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豬協會發展看合作社在農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論文

摘要:文章以遼源市爲例,通過養豬協會的發展論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從養豬協會發展看合作社在農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養豬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產業發展

遼源市西安區石河保健養豬協會成立於2003年7月。協會現有9個成員單位,現有會員1156人,輻射帶動農戶3060戶,擁有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的種豬示範場1處、生豬標準化生產育肥基地3處,面積達12000平方米,年出欄優質生豬1萬頭。

實行“五統一”、規範化管理。協會成立以來,就把普及推廣生豬飼養新技術、搞好對廣大養殖戶的服務、解決防疫和飼養技術問題作爲主要宗旨和工作重點。

一是統一技術培訓。協會每年以省、市畜牧部門爲依託,採取定期集中培訓與巡迴面對面指導相結合的辦法,堅持每月至少舉辦一期養殖技術培訓班。

二是統一防疫。協會根據生豬主要疫病的發生規律及流行特點,制定主要疫病的免疫程序,對養殖戶進行統一的免疫接種。

三是統一供應。主要是統一購買全價飼料和指導養殖戶集體購買玉米等大宗飼料。其次是向養殖戶提供優質豬和協會統一外購仔豬,減少了疾病的'發生,保證了生豬質量。無償或廉價向養殖戶提供防疫疫苗和藥品,使養殖戶能夠及時、放心地搞好生豬疾病防疫。

四是統一銷售。同北京、天津等地較大的產業化企業和生豬經紀人建立了固定的購銷渠道。實行了網上經營,在網上及時發佈信息,吸引更多的客商。由於生豬統一銷售,避免了內部競相壓價、生豬賣不上好價錢的問題。實行預約訂購,協會及時掌握生豬出欄時期,並同買方及時預約訂購,避免了延誤出欄期限。

五是統一示範基地。協會按發展無公害綠色生豬標準,建立規範了3個示範場和1個種豬繁育場,養豬場普遍採用分段飼養,全進全出的生產工藝,選擇了遠離居民區和污染區,有利於防寒和保證場區較好的小氣候環境,同時他們對糞便等污染物進行了科學處理。這些示範場爲廣大養殖戶發展養豬生產起到示範和引導作用,使分散的養豬生產趨向牧業小區。由於協會的帶動作用,很多過去不願意幹活、整天打麻將的農民看到了致富的門路,也走上了養豬的發家致富路。

2009年石河保健養豬協會會長李雲召被評爲遼源市農村優秀實用人才。下一步協會將進一步建立完善種豬場、飼料場,自行加工銷售,使協會真正成爲帶戶功能強、服務功能全、經濟效益高、內部運行規範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從西安區石河保健養豬協會發展看,這種以農村能人的示範帶動發展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農村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一是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或辦了不合算”的事情給解決了;實現了“專業合作組織+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它在連結農戶與企業、生產與市場上起到了橋樑和紐帶作用。

二是集聚了生產要素。通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把土地、人力、資金、技術集中在一起,聯合生產,聯合應對市場變化,使分散的農戶重新凝聚在一起,降低了市場風險,適應了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三是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把普及推廣農業科技作爲服務的主要內容,通過引進、試驗、示範、培訓等,傳播專業生產技能和科技成果,有力地促進了高效農業的發展。

四是轉變了農業的發展方式。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通過統一生產、統一銷售,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延長了產業鏈,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推動了農業經濟向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

隨着農村改革的步伐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將在農村經濟舞臺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