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主要變化研究預算會計論文

摘要: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新《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對實施財政總預算會計覈算的財政部門的業務操作和制度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隨着我國進一步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適應新形式下的財政資金管理要求,認真分析新《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內容,有利於形成有效的財政管理對策,從而更好地滿足國家的財政管理改革需要,適應當下的綜合政府的財務報表編報的要求。

新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主要變化研究預算會計論文

關鍵詞:新《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變化;對策

2015年10月,財政部對原《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進行了重新修訂,這是在我國深入開展財稅體制改革背景下,進行的較大範圍的制度完善和修訂工作。此次修訂是一次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結合的嘗試,對促進形成我國更加透明、更加完整的政府的財務信息以及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實施等有重要的幫助。對於新制度,需要財政總預算會計覈算人員熟悉並掌握會計科目的設置與覈算規則的變化內容,調整會計系統設置與基礎資料的收集工作,形成有效的應對措施。

一、新制度中的主要變化內容

(一)組織會計覈算業務的思路變化

新制度是根據《會計法》和最新的《預算法》的相關內容進行修訂的,目的是能夠全面反映各級政府的財政資金收支情況和資產的使用存量情況。新制度重點借鑑了財務會計中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在會計業務覈算中增加了“雙分錄”的核算規則,從而及時地反映政府債權、債務的變化情況。例如本級政府的財政向下級政府d財政轉貸主權外債資金時,債務責任仍然由下級政府負責,本級政府只是暫時性墊支。這樣就產生了應收項目,具體會計覈算分錄應記爲:借記“債務轉貸支出”科目,貸記“其他財政存款”科目;而對應地借記“應收主權外債轉貸款”科目,貸記“資產基金―應收主權外債轉貸款”科目。財政總預算會計突破性地引用了這種覈算規則,不僅清晰地反映出政府現金流的變化過程,而且也更加準確地反映出政府的資產負債情況,有利於提高政府的財務信息的質量。

(二)新增了“國庫現金管理存款”科目

新制度中新增了“國庫現金管理存款”科目,用以覈算財政部門存放在商業銀行中的財政資金,並與放置在國庫中的存款資金相區別。財政部門的財政資金放置在商業銀行中,是因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之後,財政部門將原下撥預算單位的資金收歸到財政單一賬戶中,僅下發用款額度的集中支付形式而出現的。這種財政資金管理模式有兩方面好處,一方面規範了預算單位的用款行爲,提高了財政部門的監督控制程度;另一方面,財政部門會集中大量現金可以有效地進行財政資金的調撥,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而這項業務因商業銀行的存款利息會產生回收差額,應將差額作爲本級財政的一項收入處理,所以,本次修訂特別規範了這項活動的會計覈算工作。當財政資金轉入商業銀行時,借記“國庫現金管理存款”,貸記“國庫存款”;當存款收回國庫時,按照收回的金額,借記“國庫存款”,按照原存款的本金部分,貸記“國庫現金管理存款”,並將兩者的差額貸記“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

(三)增加了借款、債券發行和投資業務的核算

隨着政府經濟活動範圍的拓展,同級財政除了正常財稅資金的收付業務之外,還存在對外借款、發行地方政府性債券以及政府股權投資等業務。本次修訂也針對這些業務內容,設置了相關科目與覈算規則。其中將原制度中的“暫存款”科目覈算內容分爲專門覈算對外借款的“借出款項”與覈算其他日常管理活動形成的內部借款的“其他應收款項”科目。內、外不同目的的借款事項分開來覈算,有利於直觀掌握政府的債權結構,便於有效實施財政管理。針對政府債券業務,新增了“應付短期政府債券”、“應付長期政府債券”科目和“應收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款”、“應付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款”科目,分別用於覈算政府發行的長短期債券以及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款業務。這些修訂內容適應了加強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管理要求,滿足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置換等業務覈算的需要。在政府股權投資覈算業務中,增加了“股權投資”和“應收股利”科目,並且按照權益法進行覈算,覈算政府投資於各類組織機構中的股權權益。這三方面的制度內容修訂,適應了我國當前政府活動的新趨勢,並有效借鑑利用財務會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優勢,來全面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情況的.變動,減少了收付實現制下財務信息的不全面與數據滯後性的不利影響,提升了我國財政信息的時效性和有用性。

二、加強總預算會計覈算工作的對策

(一)適應“雙分錄”覈算規則的工作思路

適應“雙分錄”的會計覈算思路,需要財務人員熟悉並掌握“雙分錄”的核算規則,並且建立起對應的核算業務覈查機制,防止出現操作差錯。首先,各級政府要加強組織財政部門學習新財政總預算會計的制度內容,特別是瞭解權責發生制基礎下的應收應付項目的業務覈算,使得基層覈算人員能夠熟練掌握覈算技巧,並能實現準確覈算。其次,做好會計覈算系統的升級工作。財政部門要及時與軟件公司溝通,對系統內的核算規則和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保證與新制度實現對接。最後,建立必要的核算覈查監督機制和措施。新制度實施初期,可能會出現業務操作不規範或者遺漏的情況,必要的核查和監督活動將有效降低會計覈算差錯。財政部門可以將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組成專家組,對容易出現問題的關鍵覈算環節進行重點檢查,以保證覈算內容的準確性。

(二)規範財政部門的理財活動

新增了“國庫現金管理存款”科目,以及規範了相應業務的核算規則,有利於財政部門開展理財活動,增加一般預算收入。隨着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財政部門有更多的資金留存在國庫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起來,一直是財政部門關心的問題。財政部門可以利用這次會計制度修訂的契機,積極尋求理財機會,拓寬財政收入來源。可以利用商業銀行的定期、債券等投資理財形式,通過合理計劃年度內本級以及各下屬預算單位的用款額度變化,結合預算收入的進度等,科學組織理財活動。同時,按照資金使用制度的規定,報經必要主管部門的同意,符合相應的制度要求。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彌補一般預算收入的不足,同時也盤活了財政存量資金,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強新業務的學習

面對借款、政府債券發行和政府股權投資等覈算新規則的應用,財政部門首先要完善內部會計覈算系統的升級工作,按照新要求在系統中增設新科目,並且捋順科目之間的邏輯關係,同時按照項目名稱設置二級明細科目,以方便日後的財務管理工作與查詢工作。其次,使用這些負債類、權益類科目對於財政部門的財務人員是一次新的挑戰,因此,財政部門要加強財務人員對這些覈算規則的學習,並且加強與政府債務管理部門的溝通,瞭解業務信息和業務特點,並設計必要的控制程序,提高權益類、負債類業務的核算準確性。另外,隨着地方政府性債權、債務類業務的增多,財政部門需要強化相關基礎性資料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建立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覈對機制,保證基礎性數據的完整性。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的修訂,對規範財政會計覈算行爲,準確全面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動,以及債權、債務結構情況有重要的幫助。除了本文提到的核算規則、國庫現金管理、借款管理、政府債務發行以及政府股權投資等業務的核算變化外,還有增加財務報告附註的要求。報表附註能夠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政府的或有事項,對提高政府的財務報告的可讀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財政部門的財務人員需要認真瞭解並熟悉這些變化內容,通過加強財政總預算會計覈算工作,不斷提高政府的財務信息的質量,促進政府的各項活動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