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論文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論文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領域中,進行研究着一個永恆不變的課題,那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這個問題困擾了學術界多年,直到現在還被列爲重要的主題進行思考研究着。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範圍較廣,包括的內容淵博,種類繁多、衆多的民族有着關聯。階段、區域、種類、民族的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存在差距,具有的主要特徵及繼承方法都是沒有可比性的,它們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不能使用同種方式進行保護。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

1.無形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不佔有任何實質性的空間,是不能看見,不能觸碰到,存在人們腦海的潛意識中,隨着人們的感覺去認識這個事物,獲得它的意義所在,這就體現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例如“端午節”,這個節日就充分的體現出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這個節日的來源沒有建立任何有具體概念的物質基礎上,只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一種慶祝方式,在人們的文化生活中佔有主導的地位。我國在20世紀初期,就把“端午節”設定爲國家法律規定的節日之一,這個節日的設定充分的探討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針對於這種無形的理念進行有效的保護,使用獨特的開發模式進一步的進行挖掘,在內容含義上更加豐富多彩,可以作爲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繼續流傳。

2.傳承性。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範圍內,隨着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也會依據自然的協調關係和當時的歷史變化的條件進行沉澱流傳下來的。歸根結底,我們可以這樣認爲,任何一種傳承下來的文化形式,必須經過歷史的演變進程,其中記載了當時人們的精神境界和所要表達的文化特點,具有這些方面的優點才能成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流傳。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過程中必須把這些特點考慮進去,並且創造出良好的氣氛有利於這種文化遺產繼承傳承下去,流傳千古。

三、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專門的保護和開發區域,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徵及空間的格局進行總結分析,從中發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佈局情況具有顯著特點。

(1)增加宣傳範圍,提高宣傳力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可以使用媒體進行大範圍的宣傳,在大肆宣傳的過程中,開始就讓羣衆瞭解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目前的社會發展具有的積極意義是什麼,應怎樣進行開發和保護?當今的社會,有較多的人根本不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有哪些屬於文化遺產範圍內,更不用談論保護和開發文化遺產的深遠意義,這些方面的因素就會給將要進行的工作帶來諸多不利環節,在一定的程度上會阻礙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工作的發展。

(2)提高文化自覺。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的過程,是全民上下的文化自覺的行動方式,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這種行爲應該嚴格的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廣大人民羣衆自發而成的行爲去保護和開發,自己民族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3)採用地區人、文化、生態三點融合,整體進行保護和開發。在地方區域的文化體系中,人作爲流傳文化的主體,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必須進行保護、培養,並制定出管理制度,還要進行保護和開發地理環境,地理環境主要保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謂區域環境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下來存在的區域土壤上,進行保護和開發時,一定要注意協調自然生態的平衡,促進文化生態環境。進行開發文化遺產時,必須進行整體的保護,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的基礎,兩者相互融合,相互協調。

(4)對於分跨多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需要多省協調管理。由於地理位置的劃分,把民族文化在空間上進行分裂,即使是相同的'民族處在不同的區域,也會產生相同的影響。例如,侗族的分佈形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侗族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兩個地區、湖南省的八個不同區域,也就是橫跨兩省分佈在十個不同的區域,但是侗族的文化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這是因爲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中,從大局出發,進行全面考慮,對文化區的整體保護和開發加以注意,根據區域進行全面的考慮,可以有效的保障文化遺產順利的發展。

(5)建立獎勵模式,鼓勵社會力量進行參與。有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進行保護與開發。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隨着社會的進步正漸漸的消失,例如在偏遠的農村地區,爲了維持生活較多的年輕人走出家門在外打工,與城市先進文化充分接觸,逐漸的遺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否消失,主要是取決於當地人的生存環境,所以,我們必須對當地的居民生活水平進行提高,是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才能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有力保障。

(6)對於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發展文化旅遊的形式。使用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保護和開發的當地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使當地的經濟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這是個互利的局面。採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謹慎行事,不可莽撞,傳統的文化不能完全的體現在民間表演的形式上,適得其反,失去真正的含義。

參考文獻:

[1]烏丙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文化圈理論的應用[J].江西社 會科學,2016,(1):102-106.[2]苑利.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保護的幾個問題[J].江西社會科 學,2016,(2):20-25.

[3]賀學君.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思考[J].江西社會科 學,2015,(2):103-109.

[4]孫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覺,做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 作[J].文藝研究,2015,(10):4-9.

[5]趙豔喜.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理念[J].貴州民族研 究,2014,29(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