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課堂環境建設探析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討論了課堂環境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並闡述瞭如何建設有益的課堂環境。

語言課堂環境建設探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課堂環境,人際關係,情感

語言學習是在一定環境下進行的,包括: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課堂環境,這三個環境之間的關係可用下圖所示的同心圓來表示,其中處在中心的是教學過程的參與者。直接影響教學過程的是課堂環境,因此課堂環境的建設對於語言教學舉足輕重。學校和教師可以通過努力改善課堂環境來提高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效果。課堂環境可以分爲三個方面:人際環境,情感環境和物質環境。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說明如何建設有益的課堂環境。

1.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建設主要依靠學校的努力,物質環境指教室的物質條件,包括桌椅狀況,座位安排形式,多媒體的聲音及圖片質量,光線,溫度等因素。其中桌椅的高度比例要符合學習者的年齡階段,爲伏案學習創造舒適的條件。座位最好採用開放式,目前多數學校都在語音室的座位之間設計了隔斷,這種座位安排雖然可以使學生個體免受干擾,但卻阻礙了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不利於課堂活動的展開,不符合語言課堂的宗旨。語言教學同樣也不適合在階梯教室展開,因爲座位的層次容易使學生產生不平等的'心態,在不平等的條件下,學習者自然會滋生防禦心裏,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多媒體的聲音和圖像要力求做到使學習者聽起來舒服,看起來清楚。筆者所在學校,多媒體被嵌在鐵質的箱子裏,播放語音材料時,聲音混沌不清,嚴重影響了學生情緒和教學效果。此外,教室要明亮,昏暗的燈光容易導致睏倦,溫度也要適宜,通風要好。科學合理的物質條件會促進語言習得,但筆者認爲,物質環境並非語言認知的決定因素。

2.人際環境

語言課堂由於其交際性,必須在一定的人際環境中展開,包括班級關係及師生關係。

2.1班級關係

融洽的班級氣氛有利於交際性課堂活動的展開,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班級關係的建立必須以班級成員之間相互認可爲前提,不管班級成員之間是否有良好的第一印象,相互認可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相互瞭解是促進相互認可的重要步驟,除此之外,彼此接近,接觸,交流,合作等活動形式也能促進班級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可。語言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和學習任務,創造機會,使學生彼此接近,接觸,交流,逐漸建立相互認可並相互信任的關係,最終會出現班級關係和認知過程相長的局面。

2.2師生關係

教師可以分爲三種不同類型:講師,教師和導師。其中講師指那些只熟悉專業學科知識而不瞭解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教師。教師指那些既懂學科知識又熟悉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教師。導師除了熟悉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外還積極鑽研並在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內在的學習心理和學習過程,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有益的師生關係就必須做導師型教師,而且要做到以下幾點:

1)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靈活的教學方法。

2)以身作則,模範遵守班級準則,如不遲到,不早退,上課時絕不開手機等以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3)保證課堂環境中機會和權利均等。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要讓大家感覺到在老師心目中都有一席之地,不應偏袒一些而冷落另一些。

4)充分認識到評價的重要性。以過程評價爲主,注重認知過程,認可學生在過程中的進步。評價要客觀公正,以鼓勵爲主,勿用威脅性言語。

5)恩威並重,在授課和學生髮言時,面帶微笑以示鼓勵,但是教師維持課堂秩序時又應表現出應有的威嚴,以確保課堂氛圍和而不散。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師生關係一旦建立,課堂氛圍自然是和諧、積極的。

6)注意自己的非言語行爲,得當的非言語行爲使學習者感到安全舒適。

3.情感環境

隨着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把認知和情感兩個方面統一起來,情感和認知相輔相成。如果缺乏積極情感,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因此營造積極的情感環境可以幫助實現課堂氛圍的最佳化。表一中提到教師和和學習者是教學過程的核心,因此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可以分爲兩大類:學習者的情感和教師的情感。

3.1學習者情感

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包括焦慮,抑制,學習動機等。其中焦慮是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的較大障礙,焦慮情緒的產生與過去的經歷及周圍人的態度有關。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注意創造安全環境,幫助學生克服焦慮心理。抑制是學習者爲了保護自我而採取的迴避和退縮行爲,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有些同學因爲怕犯錯誤或怕影響自我形象不敢參與語言活動,這就是抑制因素在起作用,因此教師要創造活躍積極的課堂氣氛,首先要幫助這些學習者克服抑制情緒。動機分爲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指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濃厚興趣,外在動機則指語言學習所帶來的好處,如:學好英語可以幫助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相比之下,內在動機持續時間較長,也是促進學習者長遠和全面學習的重要條件,如果教師設計教學過程時注重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學習者纔會積極主動的投身到語言活動中去,課堂環境自然會活躍起來。

3.2教師情感

作爲課堂決策者,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學生情感,學生容易受到積極情感的感染而更主動的投入課堂學習中去,反之如果教師情感消極則會阻礙學生的認知欲,造成消極的課堂環境。教師情感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移情,指的是教師善於透過學生的外顯行爲,迅速準確地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內在情感和行爲動機。果教師有較好的移情能力,則更易幫助學生克服焦慮,抑制等不良情緒,建立和諧,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加強移情能力就要加強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課堂活動時,注意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時調整計劃,使課堂真正互動起來。

參考文獻

1 Arnold, J. 1999.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王文. 論教師的移情能力[J].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25-27.

3 彭春萍. 商務英語教學中的移情研究[J].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