心競爭力。從建立人才勝任力模型的角度出發,基於高校環境科學專業人才要求的培養,聯合環境科學學科發展特點,在總結各高校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基本狀況上,按照精英人才培養規律,構建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對於增強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培養質量,加大環境科學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巨大積極作用。

環境科學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構建論文

[關鍵詞]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正面臨着重重困難。高校探索精英人才的培養的高等教育大衆化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國家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也就是國家科學技術、經濟、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精英和代表之間的競爭。精英人才在國家戰略層面作爲一種重要資源,高等院校必須確定好自身角色定位,加強培養能爲國家建設服務的精英人才。當前,我國處於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時刻,隨着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國人才市場更加需求能夠適應複雜多樣的社會經濟需求的精英人才[1]。培養精英人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現階段時代賦予我國各高校的使命與重任。

1勝任力模型概述

“勝任力”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於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徵,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爲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並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徵[2]。勝任力模型是指對組織或企業中的某一個職位,依據其職責要求所提出的,爲完成本職責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也即冰山模型。其中,在“冰山以上部分”的表象勝任力特徵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現,是容易瞭解與測量的部分,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而“冰山以下部分”潛在的勝任力特徵包括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3]。這些特製不會輕易被外界影響而受到改變,但是對人的決策與行動起着決定性作用。它能夠準確指明任職該職位的人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該職位需要的能力,同樣也是人才自我能力挖掘和提升的信息源。與此同時,管理人力資源人員或職業經理人可根據此模型對人才進行有目的性的職業輔導,讓工作者或該職位的任職人員具備其需要的某種能力,此模型還能夠作爲管理人力資源工作者對工作者或該職位的任職人員進行基本的職業生涯規劃,還可以當做製作發展規劃的根據和數據源[4]。

2環境科專業精英人才的內涵

2.1環境科學學科的特色與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環境科學是一個新的學科,近年來專業發展速度很快,學科與自然、社會等等學科都有一定聯繫,和人類的生活、工作和生產有更密切的聯繫,所以環境科學專業畢業生可就業領域非常廣泛。環境科學是以人類生存環境爲研究對象,研究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污染的環境對人類活動產生危害的問題。環境科學是一個新興學科,具有廣泛的專業覆蓋面,研究方向繁雜,導致了環境科學專業學科特色不明顯,學科發展速度減慢。課程體系除包含自然環境的環境生態學、環境學、環境化學等外,近來也比較注意社會、經濟、法律和文化方面的問題,在綜合分析技術上,強調數學、系統分析、電子計算機模擬。環境科學現有的各分支學科正處於發展時期,這些分支學科在深入探討環境科學的基礎理論和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的過程中,還將出現更多新的分支學科[5]。隨着全球環境變遷、沙漠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的'突出,環境科學已從傳統的,相對成熟的水、氣、固體廢棄物治理等方面向碳循環、水循環、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恢復與重建、土地整理、城市化的生態問題等方面發展,並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結合經濟、管理等人文科學,在環境經濟與政策方面影響決策;運用計算機技術等解決宏觀監測、規劃;用生物技術方法治理環境污染。依據環境科學的特色,環境科學學科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創新型、複合型人才。環境科學專業目標培養人才應該能全面系統地掌握自然環境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環境監測等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運用跨專業方向與結合多領域研究成果的能力,並能創造性地提出的解決治理環境污染實際操作中的問題的人才。

2.2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內涵

“精英”一詞在語義上與“民衆”相對應,指的是在社會中被認爲是精品的最佳部分。一般人才的要素包括智力要素、能力要素、專業知識水平等。精英人才要素則指需要較高水平且難以獲得的要素,如組織要素、人品要素等。而現代的精英人才更應具有優秀的才能、品德以及紮實的基礎知識,能被社會所認可,在不同的建設領域發揮優勢,能夠引領或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精英人才具體到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上就是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結合環境科學的學科特點、人才培養目標和精英人才的概念,認爲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應具有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富有心懷羣衆的社會責任感;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與創造力;學會利用已由的資源進行整合來解決實際污染治理中遇到的問題。

3構建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的重要意義

通過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可以將現有的教育資源與所需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提供一個全面的視角來俯視教學管理。它能使如今我國的教育改革的效率有所提高,使過去的從主觀意識來挖掘人才、培養人才,逐漸轉移到人才的內在能力開發。通過量化標準的手段,讓人才的培養全過程都受到文化與觀念的滲透。具體意義如下:

3.1有針對性地培養環境科學專業基礎素養,注重創新能力

在勝任力的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培養過程中把勝任力精英人才定位在模型中,進而把較高的能力素質的勝任特點當成重要部門來學習建設,可依據其勝任力實際狀況與勝任力模型的差別來進一步設計其培養大綱,對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提高專業基礎知識水平和未來工作必要能力有一定的好處。

3.2強化環境科學專業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主動學習

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培養模型可謂人才的個性發展提供依據,在確保基礎理論知識得到有效學習的同時,要結合人才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進而極大地提高人才的發展潛力,特別是在人才的隱藏潛力,基於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能將人才的能力挖掘的更加全面,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獲得比其他人更有價值的才能從而更有競爭力。

3.3大力加強環境科學人才培養,努力推進教育政策進步

根據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勝任力培養過程的打造,使得人才培養的方式不必拘泥於當下,將更多的經歷轉移到人才勝任力培養的結果,對環境科學專業的人才勝任力的發展和按照勝任力要求選拔人才進行政策上的部署,培養能夠面向未來的人才,可以較大地改善環境科學學科的發展環境,加強教育體制改革、科教興國等國家戰略方針。

4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本文在參考國內外關於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勝任力有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和有關專家探討,將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凝練成3個一級指標(通用勝任力、精英人才勝任力、專業成就勝任力)和15個二級指標,其中通用勝任力是成爲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的基礎,是環境科學中治理污染的入門知識,而精英人才勝任力則是擁有通用勝任力的前提下獲得更強大的環境科學科研研究能力,與其他的一般學習環境科學的同學的專業知識來講,專業成就勝任力是指在各種相關研究領域使用專業環境科學勝任力所具有的綜合素質特點,如此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則會體現更多的方面,體現出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培養的特點與優勢,使得環境科學專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擁有不一樣的階段目標[6]。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具有以下特徵:

4.1重視通識教育能力

從現代社會需要水平的角度來看,社會需要污染物處理和環境科學的高素質人才專業精英人才;但從縱向來看,它應該重視國家的環境基礎政策,經濟發展和環境變化,從而把握整體人才素質的廣闊視野和思維創新獻策的關鍵時期。推進這些先進的培養方案需要知識的堅實基礎、人際溝通和寫作實現的能力。紮實的基礎知識意味着,精英人才應該具備運用各種人文普通教育資源,並擁有專業的知識,通過第一、第二課堂學習實踐運用所學知識基礎能力的堅實的研究知識。通過基本的溝通交往能力,人才培養可集中於社會能力、溝通技巧和研究思路等方面。環境科學精英人們應該能夠有效地開展學術科研知識、溝通和信息流合作。通過課堂學習學術寫作、導師輔導,從而讓精英人才在文獻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牢記用來支持細節和關鍵信息的方式方法,再結合現有的專業框架和個人知識的信息。基於學術規範,論文題目、摘要、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的正確表達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論點依據。

4.2中間層勝任力在重要人才中地發掘

中間層勝任力的關鍵在於加強學生的人格特質、適應能力、承受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隱性性狀的發展。圍繞知識和技能的特定領域來對人才開展培訓的傳統核心,旨在讓學生擁有豐富而又邏輯的某些方面的知識或增強某種指定的能力,但相對忽視的狀態、承受能力、思維能力等隱性性狀的發展。在自我管理,持之以恆的工作和學術研究等方面,責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當科研工作或生活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的優秀人才,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信心、承受運動帶來的壓力和麪對自我控制時的艱難考驗是實現學術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時,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應不斷自我測試,工作上可以對同學、同事甚至是學術意見的反對者保持一絲不苟的平等工作、合作的態度。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導致的人才培養方式注重隨機應變能力。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突發狀況外,社會環境的改變或對勝任力培養液將造成一定的影響並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這將更加重視社會環境的新態勢,緊緊圍繞科學前沿,確定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根據勝任力培養模式的探究,不將把培養人才方式拘泥於當下,對面向將來的人才勝任力的探究和發展以及培養適合勝任力的人才培養方案有一定的好處。滿足高校層面甚至國家層面對長期需要的人才培養。

4.3專業勝任力中學術與管理共同發展

在學術研究培訓中,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將發揮重要作用並佔據了大量的時間。爲了解決研究問題、克服科研中的重重困難,必須經過努力學習、仔細思考和長時間的實踐,即使有些問題可能沒有最終解決。這就需要學術研究的人才具有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和好奇心驅動的探索學術精神。精英人才在學術機構組織和協調的能力,體現在爲加強團隊整體成績提升時表現來的個人影響力。在組織合作和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探索科學研究前沿的時代條件下,需要精英人才在團體內展示出的實現強大的團結力和識別成員潛在特性的能力。

5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應用

勝任力模型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研究成果的應用,即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勝任力模型和環境科學精英人才的組合[7]。基於這個出發點,勝任力模型在以下三個方面的主要應用。

5.1在人才選拔中體現勝任力模型,系統地選拔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

爲了確保參與有關決策的每個人都基於共同的標準,而且標準應該是同一優秀研究成果所關注的勝任力能力,這樣才能確保環境科學精英人才選拔地公平與高效率,將一些真正的精英人才選拔出來。

5.2在人才培育體系中融入勝任力模型,有目的地培養環境科學專業精英人才

以培養精英人才爲中心,建立有利於多方面多角度的全面素養培養機制。在精英人才成長的各個時期,分不同時間段來強調鞏固堅實的基礎,加強能力建設和創新實踐,爲保證人才質量、完善制度、個性發展方面提供個性化教育。

5.3在學術績效管理體系中融入勝任力模型,客觀評價環境科學精英人才

爲了保證人才能夠勝任相關學習、研究、工作等等相關的行爲和獲得技巧的指導和反饋。可以選擇更快、更好地培養新的人才來實現最大的生產力,保證學習、研究、工作三個方面相結合,同時也提高了人才培養機制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韓俞.城鎮化準確內涵是什麼[J].農產品市場週刊,2013.

[2]胡婷.基於勝任力冰山模型的企業知識型員工人力資源開發[J].商場現代化,2014.

[3]代鄭重.勝任力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軟科學,2013.

[4]郭京生.勝任力模型在職業生涯管理中的應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4.

[5]徐微.農業院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科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探討[J].河北農業科學,2011.

[6]劉福成.黃志明.國內外關於勝任力模型研究的綜述[J].赤峯學院學報,2014,30(10).

[7]王子波,王志剛,許健,等.環境科學專業特色與學生培養目標探討[J].文教資料,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