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德育教育論文

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特別重要的學習科目,其滲透性與思想性較強,是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優秀渠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着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如在孔融讓梨一課中學習友愛、謙讓的美德;在紅軍長征故事中學習捨生救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愛國主義思想,這些教學內容都將德育教育滲透入語文學習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相結合,有目的地提升學生思想品質,陶冶他們的情操。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德育教育論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匯聚綜合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特徵,其教育價值不只表現在文字和語言方面,教師既要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也要將知識引申、拓展到更深層次,實現育才、育魂的目的。首先,小學語文教材層次分明,按照各個年齡階段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情況編排課文。所以,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也體現出層次性。如《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等課文分別向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其次,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小學語文包括課文講解、作文學習及課外閱讀等教學內容,每個環節都能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如講解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帶着感情朗讀,進而調動學生情況,增強其道德品質。在作文練習時滲透德育教育,既增強學生寫作能力,也幫助學生養成善思、誠實、認真的良好品質。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現狀

儘管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但其實踐過程中,語文教師沒有結合語文課堂特點開展德育滲透,其表現有三個方面。

(一)部分語文教師缺少德育滲透的思想。目前,我國進行素質教育,更多的人認識到其重要性。但一些農村小學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德育教育,同時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沒有深入挖掘語文課本中德育教育點,將其當作教學任務,卻未認識到開展語文教學既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也幫助學生形成優秀思想修養、審美情操的目的。

(二)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具有隨意性。小學語文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設計教學方案時,沒有認真分析課文的德育因素,即使分析也因爲教學時間問題而沒有將其列入教學設計中。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是提一下德育內容,沒有開展全面滲透,其滲透存在較大隨意性,重視程度不足。

(三)滲透方式和方法不科學。德育教育開展的實效性與德育滲透方式有重要聯繫,但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沒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機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以生搬硬套的方式進行教學,無法達到教育、薰陶、感染學生的.目的。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的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體現出文學性、長效性的特點,教師要了解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選擇科學策略開展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幫助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一)增強德育滲透意識。教師要增強德育滲透思想,在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中滲透德育教育,將德育工作和語文科學特點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潛移默化的教育,體現出德育滲透長效性、無痕性特點,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分析課文語句和字詞,掌握修辭運用、句式變換等,並感受到語言魅力。在課外閱讀時,教師要根據農村學生年齡、愛好、興趣、特徵等,向他們推薦課外讀物,幫助學生學會讀書方法、提升閱讀興趣,在課外閱讀時獲得德育教育。

(二)把握德育教學切入點。德育教育要實現預期效果,重點是選擇德育滲透切入點。根據小學生認知特點,語文課本處處體現德育內容,能夠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但因爲教材的德育因素特別多,提高教師找切入點的難度,選擇不善則影響實際教學效果。需要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再選擇德育滲透內容,找到最合理、最恰當的切入點,更好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滲透德育教育。

(三)增加德育滲透方式與方法。教師要以分析爲基礎,在語言文字中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既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也充分理解語言文字,讓德育與智育相互融合;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影像、圖片等方式,介紹課文內容,製造情感氛圍,實現情感效果。另外,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設計課外活動,通過集體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增強其甄別美醜、善惡、真僞、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遵守紀律、愛勞動、愛科學、團結互助等思想品質。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了解語文德育教學的作用與特點,將其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深入挖掘德育因素,以高尚的道德和教學藝術影響、教育學生,教師要根據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因時、因地、因才施教,提高德育滲透的質量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