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視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論文

一、人本教育理論的概述

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視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論文

對於人本教育理論是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是人本主義哲學和現象學,因此,對於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其本質在於人本主義哲學和現象學。人本主義哲學認爲,人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人可以在各種物質存在的基礎上創造出意義,從而體現出個體存在的價值;現象學注重的是通過對人的知覺進行客觀描述,從而將意識的本質揭示出來,現象學對個體的內在感受研究比較深入,而人本主義心理學正是藉助於現象學對個體內在感受的研究,來實現對個體內心世界進行研究。對於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斯洛,他認爲人的需求是可以劃分成幾個層次的,當人在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後,就會將需求上升到更高的層次,以此類推,直到個體的自我價值完全實現。

二、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1.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原則

在進行高中對教學設計時,教師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以學生爲中心原則,對於人本主義教學理論,其核心就是以學生爲中心,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爲中心,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水平、認知基礎、興趣愛好等進行深入分許,根據學生的需求開展教學活動,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差異性、層次性的教學目標,以此保證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2)情感性原則,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爲,人是具有需求的,這樣才促使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對於人的需求主要有生理需求、歸屬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等,其中情感需求是人的一種心理高層次需求,人只有滿足了情感需求,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學習、生活,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學生的情感需求進行分析,給學生更多的情感關懷,以此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地理知識的樂趣。

(3)可操作性原則,對於高中地理教學,教學設計是連接理論教育和教育實踐的關鍵,是教學活動的指南針,只有保證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證高中地理教師順利的開展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設計時,應該明確教學目標、貼切學生實際,並保證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2.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對於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應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方面進行。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整個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會對地理教學方向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做好教學目標設計工作十分重要。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目標設計時,應該保證其科學性、規範性,同時還要保證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對於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提倡要達到“知情統一”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應該考慮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例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的“鋒與天氣”這一節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做出如下定位。

“鋒與天氣”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陳述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可以簡單的利用簡易圖,並將鋒的形成、類型描述出來;

2)學生能閱讀、分析天氣圖,能對鋒面引起的天氣變化進行解釋;

3)學生能根據案例,將災害性天氣寒潮的形成以及寒潮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描述出來。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能在閱讀、繪製鋒面圖的過程中,將天氣變化解釋出來;

2)學生能在觀看南方地區雪災視頻,通過討論分析出寒潮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 學生能根據實際案例分析出某一氣象災害對人類造成危害,能深刻認識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2)學生能說明天氣變化對人類帶來的影響,並且學生的減災意識會得到提高,同時還能提出一些預防措施。

(2)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關鍵在於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提出,教育的對象是現實生活中的個體,因此,教育應該尊重個體的真實性,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結合教學目標,儘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所學知識的用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該注重觀察身邊的生活情況,注意收集身邊的地理現象,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景,這樣才能增強地理教學的生動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注意所選的教學內容能培養學生的地理人文素養,對於地理是一門人文氣息很強的學科,同時地理學科包含的內容也十分廣泛,有天地日月、自然人文,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深入挖掘地理情感,培養學生對自然、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情感,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總結

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是一種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教學理論,將其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中,能全面提高高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高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人本主義教學理論視角開展教學設計,以此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