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提高試點專業野外地質實習質量論文

1選好實習地點和路線是提高實習質量的重要前提

淺論提高試點專業野外地質實習質量論文

選好實習地點和路線,是完成野外地質實習任務的重要前提,實習地點應是地質現象豐富典型、且附近有已建或擬建水庫,以便結合工程進行有關內容的實習。本屆試點專業水電專科94-1班野外地質實習,具體在長春、四平地區(當天都能返校)安排一週實習,選擇了五條路線,該五條路線上有已建水庫三座(大型二座、中型一座),地質現象較齊全,另外在施工工地(滿臺城水電站)安排兩天地質實習,主要參加灌漿實踐,這樣能夠全面完成實習大綱中所規定的任務和內容併爲提高實習技師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2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實習質裏的關鍵

2.1努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識別能力

人們認識一種事物,首先從觀察事物的外部開始逐步深入到事物的內部,如認識花崗岩,首先觀察岩石的顏色(肉紅色)着手,然後進一步觀察其礦物成分·結拍與構造特徵,得出酸性深成侵入岩中花崗岩的結論。

爲了提高學生的觀察識別能力,在每一條路線和地質觀察點上首先觀察巖性並反覆進行觀察,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識別能力,後來的巖性考試證明了這一點(80%鑄以上同學得了優)。

2.2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根據培養應用性人才的總體目標,我們在實習中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如用羅盤測定岩層的產狀要素是一項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爲了使學生較熟練的掌握這一項操作技能,在第一天實習中,我們用2-3小時的時間分組進行了羅盤的使用方法訓練,然後在後來的實習中對岩層、斷層和裂隙的產狀,要求必須進行測定記錄,後期還進行了測定岩層產狀要素的現場考試,這樣反覆訓練.使絕大多數學生較熟練的掌握了羅盤的.使用這一項操作技能.再如,通過繪製地層實測剖面圖,畫各種地質現象紊描圖等工作,也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參加施工工地灌漿實習.不僅瞭解了灌漿操作工藝,而且掌握了有關灌漿基本知識,如灌漿類型、灌漿壓力的確定.灌漿孔布里等,這些內容只有在施工工地才能解決。這就說明在施工工地安排2天地質實習是非常必要的。

2.3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野外實習中爲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我們在淨月—新立城路線上選擇了兩座已建水庫.對兩座已建水庫壩址選擇進行了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從地形地貌條件:淨月潭水庫壩址區地形較狹窄,壩長400多米,而且附近有較低窪的地形做溢洪道,而新立城水庫壩長2千多米巖性條件:淨月潭水庫壩區巖性爲砂岩,較堅硬,而新立城水庫壩區巖性爲吵礫岩夾泥岩,泥岩強度很低;地質構造:雖然兩個水庫壩荃岩層傾向上游.傾角大對壩基防滲穩定有利,而新立城水庫壩基岩層傾向下游,傾角較緩(300左右),對壩基防滲穩定不利,實際上,新立城水庫建庫較長一段時期壩基滲漏量非常嚴重(每年滲漏量可達一千萬m3.後經處理才減少了其滲漏量。另外從物理地質現象、天然建築材料等工程地質條件也進行了分析,總之對兩座水庫壩址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分析和對比,同學們自己能夠得出淨月壩址優越於新二城壩址的結論。

2.4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學生如何野外觀察記錄的各種地質現象按要求寫成層次分明、具有科學性、系統性的文章,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爲了培養上述能力.代們儘量抓住學生寫實習報告的這一環節。開始不少學生認爲寫報告不就是把野外記錄抄錄而成的嗎?其實不然,他們通過實際寫報告過程中深深休會到寫報告過程,就是綜合分析歸納間題的過程,也就是精雕細刻的過程。比如第一章地層巖生在野外觀察記錄了許多地層巖性(同一個地質年代形成的不同巖性或不同地質年代形成的同一種巖性),按照寫報告提綱要求從老地層到新地層順序排列描述,而且同一個地質年代形成的地層(不管是哪一條路線上觀察的)都歸納到同一個地層中,按不同的巖性分別進行描述,同時分析評價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不同,對工程產生不同的影響.

應當指出上述各種能力的培養.不能通過一次實習所能完成,而是通過各種教學環節反覆訓練才能完成的。

3改革評定實習成績的方法,是提高實習質量的重要手段

從1992年上半年開始我們對野外地質實習成績的評定方法進行了改革。首先我們採用了考試製度,考試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動手能力的考覈即用羅盤測定岩層狀要素(實習第3-4天進行),第二次巖性考試(轉入寫實習報告前進行),對照巖標本回答岩石的名稱、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等.其次繼續採用寫實習報告的方法。通過寫實習報告較全面的反映實習地區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物理地質作用及選壩址工程地質評價等。幾年來的實踐證明,改革後的新方法有助於提高實習質全,具有如下優點:

3.1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在實習中學習積機性和主動性

在野外地質實習中.採用改革後的新方法和改革前比較,情況大不一樣。實習一開始學生認真記筆記,主動向老師請教弄不懂的間題,而且在每一個地質觀察點(基岩觀察點)上都採集礦巖標本,在走路或車上,甚至回校後繼續觀察研究,這種學習積極性和鑽研精神,在改革前實習中是很難見到的。另外,新方法也促進了學生的上進心,如學生參加現場考試,考試結束後就知道合己的成績,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當場要求重新考試,有的同學表示下一次考試一定要考好等。

3.2能夠區分出學生成績的差異

如前所述,以往學生野外地質實習成績的評定,主要是根據實習報告且實習成績分爲及格不及格兩級。因此,凡是參加實習並寫出實習報告的(除缺實習2天以衛者外)均給予及格,這樣,不僅難以區分出學生實習成績的高低,而且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實習中學習積極性。但採用了改革後的新方法,即兩次現場考試和實習報告綜合評定實習成績並把實習成績分爲優、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級的方法,就能夠區分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上是我們通過試點專業野外地質實習,提高野外地質實習質量所做的一些探討。當然這一項工作僅僅是開始,我們決心在令後的實習中繼續進行改革,爲進一步提高野外地質實習質量,探索出更好的蜂子和方法,以便更好地適應杜會對人才培養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