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生態危機根源的多維性與生態文化自覺論文

現代文明的進步與人類的貪婪、自私、虛榮、享樂相互交織、難以剝離,如何避免文明的奢華毀滅自然的崇高而導致的人類最大悲劇,成爲人類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在日趨嚴峻的生態困境面前,人類本能的求生欲推動人類作出理智的選擇,直覺感悟的生態關懷與零散的生態思想日漸趨於自覺,發展成爲系統完整的生態理論。

簡談生態危機根源的多維性與生態文化自覺論文

在關於生態危機的衆多研究中,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導致生態困境的最終根源歸結爲資本邏輯,他們指出資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是導致技術異化、消費異化和不合理價值理念的社會根源。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繼承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傳統,並將對社會的批判與對生態危機的研究相結合,爲探尋解除生態危機的社會方案與路徑選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文認爲,資本作爲社會關係的存在物,它的產生、存在與發展取決於生產活動的發展程度,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源自人類爲了自身的存在與發展所開展的改造自然的社會活動。由此得出,生態危機的社會根源不只在於資本邏輯,也不只在於生產邏輯,它是在資本邏輯、生產邏輯與人的內在發展本質三者相互交織、相互推動的綜合作用下所產生的現代人類的一種生存困境。

一、生態危機根源之資本邏輯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將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與生態批判相連,認定資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是導致當下生態危機的社會根源。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們看來,資本爲謀取利潤,不斷地製造虛假需求,刺激消費,營造消費主義價值觀,以維持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但在資本宰制下的社會生產大量地消耗自然資源,並向生態環境排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渣,嚴重地超出了自然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造成自然與社會間的斷裂,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導致人類陷入生態困境。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者休斯批判資本主義將人的需求降低至動物式的本能需求,資本主義社會是以異化的方式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萊斯批判資本營造的異化消費是生態危機的直接根源;高茲批判經濟理性指導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導致有限資源與無限利潤、有限的自然承載力與無限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衝突;柏克特分析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內在地包含生態矛盾;奧康納認爲生產力、生產關係與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二重社會基本矛盾;福斯特和克拉克通過挖掘馬克思恩格斯經典文本的生態意蘊指出生態危機根源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二、生態危機根源之生產邏輯

與生態學馬克思主義不同,生態危機根源之生產邏輯論者堅決反對生態危機的資本邏輯。他們指出,當下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同樣遭受生態危機的劫難,社會主義制度將無法解救人類於生態困境。與資本邏輯相比,生產邏輯更強調人類社會發展與自然二者之間矛盾衝突的必然性。在他們看來,自然作爲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資料來源,在人類依靠消耗自然發展自身的過程中,必然會遭到破壞。

生產邏輯論者肯定了人類社會對自然界的依賴性,明確了自然的基礎地位,但本文認爲,生產邏輯論者如果將導致生態危機的社會根源片面地歸結爲單一的生產邏輯並否定資本邏輯,將存在以下幾點誤區。第一,忽略了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統一,將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衝突必然化。馬克思曾強調:“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繫,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繫,因爲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61第二,生產論者否定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將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異化階段所存在的矛盾衝突擴大化、永恆化。依據馬克思的“社會三階段論”,人類目前正處於“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第二階段,在此階段人類處於異化的發展狀態,“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爲從屬於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理想狀態。第三,生產邏輯論者主觀否定了資本對人類異化發展的推動作用。雖然資本並非導致人類異化存在和陷入生態危機的唯一罪人,但在此過程中資本卻成了主要推手,資本的發展強化了人類的異化存在,惡化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各種社會關係,它對人類生態困境的出現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第四,生產邏輯論者將目前人類社會存在的社會主義制度等同於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社會關係受制於社會生產的發展程度,在目前人類有限的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社會關係並未超越人類的異化發展階段、實現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使人類獲得自由全面發展。因此,不能將當下社會存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等同於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第五,生產邏輯論者喪失了具有烏托邦色彩的理想維度。烏托邦爲人類超越既定的自然限度提供契機,喚醒在死寂的自然王國中沉睡的自由與創造,它使人類能夠對外部世界的樊籬產生抗拒,正是烏托邦的理想維度使人類能夠對外在給定的客觀必然進行反思、否定與超越。正如哲學人類學家舍勒所言:“‘是人’……給這種現實回敬了一個強有力的‘非也’[Nein]。”人類正是在既定與生成、限定與超越、必然與自由之間的巨大張力下發展自身的主體性。

三、生態危機根源之人的本質邏輯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一個種的整體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將人的本質理解爲“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關於人的類本質的表述,強調人與動物的區別,體現了人類的共性;關於人的現實本質的表述,強調人的社會性,體現了人類的個性。人的類本質創造人的現實本質並在現實本質中得以展開和實現,同時,類本質的形成與發展受到現實本質的制約與影響;人的類本質是爲人本質的前提和基礎,現實本質是爲人本質的深化和具體化,二者辯證統一於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中。

人類的類本質與現實本質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得以形成與發展,社會生產實踐構成人類實踐活動的核心內容,因此,人類必然通過擴大社會生產以提高自身的活動能力、擴大自身的活動範圍、豐富自身的活動方式。人的內在本質的發展,在其現實性上,體現爲人對現有社會關係的突破、提升與擴張,目的在於佔有更多的社會關係,個人的現實發展程度最終取決於他本身佔有的社會關係。

四、生態文化消解生態危機

人類在內在本質的自發驅動下,通過生產實踐活動,利用資本激發內在的主體意識、增強主體性,卻在奔向目標的過程中背離了初衷,迷失了自我、喪失了內在的否定與自由;在努力掌控自我命運的過程中愈發地喪失主體意識與自主性。歷史的危機感終將人類的異化存在趕出歷史,使歷史的本質內容真實有力地得以顯現。

生態危機打破了人類二元對立式的經驗文化模式,激發人類理性構築一體化的理性文化模式。只有構築生態文化才能使人類的內在本質由自在自發的發展模式走向自由自覺的發展模式,才能將人類從各種異己力量的控制下解救出來,才能引導人類掌控歷史的主動權,使歷史成爲人類完善自身、追求自由與解放的時間之路。生態危機作爲人與自然間異化關係的外化顯現,它是人本身異化存在的結果,異化的生存方式必然將人類置於生存困境。“文化作爲人類實踐活動的類本質對象化,是人之歷史地凝結成的穩定的生存方式和活動方式。”關於生態危機的理論研究正是人類對自身生存狀態的理論反思,唯有構築生態文化才能幫助人類解除生存困境。傳統文化是一部人類征服自然的生存史,它過度膨脹了人類對自然的`主體操控性,使人類愈發地集權專斷、爲所欲爲;生態文化是人類在現代化過程中生成的,體認、尊重並服從自然秩序的嶄新生存方式,是人類走進生態文明的必然趨勢。

生態文化作爲構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嶄新生存方式,以自然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統一爲哲學基礎;以生態價值觀爲核心,在人與自然協同進化的生態理念指導下,確立生態優先的技術調控觀、勞動幸福觀、合理消費觀與生態責任觀;建立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基本經濟制度,完善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生態保障的法律體系。本文將從哲學範式、價值理念和制度體系三個層面闡釋生態文化的內在邏輯體系。

(一)生態文化的哲學範式

人類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踐行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生態文化作爲人類在生態文明時代的嶄新生存方式,以自然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統一爲哲學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自然賦予人類生命和身體的客觀存在。人類作爲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自然賦予其生命力,這是構成人類存在的首要前提;人類的身體器官是自然賦予人類從事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所憑藉的主體工具。其次,自然給予人類在實踐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爲準則與原則規範。自然激發人類的自我意識,給予人類豐富的精神內涵,人類通過向自然學習,習得自身從事實踐活動的行爲準則與原則規範,人類只有認識自然才能做到尊重、服從、利用以及改造自然。再次,在物質層面上,自然是人類一切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物質來源,它向人類提供一切必需的物質資料,保障人類的生存、延續與發展。最後,自然賦予人類身體的未完成性,使人類成爲能夠思想的葦草,人類通過思想囊括了宇宙,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向現實世界進行抗爭,探索自然的限定、擴張超然的空間,在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中追求自由。

由此可見,生物體與精神體的存在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命體的存在方式,這種雙重的存在方式表明生態文化的哲學基礎在於自然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統一。生態文化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強調自然並非死寂的物質存在,它是人類心靈的喚醒者,內在生命力的激發者,生活原則的指導者。人類不僅需要認識、利用、改造自然,更要尊重、感悟建造自然。

(二)生態文化的價值理念

當社會被以謀利爲最高意旨的人們所主導時,這個社會將飽受資本邏輯的宰制,它的一切生產活動將由自由的本質性活動淪落爲動物式的本能求生手段;人們的幸福觀將沉淪於虛華的物慾滿足;人們的自由將由潛能的激發轉向有限的消費選擇;人們將拋棄應該承擔的責任墜入深不見底的慾望空洞,卻永遠無法彌補內心的空虛。

生態文化以生態價值觀爲核心,以人類社會與自然共生的和諧原則爲指導,樹立生態技術觀、勞動幸福觀、合理消費觀與生態責任觀。第一,生態技術觀。法蘭克福學派曾對技術理性進行過深刻的哲學批判,指出科學技術過度膨脹了人的主體性,使人類的理性由啓蒙走向神話。人類在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走向了對自然的專斷集權,忘卻了自然給予人類的生命力與指導原則,愈將利用科學技術把自身武裝爲凌駕於自然之上的現代神。生態文化強調人類科學技術的合理使用,對科學技術加以生態化的調控利用,在自然允許的範圍內,使科學技術成爲人類延長的身體器官對自然加以利用改造。第二,勞動幸福觀。原本體現爲人類自由自覺活動的生產勞動,異化爲動物式的求生手段,在生產活動中人類的潛能得不到激發與實現,無法體會到自身創造力與自由的實現,不得不在消費活動中體驗由虛假的自由選擇帶來的貧瘠幸福感。生態文化會引導人類將幸福的關注點由物力的滿足轉向精神的豐盈,正是人類的精神活動構成歷史的真正起源與通往超然存在的無限可能,“歷史就是在人類意識的逐步清醒、成熟和昇華中獲得進步”,人類將在意識的最大潛能中體認自我實現的幸福感。第三,合理消費觀。馬克思認爲生產關係的性質決定現實社會中的消費活動;法蘭克福學派批判資產階級爲滿足資本逐利、維持資本主義生產秩序營造消費主義價值觀;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揭示異化消費導致的社會與生態後果,將其與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相結合,探尋克服生態危機、實現人類自由解放的現實途徑。在已有思想資源的基礎上,生態文化以生態理性爲指導,區分虛假需求與真實需求,批判異化消費及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消極影響,構築以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循環消費以及可持續消費等科學消費爲內涵的合理消費觀。第四,生態責任觀。在自身內在發展訴求的激勵下,在資本與生產的外在推動下,人類單向度地物化發展自身,致使金錢至上的價值觀與利己主義盛行。主導社會的“經濟人”將自身的一切,無論是內在尺度還是外在尺度,都致力於鍛造其成爲謀利的工具,人類喪失了對自身、他人、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生態文化在建構生態價值觀的過程中強調人類對自然的責任,作爲源自自然、享用自然的人類,理應承擔保護自然、建造自然的歷史責任,自然是書寫人類歷史的前提與基礎,人類對自然的失責是導致人與自然關係惡化、爆發生態危機的一個主要原因。

生態技術觀、勞動幸福觀、合理消費觀與生態責任觀共同構成生態價值理念體系,在生態價值理念的引導下構築生態文化喚醒人類的生態意識,鍛造人類的生態建構能力,觸動人類的內在潛能,消解現代人類的生存困境。

(三)生態文化的制度體系

資本邏輯通過掌控生產邏輯控制人的存在,異化發展人的內在本質,不可避免地使人類招致生存困境,生態危機作爲現代人生存困境的一種外在體現,只有通過構築能夠消解人類生存困境的生態文化才能真正解除生態危機。

生態文化只有從基本制度層面着手,才能從根本上監管資本的霸權與暴政,使人類既利用資本發展現代文明,又限制資本、將資本趕回經濟領域,防止人類在利用資本發展經濟的同時,被資本異化爲“經濟人”。因此,生態文化在制度體系層面建立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基本經濟制度,完善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健全生態保障的法律法規體系。首先,生態文化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公有制經濟制度爲經濟基礎。公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奠定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共同體的現實基礎;通過制度使人類的需求維度擺脫資本的利益掌控,爲共同體成員改變以利益爲旨趣、否定個人主義,培育集體主義與發展生態價值觀提供最基本的經濟基礎。其次,完善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同樣也激勵了人類的物質貪慾,市場無法將自然生態環境內化其中,因爲自然不只是生產條件,自然更是人類的母體與生存家園,如果採取市場內化自然的方針非但無力解決生態問題,反而會加劇人與自然間的矛盾衝突,惡化人類的深層社會問題。完善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在利用市場機制發展經濟的同時,協調經濟與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社會關係,改變“經濟有發展,社會無進步”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不能以自然生態環境爲成本換取短期的經濟效益。最後,健全生態保障的法律法規體系。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爲了保證自然不被降格爲死寂的物質來源,必須健全生態保障體系,保護自然在合理的限度內被納入生產體系卻不遺失其作爲母體、生活原則的來源與生存家園等更深維度的生命體的存在。

生態文化是人類在現實生態危機壓力下,在農業文化與工業文化的基礎上,以生態價值觀爲核心形成的反映人類新的生存方式的精神成果,是人類爲了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對自身內在尺度與外在尺度、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和諧統一關係的理性反思,它將限制人類社會在發展中所遭受的物力極權與過度膨脹。時代的危機感喚醒陷入習慣性機械運作與昏睡中的理性萌生靈光,敦促歷史達到突破。在生態危機敦促下形成的生態文化將引領人類走出進化死衚衕,走進嶄新的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