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灰空間的運用特徵研究論文

模糊感

植物在灰空間的運用特徵研究論文

灰空間是連接內、外空間的邊緣區域,可以聯繫室內外,但無法明確界定屬於室內或室外。因其特殊性,可以將空間“圍”與“透”的矛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相鄰空間的特徵被帶入灰空間,它們的融合使得空間特徵變得相對模糊,植物元素的運用可以增強這種模糊感受。例如,利用高大的喬木形成樹陣,形成了建築中“廊”的特質,植物進行建築化處理,在進行空間圍合的同時,垂直面樹幹的適當間隔又不影響空間的交流,提供給使用者與外界環境的溝通。所以,雖然看似明確限制了空間,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便於空間的流動。利用部分植物的生長優勢,如耐修剪、耐整形以及萌櫱力強等能力,可形成圍合或通透的空間,融入相鄰內外空間的特徵。另外,因爲植物自身的生長特點,除季節變化外,隨時間變化,空間中植物的光影隨之更改,形成了動態的變化,給空間帶來富於韻味的時空變化,增強了模糊感。

空間組織靈活性

因爲植物的種類、種植方式的差別,以植物爲主的灰空間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植物在灰空間中可以形成點狀、線狀、面狀、體狀等不同的空間形態,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單株喬木或灌木可結合小品或照明等形成一處點狀空間,也可以擺放種植器具以標示空間的點狀特點,如建築入口處等,可暗示或提示空間的變化,多爲識別性應用;連續的點狀植物栽植可以形成線狀灰空間,高矮不同的綠籬可以組合標誌狹長空間,一般多見於建築外層基栽植的設計;利用植物形成面狀灰空間,一般多見於低矮地被植物成片狀的種植或者植物配合硬質鋪裝形成明顯圍合但不封閉的空間;利用不同植物種類及姿態,可以形成豐富多樣的體狀灰空間,如果配合地形的變化,形成的空間加強領域感,有利於人們的.停留,可以增進灰空間的利用頻率。植物自身具有多樣化的姿態,在景觀空間的組織、塑造中充滿了感性、活力並且富有生機,能夠形成多元化的特色空間。除組織空間外,植物還可以起到延續空間感的作用,最常見的運用便是在廊或路的盡端設置點狀植物,如球狀或單株灌木,其空間延續效果較好。

豐富視覺觀感層次

空間中植物的運用,可以利用植物的高低不同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以產生宜人的視覺效果,如最常見的由喬木、灌木、草本等不同高度的植物形成的空間,可以改變原有層次單薄的空間序列,並且打破單一的節奏,豐富空間序列。另外,植物具有明顯的時間變化,在不同的季節或隨時間的增長表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搭配巧妙可以在視覺、聽覺上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官刺激。因此,還可以結合光源的照射、伴隨時間的變化,通過陰影的形成、變化來顯現層次,並結合知覺作用營造豐富的空間層次。例如,人們在早、中、晚三段時節的空間層次感受具有差別:清晨的陽光透過枝葉灑落地面,斑駁光影間人們體會其中的愜意與寧靜;中午的光照明媚而影稀,人們必能感受溫暖與明亮;夜晚空間黑暗,人工光源帶來的濃稠暗影,使人們感受到空間的清幽靜謐。灰空間中植物的運用往往使空間成爲較受人們歡迎的舒適空間。

心理感受

現代城市建築帶來的空間分隔促使人們在感情上逐漸疏遠,爲了減輕這種日益增長的疏離感,灰空間適時地提供了交往空間,它爲人們提供一個包容性的區域,這是一個融入了人們的情感、意志的公共場所。植物作爲軟質景觀要素,恰當地弱化了建築生硬的線條。適度地使用植物配置,不僅可以彌補硬質景觀的不足,還爲灰空間的設置增添了蓬勃生機,在吸引人們前去觀賞的同時,爲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間環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廊的建造上配合使用攀援植物,能爲人們帶來遮蔽並觀賞的功用。

另外,注重人性化的設計需要提供舒適的空間環境,植物的運用既能滿足功能方面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安全的需求。空間均具有領域性,爲了給人們提供愉悅的心理環境,灰空間內可以依靠不同特徵的植物來組織空間,適當的圍、合,或者通透,既能滿足人們對空間具有一定私密性的要求,消除了人們在封閉室內的拘謹不安以及開闊場地的無依無助感,又可以令人們與外部的空間環境進行一定的溝通,滿足人們一定的心理需求。這樣,灰空間在人的心理上能夠產生一個自然的轉換過渡,內外空間交融的意向趨向得以明確。

根據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初步明確了植物在灰空間設計中的作用,利用植物進行灰空間設計,不但可以有效地組織空間形成豐富多樣的空間形式,同時,還可以利用植物自身的特點形成多樣的時空變化,使得內外空間得以有機地形成一個整體。在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中,即是結合各種園林建築形成多樣化的空間形式,成就了一個個獨具魅力的景觀空間。據此,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灰空間設計還需要多多研究植物以及結合其他景觀要素的運用,以求塑造更多舒適宜人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