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背景設計的主題建構論文

2009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回憶積木的小屋》在區區的十餘分鐘內,以老人一生的情感經歷爲主線,將社會與大自然的關係作爲副線,通過主副線索的相互交織發展,將愛情與親情、老齡社會、全球變暖等三大主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可謂相得益彰,神來之筆。思想主題———在一些現代影視動畫藝術作品中,主題以中心思想的方式呈現。例如,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Ⅰ》通過花木蘭女扮男裝,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在雪崩單于中女兒身被識破,遭李將軍誤解,後痛下決心,以女兒裝的形象拯救了皇帝,最終使李將軍上門認錯並提親,影片將正反矛盾環環相扣,推動故事的發展,進而體現了花木蘭追求自我價值的思想主題。情節主題———李R波布克曾經說到,“一部電影的主題不必非是某種‘教義’,甚至可以不是某種觀點,對於一個劇本來說,它非常可能僅僅提示某種情感;後來這種情感變成了主題”③。例如,美國動畫電影《獅子王Ⅰ》中的情節主題是辛巴勇於正視自己與自己的責任最終戰勝叔父;中國香港動畫電影《麥兜響噹噹》的情節主題是雖爲草根的麥兜卻滿懷樂觀向上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拼搏。

動畫背景設計的主題建構論文

動畫主題的形成過程

1.生活中的感受和認識促成主題,進而構思故事。例如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每個孩子》就是在由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爲聯合國兒童組織以“棄嬰”爲主題創作的公益廣告中,作爲其中的一個部分被全世界所接受。2.生活中獲得題材的同時也獲得主題。例如,197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特別快遞》就是在後現代生活中批判了人類的利己主義。3.有生活積累在先,後受到啓發,進而開始藝術構思,提煉主題。例如,泰國動畫電影《小戰象》就是經過藝術構思,所提煉出的主題非常符合東方人的價值體系———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母慈子孝、勇敢的理念。4.在生活的基礎上形成主題,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改變了原有的主題,進而確立新主題。例如,動畫電影《馬蘭花》原作中故事的主要梗概是勤勞勇敢與懶惰怯懦的二元對立。對於這種經典的`動畫主題,只用這點來吸引觀衆是遠遠不夠的,新《馬蘭花》通過融入全球語境下的公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原有的兒童電影主題得到昇華,以和諧共存、環境保護作爲影片大主題。5.開始創作時,沒有明確的主題,到作品完成後才顯示出主題。例如,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紐約時代》採用拼貼的劇作手法,通過不同橋段的轉換來吸引觀衆,使觀衆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領悟到“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爲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爲那裏是地獄”的主題思想。6.有一定程度上的生活感知,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創作意圖,然後再深入生活,從生活中選擇題材,提煉主題。例如,198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搖椅》的導演弗雷德裏克貝克通過一把舊的木搖椅思念家鄉的故事,提煉成爲謳歌加拿大魁北克地區風土人情,成爲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歷史變遷的“活化石”,進而強烈地表達出導演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思,對大自然的眷戀之情。

動畫主題在不同意識形態下的演繹

(一)美國動畫主題的基本特徵

迪斯尼的開創者曾經說過:“我的作品是拍給每一個擁有童心的人看的。”美國迪斯尼的觀衆定位就是大範圍的觀衆,在主題確立上力求老少皆宜,故此造成美國動畫電影主題的豐富多彩、無所不容、無所不包的局面。就傳統風格而言,美國迪斯尼的動畫風格更接近於藝術化,夢工廠的動畫則更商業化。由此可見,美國動畫在世界大受歡迎的原因可歸納爲:第一,美國電影產業的商業化。美國的動畫電影從主題的選擇上滲透着商業意識———要吸引廣大觀衆的視覺,引起觀衆的注意力,並在周邊產品開發中獲取商業利潤;第二,美國動畫電影的類型化與工廠制度。美國動畫電影類型的形成與觀衆羣體的劃分是與商業屬性的地位分不開的,各類型動畫電影的成功,都有利於此類主題的深入挖掘與延展,進而促進美國動畫電影的良性發展。

(二)中國動畫主題的基本特徵

主題的闡述是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審美價值取向的風向標,中國文藝作品自古以來就有“詩言志”“文以載道”“寓教於樂”的藝術特徵,動畫作品也不例外。但是過分地、一味地因襲“文以載道”,客觀上束縛了創作者的創新意識,生產出的動畫作品容易造成觀衆視覺審美上的疲勞與內心厭煩的感覺。通常藝術理論界認爲:個性化是藝術的生命,更是藝術家的生命,打破原有主題的條框限制,勇於嘗試新的視角、新的思維,新的理念,中國動畫的發展空間是極其巨大的。

(三)日本動畫主題的基本特徵

日本動畫爲了滿足不同層次觀衆的需求,涌現出各種動畫主題:神話主題、戰爭主題、探險主題、復仇主題、情感的別離與複合主題、爭戰性等主題,日本動畫深受大衆歡迎的原因主要在於:解讀人與自然的各種關係。

(四)歐洲動畫主題的基本特徵

在藝術風格上歐洲動畫與日美的商業動畫完全迥異,由於在製作上沒有日美票房上的壓力,因此在動畫創作理念上更加註重原創性,在藝術形式與風格上,將歐洲人的浪漫情趣融入其中,講究創意和藝術上的誇張,不論在角色還是在背景設置等方面都極具趣味性與誇張性。在內容上既不同於日本動漫的凝練與晦澀,也不同於美國好萊塢的結構模式,通常在紳士般的幽默中,去探討生命的主題。

不同作品內容性質下的動畫背景設計

(一)悲劇的動畫背景設計

悲劇起源於古代的希臘,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④因此悲劇總是令人遺憾,發人深省,給人啓示。悲劇由於題材範圍的不同,可分爲四種類型:1.英雄悲劇。日本動畫《螢火蟲之墓》的故事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的日本神戶地區,描寫父母雙亡的兄妹清太與節子痛苦生存的悲傷故事。故事情節催人淚下,渴望和諧生存的主題尤爲突出。2.性格悲劇。英國威廉莎士比亞筆下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總是疑問:“生存還是毀滅……此二抉擇,究竟是哪個較崇高?”⑤在美國動畫電影《獅子王I》中也同樣困擾着新一代的獅子王辛巴,但辛巴最終還是避免了“哈姆雷特”悲劇的重新演繹。3.命運悲劇。是人類意志避免不了惡劣的命運而產生的悲劇。2007年改編自伊朗女插畫家MarjaneSatrapi的同名漫畫《我在伊朗長大》,採用自傳體的形式向人們講述了伊朗女孩的成長經歷,影片其中暗含着社會命運的悲劇。4.社會悲劇。由於社會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男女不平等並造成無數愛情悲劇的一個濃重的縮影。

(二)喜劇的動畫背景設計

喜劇起源於古代希臘的歌舞與滑稽戲,魯迅先生還曾經說過:“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⑥喜劇能夠把生活中的醜惡、落後等缺陷都暴露出來,用諷刺與嘲笑加以否定。在動畫片中《美食從天而降》《3D藍色小精靈》中體現得尤爲突出。

(三)正劇的動畫背景設計

正劇與前兩者相比較而言,出現較晚些。公元16世紀意大利劇作家巴蒂隆仙里尼在其《悲劇詩體論綱》中講到正劇是悲喜劇,法國喜劇作家博馬舍在《歐也尼》中指出“取材於日常生活”,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正劇中的人物和情節往往具有普遍的典型意義。如《汽車總動員I》《汽車總動員II》就是對動畫正劇的最好詮釋。

結語

前蘇聯導演多夫金曾說:“主題是一個爲各種藝術所共有的概念。人類的每種想法都可以成爲作品的主題,電影像其他的藝術一樣,對主題的選擇是沒有限制的,惟一的問題是它對於觀衆是否有價值。”⑦不同國家和地域的動畫作品因其歷史傳承的不同,在主題選擇上帶有鮮明的民族烙印,爲了凸顯自己的特色,各國動畫作品形成了較爲獨立、成熟的框架,從題材選擇、造型風格、敘事手法等方面都積極與主題相照應,進而彰顯出本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