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審計職能論文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公司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如何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需求,如何更好的發揮職能作用,成爲內審從業人員不斷思考的課題,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企業內部審計職能論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企業內部審計職能論文

篇一:企業內部審計職能的界定

【摘要】

企業內部審計的本質和內涵決定了內部審計應具有的職能,內部審計的需求—— 現代 企業經營管理也對內部審計應提供的職能提出了要求,由兩者的“交集”得出了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是檢查、評價和諮詢。三個職能共同構成一個辨證統一體,其中檢查和評價職能是基礎,諮詢職能是昇華,三者統一於增加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目標。

【關鍵詞】

內部審計;職能;內因;外因

內部審計職能是連接內部審計 理論 與實務的橋樑,內部審計實務工作的開展實際上就是內部審計職能的實施過程。隨着 經濟 的 發展 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社會 對內部審計的需求,特別是內部審計職能——如何更有效實施的需求日益加強,在這種狀況下, 研究 內部審計職能既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又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不僅能豐富內部審計理論體系,也會促進內部審計實務的完善,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然而一直以來,理論界關於內部審計職能的研究並不多,且其觀點主要集中於監督職能、鑑證職能、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但筆者認爲上述職能對於內部審計來說並不十分準確。

一、對於一些內部審計職能觀點的思考

(一)監督職能

“監督”一詞在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是“監察和督促”。即監督有兩層含義,不僅監察,而且具有督促能力。而由於內部審計在企業中並不具有要求機構(或個人)執行某項活動的強制權利,因此無法擔負起“督促”的職責。

(二)鑑證職能

這是獨立審計的重要職能,以獨立審計所具有的超然獨立性爲前提,而內部審計隸屬於企業的管理當局,所具有的獨立性是相對的,因此鑑證結果的公正性就要“大打折扣”,而且從企業內部審計的實際工作 內容 來看,幾乎不涉及鑑證業務。基於這兩點考慮,鑑證職能之於內部審計亦很牽強。

(三)管理職能

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一部分,爲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但爲管理服務不等於管理,正如爲領導服務而不等於領導,檢驗爲生產服務而不等於生產一樣”。而且,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活動中“特殊的一部分,不同於一般的管理”,內審人員不能像一般的管理人員一樣參與到直接的、具體的經營管理活動中,而只是通過檢查、評價、諮詢等 方法 ,從旁協助管理者解決 問題 ,提高管理效率。因此,管理職能不能是內部審計職能之一。

(四)服務職能

服務是一個寬泛、籠統的概念,廣義的講,企業內的各項活動都從不同角度爲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着服務。蕭英達等也認爲“服務是共性,不是內部審計的特性。” 因此,服務應是內部審計職能的延伸。

二、基於供給需求理論對內部審計職能的分析

迄今爲止,內部審計誕生已有百餘年 歷史 ,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一直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發展,不斷的豐富。那麼,發展到今天的企業內部審計應該具有哪些職能呢?本文認爲,回答這個問題應從兩個角度去考慮,一是企業內部審計的本質和內涵,;二是現代企業對內部審計的需求。前者是決定內部審計職能的內在因素——內因,解決了內部審計能提供哪些職能的供給問題;後者是決定內部審計職能的外在因素——外因,解決了現代企業需要內部審計提供哪些職能的需求問題。當兩者有效對接時,即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時,兩者的交叉部分(交集)就是企業內部審計應該具有的職能。

(一)企業內部審計職能內在決定因素的分析

決定企業內部審計具有哪些職能的內在因素是內部審計的本質和內涵。企業內部審計的本質是一種爲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的特殊的管理控制活動。其特殊之處在於,它並不同於一般的管理行爲,行使計劃、組織、控制、決策等管理活動,而是按照管理當局的職責分工,代替管理當局檢查、評價相應的經營管理活動,並幫助管理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這些經營管理活動。理論界對企業內部審計內涵的研究表明,企業內部審計採用系統化、規範化的方法,以獨立、客觀的態度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進行檢查和評價,並在此基礎上以改進建議等方式提供諮詢服務,目的是爲發現並預防錯誤和舞弊、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增加企業的價值,以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的目標。

由此可見,企業內部審計執行的是管理活動中的檢查活動、評價活動和諮詢活動,所具有的職能應爲檢查職能、評價職能和諮詢職能。這三種職能也與內部審計的目的相對應,查錯防弊要依靠檢查職能的有效實施來完成,提高效率和增加價值要依靠對相關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評價尋找其中的缺陷,提供建議等諮詢服務——即評價職能和諮詢職能來完成。

(二)企業內部審計職能外在決定因素的分析

企業經營管理對內部審計的客觀需求是內部審計職能的外在決定因素。這種客觀需求因需求者的身份不同可分爲二類:第一類是董事會和監事會對內部審計的需求;第二類是高級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需求。

1. 董事會和監事會對內部審計職能的需求

這種需求主要是董事會和監事會領導內部審計開展有關工作,利用內部審計工作的結果來履行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職責。這主要是因爲董事會和監事會由於人員數量、工作時間、信息獲取等限制,難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完成各項具體工作。而內部審計憑藉其相對獨立的地位,豐富的審計經驗和專業的人力資源,就 自然 而然的充當了董事會和監事會大部分工作的實際執行者。但仍需強調的是,內部審計僅僅是董事會和監事會領導下的具體工作者,它所執行的是爲董事會進行決策和監事會進行監督提供相關信息的基礎工作,並不能“替代”董事會作出任何決策或者監事會作出監督行爲。按照我國《公司法》和《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有關規定,董事會和監事會將利用內部審計完成以下工作:

(1)檢查管理者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各項目標的貫徹、執行情況,包括戰略類型的選擇,戰略的具體實施,戰略目標的實施結果,以及評價管理者的戰略管理能力;

(2)檢查和評價管理者履行職責的合法合規性,包括對國家和行業的各項 法律 、法規、規章和行業標準規範的遵循情況,以及對企業制定的各項政策、制度、程序的遵循情況;

(3)檢查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審覈企業編制的對內、對外財務報告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財務信息對外披露形式的恰當性;

(4)檢查和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有效性,風險管理過程的客觀性、合理性,發現並預防各種形式的錯誤和舞弊,並提出進一步改進的諮詢建議;

(5)評價企業董事會制定的經理人員的業績考覈標準,提供反映經理人員業績的相關信息,以供董事會對其作出業績考覈;

(6)根據需要提供專項的諮詢服務。

從上述各項工作內容可以看到,檢查、評價和提供諮詢的活動一直貫穿始終,正是這些職能的實施,使董事會和監事會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2. 高級管理層對內部審計職能的需求

這種需求是企業高級管理層爲了有效實施管理控制,而通過內部審計來監督較低層次的管理者和員工的職責履行情況,並藉助內部審計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現代企業管理的關鍵就是內部控制系統和風險管理過程的合理設計、有效實施、客觀評價和不斷完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將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系統和風險管理過程,並將提供改進諮詢的任務分配給了內部審計,這就是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具體而言:

(1)檢查和評價內部控制系統和風險管理過程的設計是否合理、健全,運行是否正常、有效,特別關注無故超越控制和風險管理的事項,對存在的缺陷,提供完善和改進的諮詢服務;

(2)檢查和評價各經營單位和員工對內部控制系統和風險管理過程的遵循情況,並注重查錯防弊;

(3)關注各項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爲提高各部門和 企業 整體經營活動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出謀劃策”;

(4)按管理者的要求,提供一些臨時的、專項的諮詢服務,如爲企業ERP系統的研發和構建提供諮詢。

從這些具體活動可以發現,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需求也主要集中於檢查、評價和諮詢職能,而且更爲重視諮詢職能的發揮。

綜合上述兩類需求可以得到結論: 現代 企業管理對內部審計的需求表現在內部審計的職能上就是企業內部審計應該提供檢查職能、評價職能和諮詢職能。

(三)企業內部審計職能的界定:檢查、評價和諮詢

企業內部審計的本質和內涵的 分析 表明,內部審計是一種檢查、評價和諮詢活動,具有檢查、評價和諮詢職能;同時,企業管理對內部審計的需求分析揭示,內部審計應該提供檢查、評價和諮詢職能,以滿足現代企業管理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期望。二者所表現出來的職能“不謀而合”。企業內部審計的三個職能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聯繫,不可分割。檢查職能和評價職能是基礎,是諮詢職能的前提;諮詢職能是昇華,是對檢查職能和評價職能的利用和 發展 。內部審計通過檢查和評價職能的實施,獲得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的相關信息,在對這些信息的分析、處理的基礎上爲管理當局提供諮詢服務,從而實現服務於企業的目標。可見,爲企業增加價值的諮詢職能是建立在檢查和評價職能基礎之上的,而檢查和評價活動的目的是爲了諮詢服務,即檢查、評價、諮詢職能辨證統一於增加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目標。

需說明的是,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內部審計的能力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邊界的。內部審計在企業中是一個獨立於具體經營活動的機構,並不直接參與企業的具體經營活動,也不對這些經營活動具有決策權,亦不能強令機構(人員)執行某項活動。內部審計只是以“參謀”的身份向管理者傳遞信息,提供諮詢,由管理者自己決定具體的決策,這一點對於界定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至關重要。

篇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及對策

摘要:

在國企改革視角下,審計工作成爲了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重要環節。隨着改革發展,企業要不斷創新審計理念,將集體審計和內部審計有機結合起來,共同發揮它們的作用,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幫助。本文對國企改革中集團審計和內部審計的相關性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如何有機結合集團審計和內部審計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企業,爲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國有企業;集團審計;內部審計

一、集團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1.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無法公正、客觀的進行

目前,大部分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受權力的影響很大,集團內部審計不僅要依照企業集團的安排做事,受企業集團的嚴格監督和管理,而且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由於很多企業內部職能劃分不明確,再加上領導層和管理層的一些錯誤觀念的引導,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只起到對企業經營和財務活動的監督作用,所以內部審計部門並不具備獨立性,無法獨立的開展審計工作,從而無法保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客觀、公正。

2.缺乏專業的審計人才,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較低

由於國內市場審計人才的缺乏,大部分企業的審計人員都是由財務人員來擔任的,這樣一來,由於財務人員在審計方面的專業知識極度缺乏,從而使得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無法有效的展開,沒有使用專業的審計方法統計抽樣法來進行審計,再加上目前大部分企業任然以人工查賬的方式來進行審計,沒有建立起信息化的審計模式,導致企業的內部審計效率和質量較低,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3.錯誤定位內部審計職能,無法充分發揮其效用

很多企業由於領導層和管理層缺乏專業的審計知識和科學的理念,在審計的職能劃分上出現偏差,將內部審計視作優化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對企業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進行監督的工具。而事實上,內部審計是對企業所有活動的進行檢查、審覈的工具,從而防止各項活動的各個環節出現錯誤,有效的防範風險,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財務損失,而企業對內部審計認識的偏差使得內部審計無法有效發揮其作用。

4.內部審計相關理論較落後,無法支撐企業的內部審計發展

雖然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是在內部審計的理論方面還處於較爲落後的狀態,例如內部審計實務理論和內部審計基本理論所涉及的範圍較窄,理論的深度也不夠,對於審計還沒有明確作出系統化理論,而在理論落後於實踐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審計很難取得更好的發展。

二、國企改革視角下集團內部審計對策

1.構建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

對於集團來說,需要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委員會,而且該內部審計委員會位於董事會之下,保障內部審計委員會能夠客觀、公正的對你也集團的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活動進行審計,從而保證各項活動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使其能夠真正的發揮其監督作用。對於企業來說,企業集團需要將內部審計機構直接交於總經理領導,使其能夠在不受其他權力的干擾下有效的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規範各項活動的進行,有效規避風險。

2.提升審計人員專業素養,提高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水平

企業必須聘用專業的審計人才來開展內部審計相關工作,審計人員不僅要充分掌握審計方面的知識,還要對計算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同時企業需要對審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通過組織參觀內部審計水平高的企業和邀請審計方面專家進行審計知識的講座不斷通過企業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除此之外,企業需要合理的運用審計人才,充分發揮各個人才的作用,幫助員工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使其能夠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工作上,並對工作做得好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質量和水平。

3.構建內部審計信息共享平臺,提高內部審計信息質量

在改革視角下,國有企業需要建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和結果共享的平臺,並編制完善的平臺管理制度和分級管理制度,同時不斷更新審計技術和通信方法,並不斷的提出建議來加強對信息共享平臺的管理,從而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最終發展目標。企業還需建立完善的審計質量評價體系,對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評價,使其具備深刻的服務意識,推動其與各部門的合作之間對內部審計中問題的成因和潛在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編制完善的解決方法,進行一定的風險防範,不斷優化內部審計,同時推動審計人員其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審計水平,保障內部審計的公正、獨立,提供內部審計水平和質量。

4.強調事前審計、監督、開展和管理,有效防範風險

目前,大多數國企所施行的審計方式是事後審計,這樣的方式使得審計缺乏時效性,還可能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所以企業應將審計的重心由事後審計放到事前審計,通過強調事前的風險防範來加強內部審計,企業可以通過在業務活動之前進行內部審計,預測業務開展過程中可能的風險點,編制出完善的處理方案,從而形成事前防控的內部審計,有效降低運營風險。對於企業監督部門來說,其應從風險管理入手,在業務開展之前就進行全面的調查,從而在事前加強對內部審計防範風險監督、控制和管理,並對風險防範能力進行評價,建立起完善的績效審計體系,從而不斷優化內部審計風險防範體系,保障各項活動順利進行。

5.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優化內部審計流程,有效發揮內部審計作用

對於集體審計來說,其需要建立起“大審計”模式,通過編制完善的內部審計章程並明確規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權責、各審計小組的權限以及工作範圍和相應的內部審計制度來約束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行爲,從而不斷優化審計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發揮審計發現問題、防範風險的作用,同時,集團審計需要明確內部審計經濟責任,並對審計流程編制相應的審計手冊,從而不斷加強對建設項目投資的審覈管理,不斷提高各利益方和國有資本對內部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和資本的價值,不斷提升項目內部審計的質量,有效發揮集團審計和內部審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倩倩.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轉型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2]王巧妮.國企改革後的內部審計[J].經濟研究導刊,2015,(7):105-106.

[3]馬永珍.淺談國企改革背景下集團審計與企業內部審計的有機結合[J].廣西電業,2015,(5):55-57.

篇三: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內部控制影響

摘要

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爲了有效地提高經濟管理的穩定性,需要對內部財務進行有效的審計管理,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不足問題,分析強化企業內部制度管控的措施,制定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方式,提升企業的內部財務管控效能,實現對企業內部財務的綜合管控。本文針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基本概況進行分析,研究企業內部審計控制與獨立的基本內容,分析增強企業內部制度控制的有效方案,從而提高企業內部的綜合強化管理。

關鍵詞

內部審計;獨立性;控制

1引言

企業內部審計應當是獨立的,按照獨立的組織控制形式,對各個業務部門進行審查和評價分析,遵循公認的程序標準,確定是否符合經濟價值標準,是否符合經濟適用資源的歸屬情況,給予有效的評價與建議分析,明確審計的權責劃分。內部審計中被審計的各個單位不可以與審計結構有利益關係,需要建立獨立的經濟業務,明確工作流程,保證企業內部審計的準確性。

2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概述

2.1內部審計的基本概述

企業內部的獨立審計是以獨立的結構,有專人負責,審計的工作內容具有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應當隸屬於企業的高層管理部,不隸屬於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是對企業內各項部門的準確評估,其結果可直接彙報董事局委員會。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越強,審計質量越可靠。內部審計的財務獨立,與財務部門沒有利益權屬關係,內部審計可以從各個專業角度,分析原始業務的信息,分析審計機構的權利往來。這就需要保證內部審計數據資料的可靠,防止影響內部審計的準確性。

2.2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需要由專人負責,保證審計工作不受各方利益的影響,由專人負責,而非兼職。企業的內部審計中,財務人員需要避險,爲了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準確性,需要在工作上有所取捨,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內部審計需要合理的處理企業內部之間的人際關係,準確的分析內部審計的權責,確定公正的職責標準。內部審計是需要跨部門工作,需要以有效的協調爲基礎,分析審計信息的原始資料,合理的調配審計工作人員,保證工作效率。

3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概述

3.1企業內部控制的含義

按照內部控制法律規定,準確的分析企業內部遵循的審計過程,分析企業內部的經營水平,對企業進行經營目標的分析,保證資產的完整性,保證資源的有效性,明確會計信息的合理性,確保經濟政策執行的確定性,合理地控制實際規劃形式、約束標準、控制方法。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管理分析,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制形式,提升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3.2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

企業的內部控制是貫徹整體經營發展活動全程的,是以有效的內部管控辦法,重點分析實際經濟水平,對企業的管理進行考量,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的財務活動水平,信息標準,溝通效果等,重點分析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控制流程,加強綜合內部治理,提高活動的控制分析,完善企業的有效經營狀況的評估。企業內部控制並非簡單的會計控制,是需要對貨幣、實物、成本費用、應收賬務、報批控制、風險、財產資金等的全方位控制。例如,需要準確地分析貨幣資金控制中的收支業務,由專人負責完成記賬處理。出納需要按照有效的授權批准情況,採用實物資產登記方式進行處理,確定會計記賬的權責標準,保證會計體系控制財產的合理性。

3.3財務信息的控制與溝通

財務信息數據需要明確實際的控制標準,確定企業財務報告的編制過程,重點分析經營成果、存在的問題,分析真實財務報告,分析經濟活動中的問題,爲企業提供有效的內部控制管控標準,建立完善的報告控制方案。在財務報告編制過程中,需要明確實際符合的規定,準確地分析審批制度流程,配置科學的機構配置準則,分析調賬、查錯的更正過程,不可以隨意地調整或變更,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準確,提高企業管理的內部有效管控效果,做好定期測試檢查,嚴格的編制財務報告內容,建立完整的計算管理標準準則。

3.4內部審計的控制

內部的審計控制中需要明確內部控制的組成標準,分析審計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內容,明確經濟有效價值,分析管理政策形式,確定財務活動的基本合法性。內部審計的控制過程中,首先需要建立獨立性審計標註原則,明確審計技能、審計業務標準,分析審計工作的信息資料,確保資產的真實、安全、完整,明確資源使用的經濟效果,提升企業的整體經營水平和經營效率,內部審計並非單獨是對財務的監督管理,需要從企業的原材料出發,準確地分析各個部門的物資管理水平,確定生產經營的計劃、預算,對目標活動進行有效的調整分析。

4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控制的影響分析

4.1內部審計對財務活動的控制

財務部門是經濟活動的執行部門,往往面臨巨大的工作量任務,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不足,往往會造成各類工作問題。內部審計需要對企業實際的獨立審計情況進行分析,重視內部審計的日常工作,缺乏專業知識的情況,開展合理的財務、稅務職責分析,明確財務法律法規標準職責的更新情況,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水平,建立完善的財務管控標準,對每一個財務人員的職業技術水平,工作態度、工作效率進行分析。內部審計可以完善其監督管理職能,充分提高財務活動的整體工作效率水平。

4.2強化獨立審計,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效能

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標準,重點分析企業內部的制度流程,分析制度客觀監督管控評價效果,建立長效法律管理依據,對嚴重影響企業健康發展的內部審計問題進行分析,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客觀性和有效性。每年需要實施有效的經營法規管理標準,對內部審計進行有效的經營分析,設置獨立的監督職能規範評判管理標準,不斷推行有效的財務行政規範,加強財務管理行爲執行水平的分析。

5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有效地提高企業財務的準確管理,這是符合企業監督管理分析建設標準的,可以有效地拓展財務管理的考評規範制度標準,加強綜合評分報告的統計分析,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條例,以數字形式,準確的企業財務管理行爲方法,確定企業監督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和目標價值,確保會計報表數據的準確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孫婷.民國時期審計獨立性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6.

[2]王惠.審計任期與審計獨立性的關係研究[D].遼寧大學,2016.

[3]劉鳳蓮.基於三方博弈的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缺失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