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分析所得稅費用算法新解

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方法

論文:分析所得稅費用算法新解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公式表述爲: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一)當期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是指企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針對當期發生的交易和事項,應交納給稅務部門的所得稅金額,即應交所得稅,應以適用的稅收法規爲基礎計算確定。

企業在確定當期所得稅時,對於當期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不同的,應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按照適用稅收法規的要求進行調整,計算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與適用所得稅稅率計算確定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一納稅調整減少額

(二)遞延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在某-會計期間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綜合結果。即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期末應有的金額相對於原已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即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當期發生額,但不包括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及企業合併所得稅影響。用公式表示即爲: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末餘額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期初餘額)一(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初餘額)

(三)所得稅費用

根據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即可計算出所得稅費用,其計算公式爲: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

二、所得稅費用的巧算法

從上述準則中規定的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所得稅費用計算過程中既涉及對當期稅前會計利潤按納稅調整增加額及減少額的調整,還包括對應交所得稅按遞延所得稅費用的調整,計算過程比較複雜,不易理解。下面介紹一種計算所得稅費用的巧算法,有利於對所得稅費用計算的掌握。

(一)將會計利潤調整爲應納稅所得額

在計算應交所得稅時,如果不存在永久性差異,只需要計算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本期發生額就可以了,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本期發生額可以直接將會計利潤調整爲應納稅所得額。永久性差異指會計規定計人利潤稅法規定不需要納稅的事項或者是會計規定從當期利潤中扣除但稅法規定需要納稅的事項,永久性差異不形成暫時性差異。如果存在永久性差異,則需要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先將永久性差異進行調整,然後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本期發生額將會計利潤調整爲應納稅所得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應交所得稅=(會計利潤±永久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發生額一應納稅差異發生額)×稅率=(會計利潤±永久性差異)×稅率+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額-遞羞延所得稅負債發生額

(二)計算所得稅費用

計算出應交所得稅後,可以利用所得稅費用的賬務處理模式倒擠出所得稅費用的數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生額如果爲正數,則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發生額如果爲負數,則貸記“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生額如果爲正數,則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生額如果爲負數,則借記“遞延所得稅負債”,應交所得稅當然要記貸方,其通常情況下的賬務處理模式爲:借記“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上述處理模式中,知道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生額及應交所得稅金額即可倒擠出所得稅費用的金額。

三、所得稅費用巧算方法與傳統計算方法比較

(1)201*年4月1日購入3年期國庫券,實際支付價款爲1056.04萬元,債券面值1000萬元,每年3月31日付息,到期還本,票面年利率6%,實際年利率4%。甲公司劃分爲持有至到期投資。2008年實際利息收入41.71萬元,稅法規定,國庫券利息收入免徵所得稅。

(2)因發生違法經營被罰款10萬元。

(3)年末計提產品保修費用40萬元,計入銷售費用,本年實際發生保修費用60萬元,預計負債餘額爲80萬元。稅法規定,產品保修費在實際發生時可以在稅前抵扣。

(4)至201*年末止尚有60萬元虧損沒有彌補,其遞延所得稅資產餘額爲15萬元。

(5)假設除上述事項外,沒有發生其他納稅調整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