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學校鋼琴基礎教學探討論文

內容摘要:在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中,學生程度不齊、鋼琴基礎不一, 教師既要在教學中出成績, 還要在短時間內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知識和能力, 任務是十分艱鉅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大膽地讓學生多接觸不同時期的作品,採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開闊視野,使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在注重基礎訓練的同時,樹立自己應有的特色。

高職高專學校鋼琴基礎教學探討論文

關 鍵 詞:高職高專學校 鋼琴教學 基礎訓練 音樂表現力

鋼琴因其美麗的音色和豐實的表現力,號稱“樂器之王”,其優美的旋律、渾厚的低音、豐富的和聲、多變的音型及錯綜複雜的對位設計,都能通過靈巧的手指在鋼琴上演奏出來。因此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技、紮實的基本功及對作品的深刻理解等諸多方面的能力。學習者必須從基本訓練開始入手,要經過一個嚴格的訓練、規範的彈奏、由淺入深的比較漫長的艱難勞動過程才行。這對於程度不齊、鋼琴基礎不一的高職學生學習鋼琴來說是非常艱難的,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難度。儘管這樣,我們也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放棄。我們應力求從基礎抓起,靈活掌握進度,科學系統地教學,使學生在鋼琴學習中收到較爲理想的效果。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鋼琴基礎訓練。

一、突出訓練的基礎性

正確的手指彈奏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對初學者尤爲重要,決不能輕視。彈鋼琴要求手指、手、手臂、肩等整個身體部位要全部放鬆,手指關節(手指的第一關節)要站穩,掌心關節一定要撐好,手爲拱形。彈奏時,手指要擡高,觸鍵要快,彈奏到底。正確的掌握彈奏方法對於高職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在開始階段, 教師必須想方設法使學生熟悉鍵盤, 使學生在鍵盤上牢牢掌握各種把位, 訓練正確的彈奏方法。

(一)必須堅持每天練習音階和琶音

經常練習音階和琶音能提高彈奏的能力, 也能使手指靈活自如, 從而增強彈奏的自信心。具體方法很多: 分手練、合手練、平行、反行、三度、六度、八度、斷音式;練習琶音除原位外, 也要練各種轉位。彈音階與琶音時, 大拇指動作如何很重要, 練好拇指橫向的動作, 上行或下行時, 肘、臂不動, 肘部要平穩。充分掌握彈奏技術僅僅是起點, 卻是基礎訓練的關鍵。高職學生在學習階段, 只要真正努力, 就能克服困難而有所成就。

(二)加強練習曲與技巧性樂曲的練習

在鋼琴教學中,把一些較難的片段摘出來, 每天從慢到快地精練,把樂曲或練習曲中比較典型的節奏樂段背下來反覆練習。慢練要掌握樂譜中的指法和音的位置, 快練要掌握手與腦的結合。這樣多次重複練習,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堅持相關八度技術的練習

由於高職學生的手大且又定型, 在訓練中,練習八度能把他們的手由緊變鬆,較快地掌握彈奏上的技能, 彈奏出清晰而又明亮的八度音響。練習時,可能會使肌肉緊張或疲勞,但只要堅持練下去, 就會得到滿意的結果。要使八度的音響踏實、手型穩固, 有時可以把中間三個手指往裏彎起來練習, 這樣可以使大拇指和五指更舒服些。

(四)堅持同音反覆與復節奏的練習

同音反覆是輪換手指彈同一個音, 是很好的“快速觸鍵”練習, 是有三個音組或四個音組的練習。反覆音要一致, 應如同一個手指彈奏出來那樣的和諧。通過同音反覆的練習後可使手指靈活、柔軟。復節奏的練習是訓練學生雙手與腦的配合, 難度較大, 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效果。

(五)其他基礎性的訓練

如雙手同時作反方向的遠距離訓練, 這是鋼琴教學中的重點, 是鍛鍊手臂在每一句末或休止之後擡手等等。通過這些方法的練習, 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提高練琴質量與效果,這對他們今後自學有較好的幫助。

二、訓練良好的讀譜習慣

鋼琴的讀譜練習,是指演奏者要正確表達作品的樂思,要將譜面上的句子、連線、跳音、強弱、快慢等清楚地表達出來,是學習音樂、表現音樂的基本保證, 是基礎訓練中的重要方面。培養讀譜習慣, 有利於學生鋼琴視奏能力的提高, 進而爲學生準確地理解作品、表現作品和廣泛地瀏覽新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運用樂理基礎知識讀譜

如用音程關係熟悉鍵盤上的音符位置, 從五線譜中的線與線、間與間位置快速推算樂譜, 避免孤立地強記。彈奏和絃時, 除了用音程概念調整手型外,還應注意變化手型位置及各種不同形態和絃的變化等等,將學到的樂理知識與讀譜視奏相聯繫。如用音程概念熟悉鍵盤上的音位, 從音與音之間的線、間距離快速算出基本音程,並反映出相應的鍵距與手指距離, 調整升降號位置。另外, 分析和絃的結構與轉位, 練習和絃的連接,讀出和絃的各種形態,隨樂曲的需要移調練習,把音樂知識與內心聽覺相聯繫培養敏銳的聽覺, 認真、仔細地傾聽、辨別各音在時值上、音量上和音色上的細微差別, 從而達到雙手自然配合, 使音樂始終處於統一的節奏韻律中。

(二)通過各種符號與記號研讀樂譜

鋼琴的彈奏千變萬化,但其彈奏時可從各種符號與記號研讀樂譜。例如:跳音分爲手指、手腕、前臂等彈法。在不同的作品裏要求不一樣,一般初學者先學前臂跳音較爲容易掌握。快速跳音用指尖彈奏,例如,《莫扎特奏鳴曲作品547號》;和絃跳音用手腕彈奏。跳音的彈奏要注意時值的概念,最後一個是跳音時,彈奏一定要短促,感覺好像在問話:“你上哪去呀?”最後一個音要快速輕巧地提起,給下面的句子造成一種答的意思。如:《車爾尼599》第16課、《車爾尼599》849第6課都很有其特點。

一首練習曲或作品,首先要分手練習,音要彈奏準確,句子要劃分清楚,把作曲家在譜面上要求的技巧力求完整地表達出來。如從最小的單位二連音開始,彈奏時,第一個音感覺時間稍微長些,後面的音感覺短些,輕鬆快速地提起。一種訓練是在譜面上後面的音有一個小圓點,感覺既不跳也不連。還有一種是尾音不帶小圓點的,這種連音要有連奏的感覺,提起手腕時稍微比前一種柔和些。在古典風格的作品中,如海頓、莫扎特的奏鳴曲中較常見。因此彈好二連音是很重要的。連線代表着句子的劃分,無論長句還是短句,手指觸鍵要儘量貼在琴鍵上,手腕隨着旋律的.走向進行移動,每一樂句手腕擡起表示呼吸,語氣要準確。可佈置一些程度相當的樂曲進行練習,如:小奏鳴曲及鋼琴作品,由淺入深地進行系統規範訓練,使學生真正明確讀譜練習的重要性。除了以上提到的連奏、短奏,還要注意力度、強弱的對比,速度的對比等彈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爲作品的完美表達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從讀譜中瞭解作品的創作手法, 提高學生理解作品、處理作品的能力

通過分析音樂動機與發展手法、瞭解曲式結構、研究聲部的交織與復調手法和聲進行與調式調性的變化等等,通過讀譜能力的提高, 可以提高學生視奏和背奏的能力, 以及提高表達作品的能力, 進而鞏固和充實理論課中學到的音樂知識。

三、訓練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用鋼琴歌唱

音樂的表現力是演奏學習的高級階段,學生在演唱聲樂作品時藉助於歌詞來表現作品較爲容易,但在器樂作品中,則感到很吃力,特別是鋼琴作品,有時甚至彈完了還沒有什麼感覺。鋼琴是擊撥樂器,它不像絃樂那樣容易演奏連貫的歌唱性的旋律。但鋼琴有寬廣的音域、多變的音色、大幅度的力度變化,在獨奏、重奏或伴奏等過程中充當各種角色,它好比是100件樂器,只要掌握要領進行訓練,演奏者完全可以像優秀的歌唱家一樣縱情地歌唱。

高職學生學習鋼琴的明顯優勢是對作品的理解快,音樂知識較豐富,對一些史料的知識有所瞭解,這對於表現音樂尤爲重要。

在訓練中,首先讓學生去追求和想象美好的聲音,然後再去尋找能夠發出這種聲音的觸鍵方法,因爲觸鍵方法是決定聲音的質量,音樂恰恰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情感,如果聲音質量差,如干巴巴的、硬的、沉悶的等等,手指即使跟得很快也無濟於事。訓練雙手的靈活和柔順,這是先決條件,是基礎。逐漸地體會手指下鍵的重量是否自然,也就是從肩部到指尖,包括手臂、手腕、手指要放鬆,指尖要支撐住,觸鍵時要有準備,尤其要對所彈奏的聲音有想象力。這樣指尖纔會有感覺,發出的聲音也不會幹巴而沒有內容。特別是樂句開始的第一個音,一定要想好再彈,用“心”彈奏。在練習中,除了選擇一些相關的練習曲彈奏外,如琶音練習、分解和絃等,也可選擇一些帶琶音伴奏根據歌曲改編的小曲來進行訓練,如《繡荷包》《黃水謠》等,幫助學生理解,用手指來歌唱。

要讓學生對樂曲的曲式結構、主題、樂句、樂段的劃分、和聲進行、織體變化等有所瞭解,勾畫出旋律的“語氣”,做出漸強漸弱、明暗及情緒的變化,抓住旋律線條的起伏,使音樂有流動感。一定要做好句子的呼吸,即使是短暫的休止符,也要做出呼吸的感覺(這是作曲家爲表達某種情感而特意安排的)。

在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中,要較好地掌握鋼琴彈奏的歌唱性,鋼琴的踏板運用也很重要,它會使音樂增色生輝。因此,一定要正確使用踏板。踏板的運用是一門藝術,它與作品的時代、風格及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等有密切的聯繫。初學踏板,先掌握右踏板的基本方法,踩法要正確,和聲要乾淨,手和腳要密切配合。一般先學會音後踏板,即先彈後踩,在手觸鍵的一剎那間,把腳先擡起來,使制音器回到琴絃上,然後迅速把踏板踩下去,讓制音器離開琴絃,這樣,聲音既乾淨又有共鳴。掌握了音和踏板的使用方法後,可再學習同時踩踏板,也就是手腳一起動,這主要是根據樂曲的需要或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

在高職高專學校的鋼琴教學,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彈奏技巧後,要重點放在歌唱性的訓練上,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選擇有歌唱性、旋律優美、音型不太複雜、速度適中的作品練習,如門德爾鬆的《威尼斯船歌》等類型的作品。再配合一些歌曲改編的曲子進行練習,培養學生音樂的表現力。

當然,鋼琴基礎訓練是多方面的,可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特點,不同程度做相應的練習。在教學中,我們要因材施教,走自己的路,敢於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基礎訓練中,大膽地讓學生多接觸不同時期的作品,採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開闊視野,使高職高專學校鋼琴教學在注重基礎訓練的同時,確立自己應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