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論文

一、制約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論文

1.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嚴重製約了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

可支配收入水平是決定消費支出的最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呈現出兩個明顯特徵:一是總體水平偏低,二是內部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制約了農村消費需求的擴張。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985年的1.86倍,擴大到1990年的2.2倍、2001年的2.89倍、2003年的3.23倍。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是3255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絕對差距是7283元,相對差距是1∶3.22,城鄉差距較改革之初增長了66%。由於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儘管農民收入同比增長,但佔全社會居民總收入的比重仍在下降,農村市場消費能力明顯偏弱。

2.農村家電消費市場有效供給不足,也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消費

目前,中國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商品供應體系還不完善,很多地方和企業在工業消費品的設計、生產、供應上,多是面向城市需求,而適合農村消費市場特點的家電產品開發嚴重滯後,有效供給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家電消費市場市場的發展。況且在工業消費品生產領域,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較爲普遍,現在市場大部分的商品都是針對城市消費市場,而適合農村特點的家電產品不多,從而影響整個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發展。

3.農村家電消費環境較差,影響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

農村消費環境的落後是制約農民消費需求實現的重要因素。目前,由於中國農村基礎設施落後,嚴重影響着農民消費的實現,限制了農民消費的更快增長。農村基礎設施落後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農村市場網點少,購物環境差,商品的品種和款式也單調,假冒僞劣產品充斥市場,限制了購物選擇面。

其次是缺水缺電,嚴重製約了家用電器的普及。絕大部分農村的生產、生活消費基礎設施無論在數量、佈局、規模方面,還是在檔次、質量、科技含量等方面,與城市相比,差距懸殊。一些地區供水、用電、道路、電視信號接轉站等基本問題仍未解決好,家用電器等商品的普及嚴重受到限制,甚至出現了“買回的冰箱變成了碗櫥、洗衣機變成米缸”的笑話。目前,全國自來水受益村只有4381個,普及程度仍較低。農村形容說:“電動洗衣機,人工上下水”;很多省份雖然消除了無電村,但是供電時間限制、電壓不穩等問題也一直影響着電器商品進入農戶;電訊基礎設施因農村資金短缺、點多面廣、鋪設線路投資太大,一時難以滿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基礎設施使用費用遠高於城市。據一份關於農村電價情況的調查報告:除了山西每度電在0.40元左右外,相當一部分省、市、自治區爲0.60元~0.80元,高的達到2元~3元,遠高於城市0.42元的平均電價水平,農民購頭家電買得起用不起現象較爲普遍。另據國家統計局農調隊對住戶的調查反映:農村電話費偏高,也是制約電話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是交通不暢,制約了農村商品的流通。由於交通不便,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運不出去,不能及時換回貨幣影響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工業品不能順利運過來,加大了工業品成本、擡高了價格,嚴重製約了農民消費需求的實現。

二、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對策及建議

(一)政策支持

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農村消費市場的環境

目前,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正處於升級價段,以“老三大件”爲主要耐用消費對象的時代已經結束,而以彩電、冰箱、收錄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和農業作業器械、運輸機械爲主要消費對象的新的消費熱點正在形成。但是,由於長期以來農業投入不足,供電、供水、道路等基礎設施已不能適應當今農村經濟和農村市場發展的需要。因此,促進農村家電需求的增長,當務之急是要完善同消費配套的基礎設施。其中關鍵問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嚴重製約了農村居民滿足消費需求的.效率和效果,是阻礙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最大的非制度性因素。鑑於此,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投入,特別是農村的基礎設和科技的投入,確保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保證農村水、電、交通、通信、醫療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基本到位。而農村地區電網、通訊、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不僅方便了農村居民的出行及信息流通,更重要的是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農業產業化經營、水果蔬菜的流通、水產養殖業以及非農產業中的交通運輸業等的發展作用更爲突出,同時還有利於促進對電話、電視、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據有關專家測算,電價下降40%,並提高信號接收質量,每百戶彩電擁有量將新增11.5臺。如果實現村村通自來水,洗衣機每百戶擁有量將新增22.6臺。

(二)組織支持

1.政府的支持

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體系改革。現階段農村融資渠道有限,正規金融缺位,資金市場運作極不規範。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體系改革乃當務之急。農村要探索建立一個由商業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樣化金融機構組成的、具有相互競爭、內部互補的農村金融體系。同時要探索建立農民貸款擔保體系,分散農民貸款風險,健全融資渠道,進而啓動農民長期抑制的消費需求。比如,農民的住房消費、家庭耐用消費品消費、教育消費等。其次要加強對農業的金融支持,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服務體系的支持,在當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農業銀行農村網點的撤併,管理權限上收;作爲國家政策性銀行的農業發展銀行只承擔糧、棉、油收儲貸款業務,不與農民個人發生信貸業務,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無暇顧及;農村信用社自身難以滿足農民的借貸需求,這種金融供給抑制,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對於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服務戰略應進行調整,特別是對農村信用社體制的改革,發揮其支農主力軍作用。通過農村信用社來推行小額信貸以滿足農民的借貸需求。小額信貸作爲一種新的特殊的信貸方式,專門爲具有一定潛在償債能力的收入較低的農民提供信貸服務,以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增加收入。

2.企業的支持

首先企業要樹立先進的市場營銷觀念,明確發展方向。企業要面向農村,重視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開發,深入農村家電消費市場調研,在商品的品種、功能、價格、款式以及包裝上要符合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開發適合農村消費市場的產品,同時還要做好相關的產品配套服務,形成品牌比較優勢,爭取在服務三農和本土化經營中實現雙贏。企業進農村不僅能帶動農村小城鎮建設,激活鄉鎮經濟,還能更新農民的消費觀念,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和自身素質,改善城鄉居民的購物環境。如湖北省一家土生土長的民營商貿企業,近幾年來,在江漢平原的鄉村颳起了“超市旋風”,到目前已經有160多家連鎖店,其中79家設在鄉鎮甚至是村裏。其設在鄉鎮和村級的超市經營狀況良好,沒有一家虧損,平均每1000平方米純利潤在10萬元以上,效益好於中等城市和縣城[4]。

其次企業要建立、健全農村各營業網點的維修服務網絡。據調查得知,很多農民消費者提出農村家電維修網點太少,維修費用太高,維修技術人員水平太低,而且有的地方配件不足等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購買慾望。因此,維修服務網絡的健全程度,決定着品牌的市場佔有率。

3.農村居民的支持

長久以來,農村的消費觀念就是輕消費,重積累;再加上農村信息不靈,農村盲目消費、盲目攀比,婚喪嫁娶講排場、鋪張浪費、搞封建迷信等現象比較普遍。有些地區農民即使有錢,也不能接受城市的現代消費方式,對名優商品的瞭解較少,致使假冒僞劣產品在農村的銷售比較旺盛。因此,要激活農村家電消費市場,就要通過輿淪宣傳工具,通過“電視村”、“電話村”等示範作用,通過補貼、賒銷等手段,加以正確引導,引導農民購買名優商品,提高消費的質量,讓農民要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從而促進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發展。

(三)制度支持

1.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和健全相關法律制度,消除農民的後顧之憂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貨幣儲蓄動機之一就是預防性動機。由於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沒有健全,農民預防性動機較強,導致農民寧願手持貨幣,也不願即期消費。因此,國家應積極、穩妥地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促使農民放心消費。而針對農業生產的雙重風險約束,政府還應該站在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的角度上,積極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適度發展商業性農業保險。

2.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加強對農民消費者的消費意識教育

農村消費者的利益不容侵犯,農村家電市場雖然前景廣闊,但這個市場尤其是農村消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脆弱,將農村當成城市淘汰家電產品的收容站,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受損的將是整個家電產業。

3.制定相關監督制度

2007年12月23日,財政部與商務部聯合宣佈,旨在擴大中國農村消費的“家電下鄉”工作將在山東、河南和四川三省率先試點。三省農民將可以買到專爲農村市場生產的限價家電產品,同時還可以從財政部門申領“家電下鄉”補貼。如何確保該政策落實到農民身上,這就要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相關的監督制度以保證農民享受到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相關內容[EB/OL]./.

[2]尹世傑,王裕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義中的消費經濟問題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185-190.

[3]舒富民.中國全面小康發展報告(2006)[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0-24.

[4]宋洪遠.中國農村經濟分析和政策研究(2003-2006)[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11-13.

[5]孔祥智.中國三農前景報告[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