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論文

導語:知識產權既是投入要素,又是產出品,其在投入產出的運行過程中不斷增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論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論文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論文

內容摘要:知識經濟環境下,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利器。本文主要從企業管理角度分析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在經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並指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要義。

關鍵詞:企業管理知識產權戰略

2004年9月,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在國內率先出臺了地方性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成爲我國確立知識產權戰略的先導,標誌我國知識產權制度新的發展。“入世”以來,我國面臨了諸多跨國知識產權爭端,從2002年DVD產品在歐洲遭海關扣押,到2003年思科在美國起訴華爲軟件和專利侵權、日本豐田訴吉利公司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等,反映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的代價。對此,企業管理中確立知識產權戰略成爲當務之急。

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戰略的重要構架

在現代管理中,企業戰略是企業基於未來內外部條件變化作出的預先安排。不同企業,戰略層次不同,一般分爲公司戰略、競爭戰略和運營戰略三個層次。公司戰略是公司高層指導和控制公司行爲的綱領,解決公司經營理念、產業範圍、資源分配和國際化等問題。競爭戰略是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競爭。運營戰略指上述兩大戰略的貫徹或流程。因此公司戰略和競爭戰略構成企業戰略的框架。

公司戰略是總戰略,可表現爲:穩定性戰略,指企業持續性地向同類型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增長戰略,指提高銷售額,擴大顧主和市場份額等。收縮戰略,是減少經營規模或範圍。組合戰略,是指同時實行上述若干戰略。以上戰略由企業利用已掌握的資源,分析優劣而確立。

競爭戰略由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ichaelPorter提出,他認爲,管理的成功取決於選擇正確的戰略,而正確的戰略與組織和產業的形勢相適應,也就是能建立起保持高於產業平均生產水平的競爭優勢。他總結道:管理必須選擇一種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戰略,諸如成本優先、別具一格或專一化戰略。成本優先必須是成本的領導者;別具一格戰略強調高超的質量、非凡的服務、創新的設計技術專長或不同凡響的商標形象;而專一戰略則集中在成本專一化和差別化的空間。不管採用何種戰略,要保持競爭優勢,一方面要跟上產業演變的步伐,另一方面必須阻擋來自競爭對手的侵蝕。企業建立某些障礙使仿製者難以得手,可利用專利或版權減少仿製機會,或與供應商訂立專供合同來限制其向競爭對手供應渠道等。因此,競爭戰略體現了公司戰略的動態變化,也是公司戰略確立和調整的核心。知識經濟條件下,擁有知識產權成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產權戰略是21世紀企業戰略的先導,是企業立足市場的利器。

知識產權戰略要求企業考慮知識產權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並將其上升爲戰略來設計,建立相應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知識產權對經濟的增長不會自然產生,它要通過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創造熱情,保持競爭力來實現。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是知識產權特有屬性在管理行爲中的具體化,成爲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的新形態。

通常,知識產權管理可從下列幾方面展開:制定戰略。根據不同的知識產權類型制定相應的知識產權戰略,如專利戰略要求確立專利開發、調查、申請或實施等制度;商標戰略要求商標設計、註冊、使用和保護常規化;版權戰略把握版權的使用和保護。設立管理部門。在組織構成上按不同知識產權類型進行分組,並將其歸屬相關的部門,如將其隸屬於研發部門或法務部門等。管理制度的建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可細化成幾個部分:新員工的知識產權背景調查制度;知識產權資料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獎勵制度;知識產權培訓制度;知識產權審檢制度,包括產品、合同等的審查和檢驗;保密制度,如與員工訂立保密協議,在規章制度內確立保密條款等;評估制度,主要指知識產權評估的標準和程序。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架,是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經營的要義。

知識產權戰略的迫切性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是用更先進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創造出更多的產品。誰掌握最新的技術、知識,誰就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集中表現爲知識產權的掌握量和先進度。其特徵是創新導致價格倍增,資本追逐知識,知識對價值的貢獻比重增加。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創新的產生和成長依賴知識的滋養和孵化。企業爲追逐利潤在此表現的更爲突出和迫切。知識產權成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世界五百強企業發展的進程是對此最好的詮釋。在國內,且看各跨國集團在我國的跑馬圈地,佔山爲王,多半憑藉知識產權優勢佔領市場。如,早在1994年,百事可樂與四川天府可樂合資,百事以參股60%控股,並停用“天府可樂”,使被認爲民族飲料象徵的天府可樂悄然退出市場,而百事可樂行銷市場。1999年,北京亞都科技集團被微軟以侵犯軟件著作權爲由起訴;繼而思科公司對我國著名軟件企業華爲公司提出侵犯知識產權指控。微軟則利用其技術優勢,形成在我國軟件行業的高端市場。2004年初,德國漢高公司收購上海輕工集團“熊貓”品牌,啓用漢高牌並停用“熊貓”。這些案例凝聚了我國自有品牌痛失市場的教訓,也是跨國企業成功發展的慣用模式。這種模式的背後是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支撐。在知識產權戰略的引領下,這些企業在新興市場的開發上循序漸進,先是放水養魚,繼而步步爲營,最後達到市場通吃的目的。

我國企業要立足於市場,不斷提升競爭力,必須確立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是知識經濟對企業管理的新要求,是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必然。就國內企業而言,海爾集團不斷髮展之路就是很好的證明。海爾藉助自有知名品牌和不斷創新的技術,研發不同市場的產品,將市場拓展於全球不同的地區,使其成爲中國知名品牌的一面旗幟。相反,急功近利的模仿與複製,除了遭受侵權之訴之外,永遠只能給別人做嫁衣,替他人打工。

此外,確立知識產權戰略,也是市場的呼喚。“入世”以來,國際知名品牌大舉進入我國。2001年,世界五百強企業對我國投資達468.8億美元,其中已有400多家進入中國。世界五百強是代表了全球先進生產力水平及企業組織管理水平和經營理念的強勢企業羣體。這些企業在對我國進行投資的.同時,大量申請取得知識產權,企圖建立和維持對相關領域的獨佔。但是,近年

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一大批國內企業在競爭中壯大。這些企業重視技術創新,致力於發展自己的品牌。他們利用勞動力和原材料方面的優勢,日益成爲跨國企業的有力競爭對手。跨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採用綜合戰略措施,用商標、專利、版權及商業祕密立體交叉地展開對我國市場的爭奪攻勢,使我國企業面臨諸多跨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爭訟。我國企業要在此環境下生存,必須尋求包括知識產權戰略在內的各種途徑,確保市場地位。在國內外企業雲集的我國市場,市場呼喚企業儘快建立自身的知識產權戰略,保護我國經濟良性發展,更爲企業贏得一份競爭的席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定位

在紛繁複雜的知識產權紛爭面前,我國企業只有建立多方位、立體化的知識產權戰略系統,纔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化被動爲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實現利潤最大化。爲此,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着力定位於知識產權的研發、取得、合法有效的利用和保護若干方面。具體概括如下:

品牌戰略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品牌戰略要求企業在市場營銷方面確立全面的品牌意識,打造自有品牌,制訂和採取保護品牌的制度與有效措施。

首先,強化商標意識,着力打造民族品牌,爭取市場;同時,落實自有品牌的合法使用和法律保障制度,建立一套商標開發設計、申請和保護機制。將品牌的開發和利用列入企業目標管理的項目之中,並由企業研發部門、法務部門等職能機構將其制度化進而監督實施。

其次,洞悉市場競爭動向,尤其是競爭對手的發展狀況,掌握跨國企業在華的商標戰略,修正自己的商標戰略。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進行跨國經營,使品牌向全球發展,以商標的國際化帶動知識產權戰略。品牌戰略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容是對馳名商標的保護。在我國,長期對知識產權缺乏瞭解,對商標的保護往往被忽略。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數百年來歷煉了衆多的民族品牌、字號,成爲贏得市場的金字招牌,如“五糧液”、“同仁堂”、“吳良材”等等。其中一些是未經註冊的馳名商標。一些投機取巧者在國內、外搶先註冊,使這些品牌本應有的市場受到限制,甚至被扼殺。企業對馳名商標管理,一是形成制度化的使用機制;其二在遭遇被搶注時,快速反應,熟練運用馳名商標保護制度。

技術創新戰略

創新纔有發展。企業若要長遠發展,首先要培養創新能力,鼓勵開發研製自己的核心技術。在思路上,將跟蹤和模仿爲主的初級模式調整爲以自主創新爲主的發展模式;在資源分配上,加大技術投入,提高開發費用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研發機制,突出研發與技術升級的地位。

另外,在專利已經劃地爲牢條件下,企業可以通過對引進、消化、吸收及再創新,開發圍繞核心專利的應用性專利技術,形成對原核心專利的包圍,利用交叉許可,謀求自身的發展空間。企業還可以採取企業跟隨戰略,把握市場技術動向,注意新技術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分析新技術與企業產品的延伸可行性,認爲有市場價值時跟隨開發。

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術,結合企業特點進行技術改造,特別是注意追蹤瞭解新近失效的專利技術,發現有應用價值的及時利用加以開發。總之,技術創新可以有多種途徑,但確定創新戰略是第一步。

專利、商業祕密保護戰略

“入世”以來,美、日等技術大國屢屢利用知識產權大棒對我國提起專利侵權之訴。據報道,近三年來我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圓。面對跨國企業來勢兇猛的知識產權策略,實施專利保護成爲企業發展的護身符。

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知識管理機構,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網絡。開通專利文獻檢索渠道,瞭解最新專利信息;對相似技術由專業人員進行侵權分析,避開侵權技術;瞭解本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確保企業技術研發的方向和合法性。

普及知識產權常識,增強員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遵守列入員工目標管理和績效考覈項目,使之成爲日常的工作規程。

加大專利申請力度,對專利及早申請,並在基本專利四周設置大量技術原理基本相同的不同權利要求範圍的權利,以增加專利申請的數量,擴大專利保護的權利範圍。一些企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就2003年,華爲公司申請專利達1551件,中興通訊達640件,佔了我國IT行業專利申請的半數;在數字電視行業,康佳和創維也突破跨國企業的專利圍困,申請一批覈心和外圍專利。

商業祕密往往不被重視,一般只在發生損失時,才倉促應對。事實上,商業祕密的分佈非常廣泛,不僅指技術祕密、技術訣竅,更大範圍地存在於企業商業運作中的各種經營信息,如客戶名單、貨源渠道等;而且,在創新過程中形成的大量初級技術尚不足以專利來保護的,往往成爲商業祕密保護對象。如軟件企業的源代碼等。

近年來,因企業員工流動而造成商業祕密泄露案件時有發生,顯示出企業的戰略盲區。首先,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制定嚴密的保密制度,訂立保密協議;並將商業祕密保護作爲企業保衛工作的目標管理和績效考覈項目之一。其次,強化對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落實泄密後的處置方案,構建企業安全防範網絡。同時,在引進人才時,除了解其教育、技術等背景外,還應審查其帶有的技術或祕密的知識產權狀況,在掌握其合法性的條件下再決定是否引入,也是商業祕密戰略的內容之一。商業祕密保護戰略更大限度的構築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網。

總之,知識產權戰略成爲21世紀企業的鮮明特徵,是知識經濟對企業提出的客觀要求。知識產權戰略要求企業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管理,樹立品牌意識,洞悉發展趨勢,立足技術創新,健全保護機制,構建起立體化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參考資料:

1.(美)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尤建新、雷星輝等著,《管理學概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3.鄭成思著,《知識產權論》,法律出版社,2003

4.陳昌柏,《知識產權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