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產業轉移的建議論文

1農業科技成果轉移基本模式

農業科技產業轉移的建議論文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成果實現轉移和產業化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1政府主導的科技開發區模式政府組織資金與人員進行示範推廣,是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模式是“優秀科技企業+完備的技術開發區+高效率的服務隊伍+優秀項目培育輻射區”。其優點是可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引進、示範、展示、培訓、研討、推廣、輻射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功能和完備而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宜於重大農業科技成果集羣轉化、集中展示和實施。缺點是,要求條件過高,絕大部分地區難以達到,同時,因大部分計劃爲科研人員或政府管理部門制定,與農村發展實際需求相距較遠,農戶只能被動接受,應付現象較爲突出。

1.2政府引導服務型模式政府引導服務型模式是把縣級科技推廣人員下派農業生產第一線,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科技特派員制度)。

1.3企業主導的經濟共同體模式企業主導的經濟共同體模式是市場主導下的成果轉化模式,以“農業科技成果+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生產基地+農戶”爲特徵。其優點是科技成果能迅速轉化推廣,缺點是農戶參與的盲目性較大,公司佔絕對的主導地位,農戶與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利益分派不均,農戶常爲利益受損的主體。

1.4專業協會主導的合作社模式專業協會主導的合作社模式以“農業科技成果+示範產區+合作+示範農戶”爲特徵,具有同類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合作的同質性、產供銷一體性、產品生產與加工領域多樣性的特點,有利於把分散的、個體的農民組織起來,有計劃、有規模地將農產品打入市場,交易費用低,市場化程度高。

1.5農戶主導的家庭農場模式農戶主導的家庭農場模式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爲基礎,以農戶爲單位的小規模經營模式。研究開發以農戶核心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對我國農村經濟、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徹底解決“三農”問題意義重大。其特點是成本低、投資少、見效快。其缺點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農民難以準確把握成果的適應性與市場的真實需求、發展前景,盲目性大,失敗的可能性也大。

1.6科研單位主導的示範基地模式以“科研單位+示範農戶+現場推介”爲主要特徵,要求科研成果實用性強,具備顯着的增收效果。其缺點是示範作用有限,多適用於新成果的展示。

1.7非政府推廣合作組織國外許多國家以此爲主要的農技推廣組織,是以農戶自願爲基礎的微利型公司,也是我國今後應大力發展的方向之一。目前,我國尚處於多種轉化形式共存,相互補充階段,但不論何種轉化方式,均對農村經濟與農村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

2農業科技成果轉移中存在的問題

2.1“三農”問題截至2009年底,全國農村土地面積佔全國總量的94.7%。農村人口9億人,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地區。目前農村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三農”問題,“三農”問題關係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富強。導致“三農”問題產生的根源是我國經濟的“二元”結構問題。“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村的主要問題,也是造成科技成果轉化率、產業化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2.1.1農民問題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其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1)人口多,貧困人口集中,素質差。全國9億農民,實際在農村生活的人口占53.4%,文化技術水平低。貧困縣592個,貧困人口1.28億人,佔農村總人口的13.4%。其中,山西省總人口3400萬人,農業人口2393萬人,全省國定貧困縣35個(2300元/人年),省定貧困縣22個(1550元/人年),貧困村10863個。貧困人口276萬人,佔農業人口的11.8%。(2)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主要青壯勞動力轉移到城市,農村勞動力後繼乏人。(3)收入水平低。2010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其中貧困縣農民純收入3274元,中國城鎮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爲3.23∶1。

2.1.2農業問題農業問題的關鍵是土地問題。雖然中央政府明確耕地面積控制紅線1.2億hm2的目標不動搖,但事實上存在土地逐年減少的問題。保證糧食等農產品生產面臨挑戰。其次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較低,多數仍然是自給自足或小規模經營,沒有形成產業化經營,經濟效益差。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另外,勞動生產率低下,機械化程度低,靠天吃飯仍然是農業主要生產方式,勞動生產率低下。

2.1.3農村問題農村體制滯後,基礎設施落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農村與城市仍有較大差距,國家對農村的投入不足。例如,2009年,農村爲國家貢獻的稅收佔國家稅收的26%,得到的財政撥款僅佔9%,農村存款佔銀行存款的1/3,貸款卻只佔9%。加大農村投入,仍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政府必須重視的問題。另一方面,農村綜合服務體系不健全,比如,農產品的生產、銷售與流通、金融服務、醫療與文化等體系還沒有建立健全起來。

2.2影響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1)科研、教育、推廣、生產嚴重脫節。當前農業科技推廣是政府直接領導下開展的農業科技推廣,行政傾向性強、市場導向性差。農業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僅爲35%~40%,而發達國家達70%~80%。黃革新,奧小平農業科技產業轉移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本刊決策參考(2)農民文化素質差,合作組織發展緩慢。我國6億農村勞動力的60%以上僅爲小學文化程度,特別是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流向城市二、三產業,導致農業從業人員素質更加低下,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能力差,市場意識缺乏,影響了對成果的接受吸收能力。現有的農業合作組織處於初級階段,發展規模小,結構鬆散,穩定性差,不能及時有效地爲農民提供生產技術、市場信息、購銷、資金、加工、儲備等多樣化的服務。(3)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我國農業科研投入是全國農業GDP的0.2%~0.5%,推廣經費更少,而且和生產、產後相脫節。據農業部統計,全國20個縣286個專業技術推廣站中只有13%可以開展技術推廣工作,其餘87%不具備開展成果轉化工作的技術與資金,許多機構已經名存實亡。(4)農業科技推廣隊伍整體素質低。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技術推廣人員僅佔技術推廣人員總數的28%,其中本科學歷以上人員佔10%,鄉級農技推廣人員中,本科學歷以上人員僅佔3.7%。(5)農業科技信息傳遞手段與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至2010年底,全國已建立農信通網站近2萬個,但這些網站集中分佈於北京及沿海城市,西部很少,即使西部所建網站,其信息資源規模較小,農業信息服務不到位,能力弱,信息時效性較差。爲此,山西省科技廳聯合多個部門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以下簡稱JICA)合作,以構建改善雁門關地區生態環境,引導農戶脫貧致富的“生態與經濟共舉”的模式爲目標,開展了“中日技術合作山西省雁門關地區生態環境恢復與扶貧項目”(下簡稱“雁門關項目”),構建了“參與式PDCA項目管理模式”。

3參與式PDCA項目管理模式構建

3.1參與式方法簡介

參與式方法的內涵:參與式的核心是項目的主體是受益羣體,而其他利益相關者,如行政管理部門、科研部門和外來援助者是發展項目的協調者。基本原則:與項目的利益相關者建立夥伴關係,尊重鄉土知識和羣衆技能,重視項目實施過程,只有受益主體在實施過程中的作用得到加強,他們的責、權、利得到明晰,這樣的項目纔是可持續的。參與式方法與傳統方法的比較見圖1。因應用領域和目的不同,參與式工具較多,常用工具見圖2。不過,常用的PRA工具主要是半結構訪談、資源圖、剖面圖、問題樹等。

3.2參與式PDCA項目週期模式管理框架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實施)、Check(評估)和Ac(t改進)的第一個字母,PDCA週期模式管理是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法。雁門關項目採用PDCA週期管理模式用於項目制訂計劃和實施,開展定期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反映在修改的計劃中,使項目的日常監測與階段性的評估有機結合,形成項目管理的體系,從而使計劃更能符合實際情況、更加合理。項目的PDCA週期模式管理見圖3。

3.3參與式方法的運用

雁門關項目在PDCA週期模式管理的全過程中綜合運用了參與式方法,使其成爲項目執行的基本原則之一,形成了“參與式PDCA週期管理模式”。其主要內容爲:圍繞項目總體目標,各參與方(政府、科研、農民等)根據自己的職責、分工,進行資源整合,協調開展工作。在參與式項目管理中,PDM是項目計劃與項目管理的依據,所有的工作均要圍繞PDM展開,如有必要對PDM進行修正,也必須經過充分的調研與相關部門的協商才能進行,避免了因個別人員臨時想法而對項目計劃進行干涉,保證了項目執行的連續性與可持續性。在此基礎上,雁門關項目根據養殖業發展的規律與該地區的特點,形成了生態恢復型畜產養殖模式,構建了圈舍養殖技術向廣大農村實行產業化轉移的新模式,形成了管理人員、科技人員與農戶間有機合作、協同創新、利益共享的良性互動。經過項目4年的建設,項目示範村草地面積增加53%,農牧業收入增加84%。且項目不僅在山西省大面積推廣,其實施經驗與項目管理模式在新疆、內蒙古、四川等地也得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