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興趣奔騰不息的論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每個人從事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興趣所引起的,有了動機、興趣才能去從事各種活動,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在學生的認識過程與學習活動中起着巨大的推動和內驅作用。我國古代教育心理學家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動地說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古往今來,許多發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更是與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有關。

讓學習興趣奔騰不息的論文

傳統的數學課堂把豐富複雜、動態變化的教學過程簡約化歸爲“明算理,重練習”的特殊認識活動,導致數學課堂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枯燥、乏味,沒有激情。那麼怎樣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用新穎有趣的教法誘發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並不在於認識一眼就能看見的東西,而在於認識深藏的奧祕”。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這就要先在學生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東西,激發起他們的驚奇感。這種情感越能抓住學生的心,他們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這就需要我們要善於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起他們對於學習內容的好奇感,從而神情專注、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果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是這樣導入的,我說:“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開展計算比賽,比一比誰算的又對又快,接着我出示瞭如下題目:3+3+3,7+7+7+7+7,8+8+8+8……+8(100個8)。看了題目以後,小朋友們馬上投入到緊張的計算比賽中去,正在興致勃勃的把數字一個一個的加,我卻立即說出了得數。小朋友們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很奇怪。這時我說:”其實,老師做加法的本領並不比你們強,只是我掌握了一種新的運算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以後,算幾個相同加數的加法時,速度就會快多了。這種運算叫乘法,你們想學嗎?“正是這一舉措,展示了乘法這一教學內容的內在魅力和巨大作用,無疑把學生緊緊地吸引住了,從而誘發了學生急切學習乘法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用數學本身的內在力量喚起學習興趣

布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各種數學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繫,解決數學問題時思路的開闊和敏捷,數學思維的各種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構成了數學這門學科的潛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這種內在力量顯示出來,使學生看到一個“快樂的數學王國”,使學生潛移默化的對數學產生深刻的興趣。如在教學“20以內個數的認識”時,我出了這樣一道題:同學們排隊做操,小華的前面有5個同學,後面有8個同學,這一隊一共有多少同學?讓學生解答,結果學生們不假思索的告訴我:5+8=13(個)。看着學生們一個個神氣的神態,我並沒有急於表態,而是講了一個故事:兔媽媽帶小兔們到草地上去做遊戲。天黑了,兔媽媽讓小兔們把隊伍整理好準備回家。她認認真真的數了數,大吃一驚:“不好,丟了一隻小兔”。她又仔仔細細數了一次,小兔卻一隻都沒少。爲什麼14只兔子變成了13只呢?這時學生們頓有所悟,邊笑邊喊:“兔媽媽把自己都忘了數了。”也正是此時,學生們馬上意識到剛纔那道題存在的錯誤。紛紛表示怎麼把小華給忘了。如此妙趣橫生的數學內容,當然深深的.吸引了學生。此外,還可以組織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算,一題多編等活動,顯示出數學特有的內在力量,喚起學生對之產生深刻的興趣。

三、用數學的應用價值調動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小學數學中的許多知識,也都直接或間接的應用於人們的生活領域和生產實際。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要講來源,講用處,通過聯繫實際,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起來自然有親切感、真實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產生學習興趣。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可設計讓學生很快翻書找到指定頁碼的練習;應用題的練習,要儘量設計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又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在教室裏佈置了一家超市,裏面擺了好多商品,琳琅滿目,選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貨員,其他小朋友先仔細觀察這些商品的價格,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使課內的數學知識得以鞏固。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間。既看得見也摸得着,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