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哲學議論文

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小編收集了關於哲學議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哲學議論文

關於哲學議論文【一】

缺與全,原本就是對立的。但同時,它們也相互依存……

——題記

中秋佳節,圓月當空。仰望明月,思緒涌上心頭。

月有陰晴圓缺,很多人都爲滿月讚歎不已。他們喜歡滿月的美滿,卻忘了,沒有新月,又哪來的滿月呢?我不同,我喜歡殘月,尤其是上弦月之前下弦月之後的殘月。她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讓我沉醉,讓我着迷。

缺與全是對立的,從宇宙誕生的那天起,它們就對立至今。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殘缺不全的,正是因爲沒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人們都在追求完美,都把完美作爲一個目標。在追逐這個目標的同時,人們獲得了功名、獲得了利祿,獲得了所謂的成功,但獲得這些並不代表獲得了完美,此時的你仍然是“殘而不全”的。

如果說“全”是一種完美,那麼“殘”就是適度。“殘”的哲學在於它的知識,在於它的自省,在於它的與世無爭……

“殘”也是相對於自己的完美。德國哲學家尼采曾作詩談“處世之道”:別在平野上停留,也別去爬得太高。打從半高處觀看,世界顯得最美好。“殘”再追求完美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使自己達到了人生的新境界,雖然還未曾完美,但獲得成功就是屬於自己的完美。所以“殘”其實並不殘,它是留有餘地,是一種適度的放棄,是一種知足而長樂、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把心態放平常,把心態放輕鬆,不要過度追求完美,這隻會讓你的人生變得緊張無味。要以“殘”的心態去追求“全”的人生,你會發現,人生其實輕鬆美好,因爲你在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人生的每一步都變得更坦然了。人生並不十全十美,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殘”也會變爲“全”。

以“殘”的心態,追求“全”的人生。當你回首時,你不會感到悲哀,那是因爲你已經盡力了。仰望星空,你還會爲滿月讚歎不已嗎?

關於哲學議論文【二】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局衆人之所惡。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處衆人所厭惡的地位,所以很接近於道。善於居住於合適地方;善於心胸像深淵一樣地寬容別人;善於待人以仁;善於說話誠信而不虛誇;善於治理業務;善於發揮自己的能力辦事;善於抓住時機而動。正是由於不爭,所以沒有過失。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爲什麼上善似水呢?因爲水有二個特性,一是善利萬物,一是有靜。水善利萬物,植物因水而長,動物因水而生,洗漱烹飪淚血唾尿都離不開水;水不僅是對萬物善良,而且是善於有利萬物,在萬物需要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最適當地滿足其需要,不是主動地強使萬物吸收水,而是滲透到土裏,讓植物自己根據其需要吸收;而是在飲料與食物中,讓人和動物根據自己的需要吸收;而是在溪河或容器中,在人們需要的時候,洗滌污垢。水有靜,“有“表明水不是像石頭那樣堅硬地靜止,而是在運動中有時因勢而靜止。水往低處流,不與它物爭高低;極柔而溫順,沿堤而流,順山而轉;安守於湖沿內、堤壩後或小瓶里長年累月,而一遇缺口立即奔流而出。

“居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惡”是“善”的反義。第二章有“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天下皆知人應當利己,而水獨善利萬物;天下皆知見利必爭,而水則有靜。善利萬物和有靜都是天下人所惡,而水獨居天下人所惡的地位,水的道理是不“可道也”,所以接近於道。“幾”,接近,而不是完全是,因爲道的範疇淵深,善利萬物與有靜不是道的全部。

關於哲學議論文【三】

人生是個經歷,是個過程,從不斷的經歷中得到經驗總結出正確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同一件事物,以儘量瞭解事物的本質,事物是有多面性的,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這與每個人的性格、經歷、環境有關。

首先要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對理想和信仰的理解是否正確,如果是正確的,一定會找到相應的信仰或是理想,先建立理想或是信仰哪個都可以,但一定要證實是正確的,這需要不斷的經歷總結經驗得出道理,再不斷的隨着時間和發展再不斷的更正和改變,最終證實正確與否。

信仰和理想是一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可以信仰宗教,政治,家庭,生活,金錢,子女等。夢想是要讓信仰的高度得以實現,也就是說,希望在信仰中達到什麼程度,比如說宗教,要達到多深的理解,政治上要做到哪個職位,金錢上要掙到多少錢,子女要培養成什麼樣,這就是高度,這就是理想,但人的夢想往往都是很高的,難以實現或是不可能實現的。信仰和理想,同於對與錯,黑與白,有相成也有相對,有理想一定會有信仰,有信仰一定會有理想。

人生下來沒有目地,所以有很多路讓你選,你可以選一條或多條。結果都是一樣要失去生命,那麼就看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什麼了。也就是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什麼樣的,有的人遺臭萬年,有的人千古流芳。本質就是開始,過程和結果。制定好你的過程,只有過程纔是有滋味的,因爲結果都差不多。就像我們玩電腦遊戲一樣,開始很難,過程很有滋味,結果是勝是敗沒有人會重視,到了後期已經無聊至極,只是爲了將其結束而結束,如何結束,結束的方式有很多,在後期可以把結束當成另一個新生。

人爲什麼活着?從狹義上講,就是爲了活着,爲了更好的活着。

從廣義上講:人是宇宙的一部分,雖然微不足道,像毛髮一樣,但也是一個構成部分,失去部分就沒有了整體。一個人的錯可以讓所有人受到傷害,如果地球有了損失,影響的就是宇宙,造成負面傷害。一個人的對也可以產生影響,對宇宙的一切產生正面的影響。人並不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