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教學實踐論文

[摘要]計算機作爲一門強調實踐教學的學科,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中,對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髮揮着重大作用。我們應該重視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爲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作出更大貢獻。

中職計算機教學實踐論文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實踐教學法

在以就業爲導向的中職教育體系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是學校教學的第一要務。爲中職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機會和發展機遇,使其成爲未來社會的勞動者和建設者,也是中職教學工作者必須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當前,許多中職學校都在不斷探索如何在“以就業爲導向”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更好地實現學科教學的實踐性,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計算機課程也不例外,它作爲一門集知識與技能於一體的重要學科,不僅對學生當下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於學生今後的就業也將起到深遠影響。所以,強調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實踐性,對當前的教學改革而言刻不容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實施中職計算機實踐的教學方法呢?

一、中職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一)實踐教學法與計算機專業相適應

首先,這是由實踐教學方法自身的性質決定的,它是一種側重實際操作,並且在理論基礎上提升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強調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有效解決問題,從而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其次,也和計算機本身的專業特徵有很大關係。計算機課程作爲理論積累和實踐操作的完美結合,既強調理論知識的構建,同時也非常注重上機實踐和具體的操作水平,而且只有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操作中,才能真正地構建出良好的知識體系,進而將書本知識轉化爲個人知識。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強調教學方法的實踐性,不僅有利於啓發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辨能力和自主決策能力。

(二)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學實踐性

從中職教育的教育目標來看,也需要加強計算機教學的實踐性。中職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爲基本目標,旨在通過學校的職業教育平臺,爲社會培養更多就業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也爲學生將來更好地步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所以強調計算機教育中的實踐性,是出於滿足中職院校教學目標的需要,也是滿足學生就業需求的需要。

二、中職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機是一門強調實踐操作的學科,其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以上機教學爲主,而理論教學只佔到了整體教學的.三分之一。所以在具體的上機實踐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興趣,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樂”,從而實現“寓教於樂”的目的。比如,有些學生在剛接觸計算機課程時,興趣不高,甚至不配合教師的具體任務安排,這就需要教師善於發現學生的問題,並且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低年級新生學習五筆打字爲例,很多人在開始學習的時候產生畏難情緒,覺得五筆打字太複雜,從而對這項內容的學習感到枯燥,甚至不耐煩。這時爲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試着用金山打字通等軟件來加以練習,等到速度越來越快、學生興趣越來越濃厚時,再指導學生學習五筆輸入法,並且通過對比兩種輸入法的優劣,讓學生自主選擇一種輸入法。

(二)創設教學情境

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出特定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踐教學設計之初時,教師應該將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重點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出發,巧妙地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實踐性教學環節。讓學生輕鬆進入實踐教學的情境中,忘卻計算機教學的深奧與枯燥。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Excel表格的應用和製作”時,可以針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公式太過複雜難記的特點,將實踐教學引入課堂中。用停車收費的例子,讓學生利用Excel的公式來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也將難點簡化,方便學生更好地記憶。

(三)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對於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自主創新能力是今後走向就業崗位必備的一項基本就業能力。當前推行的素質教育理念,也非常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計算機教學實踐課堂上,教師應該設計一些啓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問題,供學生自主探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講到C語言的幾種典型的排序算法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如果要對全班同學的座位進行一次排序,你會用什麼辦法?你又能想出哪幾種排序法?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再比如,講到網頁製作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每組學生按照興趣愛好製作小組主頁,然後通過成果展示的方式,鼓勵大家分享與交流。

參考文獻:

[1]馮璐.以就業爲導向的高職《辦公自動化》教學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1(8).

[2]李志達.以就業爲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