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科期刊評價特點論文

在學術期刊的歷史發展上,我國有着不同於歐美髮達國家的學術發展歷史,科研規範程度、學術研究體系及體制等,整體學術體制的成熟度仍有待提升。但近幾年,我國學術研究成果數量飛速增長,截至2015年6月,中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已連續6年排在世界第二位,專利水平不斷提升,表明我國科學研究工作已得到較高提升。因此,對於學術期刊具有導向作用的學術期刊評價也會與西方有較大的差異,不顧中國學術發展的現狀而直接引入、移植西方期刊評價將造成水土不服。學術期刊評價對學術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將影響學術發展的方方面面。首先,優秀期刊往往承載着廣大讀者對科學研究前沿的期待,評選的頂級期刊上刊發的文章將被認爲是該學科的最新研究方向,被廣泛傳閱。其次,期刊評價也是人才評價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較爲集聚的科研機構,通過成果評價人才培養效果是他們的主要目的。最後,期刊評價的目的並非僅僅是爲了評價,而是爲促進期刊的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激勵期刊界的辦刊積極性,促進質量提升。

淺談社科期刊評價特點論文

一、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評價的現狀

“科學引文索引”於20世紀60年代產生於西方,當時,西方學術研究已經發展了一套較爲完整穩定的體系和科學研究範式,學者們普遍遵守這一規則。學術研究是通過論文之間的引證和被引證關係,反映出學科發展的脈絡和知識積累情況,發現科研成果之間的關係。我國學術期刊的評價因整體學術研發發展較晚而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的期刊評價研究得以起步,1992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我國期刊評價的開始。在學術研究迅速發展的今天,人文社會科學承擔了更加重要的責任,這對我國社會轉型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者,也是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主要載體,對其進行正確的評價對於哲學社會科學期刊發展具有着重大意義。與自然科學相比,社會科學的學科規範程度較低,在期刊評價時存在更大的爭議。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在評價時有其特殊性:首先,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大部分均爲綜合性期刊,即期刊並不針對某一兩個細分領域,而自然科學學術期刊大多會按一級學科進行分類,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其次,國內自然科學研究具有規範程度高標準統一的特點,在評價時,會有高度統一的學科基礎,更易於用定量指標進行測算,因此自然科學的期刊評價認可度較高,而哲學社會科學的期刊評價並未發展成熟。和自然科學不同,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評價並不適合完全的定量評價,而是應以定性評價爲主,定量評價爲輔。

二、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評價體系介紹

國內較爲知名的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評價主要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編制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以下簡稱社科院核心)、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下簡稱北大核心)、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編制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以下簡稱CSSCI)和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編制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以下簡稱《RCCSE期刊評價報告》)在我國發揮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作用,其中北大核心和《RCCSE期刊評價報告》爲綜合性的,但包括了對人文社科類期刊的評價。

1.《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CSSCI,是由南京大學於1997年提出開發設想,1998年作爲南京大學重大項目正式立項,1999年被教育部列爲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其宗旨在於爲科研管理提供參考、服務學術。這個項目首次在國內構建了CSSCI引文數據庫,並推出CSSCI數據庫網絡版和光盤版。CSSCI的期刊覆蓋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衆多人文社會科學,其中,經濟學期刊數佔比最大。在評價方法上,CSSCI按照文獻計量學採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國內的人文社會科學期刊進行評價,從而選出影響力大、發展潛力強、編輯規範的作爲其來源期刊。到2015年年底,CSSCI經過(1998~2015年)18年數據影響力十分廣泛。目前,教育部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已將CSSCI數據作爲評估人才、項目完成情況、評獎的重要指標。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會共同對國內期刊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進行鑑定的,其目的是優化圖書館的館藏、爲讀者提供導讀服務。北大核心學科分爲24個專業大類和綜合類,是對期刊進行登記劃分,評定核心期刊的標準也是由大學圖書館制定的,採取的是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式。在定量評價方面,採用的是多指標的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對期刊進行綜合性的評價,1992年開發之初採用的是載文量、文摘量、被引量等指標,發展到2008年以後,共有9個指標,新增系統收錄、Web下載量等指標,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在運用指標定量評審的'同時,北大核心的評審建立了專家評審機制。目前,北大核心已不僅是圖書情報部門購買儲藏期刊的參考,同時也爲高校職稱評定和學術走向提供了引導,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

社科院核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與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根據各界對學術期刊評價的實際需求,確定了核心期刊484種,牽頭髮布完成的評價報告。該評價較爲注重被學科論文引用,期刊的整體評價會以期刊的整體被引用即學科被引用程度爲評價導向,在具體評價指標的設置方面,主要以期刊的總被引、期刊影響因子、期刊即年影響因子等指標來衡量。社科院核心的學科共分爲24個專業大類和綜合類,其中,收錄的刊物可以大致分爲三種類型,一類是類似《新華文摘》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文摘類期刊,另一類是知名度高、具有較高地位的報紙理論版和核心期刊的轉摘文章以及部分高校收藏的核心資料等,第三類是指其他途徑獲取的人文社會科學類文章。總的來說,社科院核心是以“期刊在學科中的影響力統計”爲主要導向,同時注重核心期刊的學理性和原創性,評選出的核心期刊少而精,體現了評價的自身特點。

4.《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

《RCCSE期刊評價報告》是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在2009年發佈的評價報告,之後每1~2年都會發布一期,到目前爲止共發佈4期。《RCCSE期刊評價報告》從學術期刊的信息徵集、評價對象篩定、學科分類、評價指標和權重研究着手,以定量的方式計算出期刊的排名和分級,採用6個評價指標,分別爲即年下載率、總被引頻次、基金論文比、影響因子、二次文獻轉載或收錄、專家定性評價。在此基礎上,以計算機系統設計出一套專家—學者—辦刊人共同參與的定性調查,這種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最終隨着系統的運行自動生成期刊評價結果,產生期刊排序、分級報告等。《RCCSE期刊評價報告》在其不斷的評價過程中對支撐其評價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信息徵集系統”和“中國學術期刊評價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不斷優化,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使評價更加便利化和精準化。

5.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評價體系特點

國內期刊評價發展至今,被賦予強大的評價功能,可以直接影響學術評價。其中,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哲學社會科學的期刊評價一般採用定量與定性結合的方式,由於哲學社會科學的多樣性,導致學者們很難用某幾項定量指標對其進行很準確的評價,專家們進行定性的評價將對定量評價起到彌補的作用,將一些無法定量處理的元素加入,使得期刊評價更符合實際也更符合趨勢發展。其次,哲學社會科學在對期刊進行評價時需要確定某一主題或導向進行評價,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不同的是,其應用範圍更廣,它爲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爲企業構建管理體系提供管理諮詢、爲激勵員工提供舉措,爲人類自我認識做出共享等。因爲應用範圍廣泛,若不對評價確定導向,將導致評價因素過多,無法識別重點,最終無法形成報告,因此,在對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進行評價時,對自身的定位十分重要。最後,哲學社會科學的期刊評價中高校的參與度遠高於自然科學期刊的評價。筆者認爲,這是由於相對於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有更高比例的高校研究人員,而自然科學可能存在更多企業或者行業協會等團體進行研究,研究者在制定過程中有更高的參與度將爲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發展提供幫助。

三、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期刊評價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