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中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探討的論文

中職教育發展強勁。但發展的背後存在着理論體系不完善、思想觀念落後、生源質量滑坡、制度建設滯後、經費投入不足、專業設置盲目、師資力量缺乏、教材建設滯後等一些不容迴避的問題。爲克服存在的問題,促進中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必須轉變觀念、擴大宣傳、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創新培養模式、加強制度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加大扶持力度、增強特色品牌意識、加強教材建設等。

關於對中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探討的論文

一、 轉變觀念,適應社會發展。

職業教育理論應關注職業教育實踐活動,垂聽職業教育實踐的要求與呼聲,對新現象、新問題做出迅捷應答。強調和突出職業教育理論的實踐性品格,既能夠使理論研究尊重客觀、實事求是,避免主觀臆斷;又可以推動職業教育理論隨實踐變化而動態發展;彰顯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建設鮮活的時代性。近幾年,西方的許多職業教育理論思潮、流派、理論和方法蜂擁入境,職業教育研究者應努力構建我國職業教育與外來職業教育理論科學結合的構架,這並不是指對中外職業教育理論進行簡單的組接、拼貼,而要面向未來,立足當前實際,機智地吸納其精華、壯己之筋骨,予以創造性的整合與發展。我們既強調理論的守成,更倡導理論的創新,不斷創新、日益發展的活理論纔會生命長久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大批科學家、工程師和經營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和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因此要積極引導人們改變唯學歷論英雄、鄙薄職業教育的落後人才觀念,真正樹立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在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作出積極貢獻,都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現代人才觀念。一段時間以來,職業教育就業前景非常看好。我國勞動力市場出現了“技工荒”、“高級技工荒”的現象,在沿海地區甚至是“千金”難求一高級技工。

二、 創新培養模式,加強中職師資隊伍建設。

中職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職業教育的評價標準要堅持以就業爲導向。爲此,中職教育要不斷創新培養模式。以下幾種可供借鑑:1、實行校企合作,以訂單式培養學生。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在中職學校短期內設置相關專業,學成後直接進入用人單位的人才培養方式。2、、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結構,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注重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3、積極推進工學交替,努力形成以學校爲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學模式。4、在教學管理制度上,實行學分制。根據自己愛好特長和基礎條件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課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5、大力推行“雙證書”制度。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就完成上崗前的職業培訓,取得獨立從事某種就業崗位工作的職業能力。

加強中職師資隊伍建設,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大力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形成“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育模式和機制,完善“雙師型”教師的質量評價考覈制度,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健康發展。打破師資來源以高校畢業生爲主的傳統觀念,拓寬“雙師型”教師隊伍的來源渠道。2、實行專兼結合,積極聘用兼職教師,充分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3、制定科學的師資培訓、培養制度,突出職教特色。政府師資培訓機構應根據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對師資的總體要求,改革培養師資的課程結構及教學模式,突出職業教育特點,多層次、多形式培訓在職教師,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4、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近年來,我國的許多職業學校派出大批的`教師到各地訪問,進修,大大提高了師資隊伍水平。有些學校還與外國的學校合作辦學、辦專業,把外國的教材、教師都引進來,產生了比出國留學還要好的效果。5、建立職業技術教育師資的考覈晉升制度,以提高職教教師的地位和待遇,穩定職教師資隊伍。

三、 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力度,推進各項制度建設

首先、克服無序招生。1、政府應出面建立公平競爭機制。由省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所有中職學校包括社會力量辦學的招生簡章進行統一審查,統一向社會公佈,以提高中職學校招生簡章的可信度和嚴肅性,不允許中職學校自行發佈招生簡章;2、應建立起對中職學校重要辦學指標客觀公正的評估和公示制度,以增強老百姓對學校的知情權,增強考生分析選擇的透明度。3、,建立對違規行爲的處罰制度。對出現一些違規行爲,實施一定的處罰制度,如限量招生、限期整改、媒體曝光等。

其次、貫通職業教育的縱向辦學體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滿足學生進入高層次院校學習的需求。職業教育的作用和特色,決定了它不可能只是單一的低層次教育,而應爲多層次、複合型教育。在職業教育系統內,不應該只有中職和大專兩個層次,還應該有高職本科、應用性碩士、博士等各種層次。除學歷教育外,還應該有非學歷的在職培訓、轉崗培訓

和繼續教育。這些辦學層次和辦學形式之間不能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應該是互相連接,上下貫通的統一整體。

再次、創特色教育,樹品牌意識。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要辦出特色,在培養目標、人才質量規格和社會效益等各個方面應顯著地區別於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學校要樹立自己形象的品牌,要有名專業、名教師、名學生。要加強科學管理,要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驗室及教學設施,有高水平的學科和專業帶頭人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在創新教育、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個性發展等方面不斷創新,使學生在就業和創業方面更具競爭力。

1、爭取更多政府投入,改進教育教學條件。

2、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儘可能多的職教學生得到受助,以提高職業學校的吸引力,爲更多的貧困學生提供學習和就業機會。

3、建立開放性的適應市場經濟和職業教育要求的多元投入體制。政府應用優惠政策扶持職業教育加快發展,解決職業教育普遍存在的基礎設施和教育用地相對緊張的困難,彌補教學經費的不足;另一方面,學校要和企業建立緊密型的服務關係,通過產學研結合,爭取社會和企業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資金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同時積極鼓勵一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舉辦職業教育,廣泛爭取國內外職教項目資金,促進中外合作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