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畢業論文

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下面就是爲各位帶來的國畫畢業論文,歡迎各位借鑑!

國畫畢業論文

  國畫畢業論文

摘 要:我國繪畫具有我國長期以來自己民族的獨特情調和獨特風格。

這種情調和風格的形成,是基於我國的歷史傳統、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心理狀態等,綜合孕育而成,形成了中國畫的傳統。

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

本文試結合傳統文化簡要談一談國畫技法。

關鍵詞:國畫的發展;對立與統一;賞析技巧;創新與繼承

一、國畫的起源與發展

明清人論畫,談到氣韻,往往推崇趙孟頫。

但只要繪畫中據有一種特有的生動而感人的素質即可,不管其含義。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爲古畫。

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爲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

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爲“中國畫”,簡稱“國畫”。

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

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二、國畫賞析的技巧與繪畫技巧

(一)國畫技巧中對立與統一的關係

中國畫在世界藝術寶庫中,有它獨特的風貌,是別具一格的.舉凡用筆、用墨、設色、構圖等技巧諸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特點.畫家在運用這各方面的技巧時,都有一個怎樣處理好對立統一關係的問題,處理得如何,是與藝術效果的好壞直接相關的。

國畫中的用線,是最富有特徵的表現手段之一。

怎樣畫線纔有力量,在如何用筆用力上就有個對立統一的問題。

中國畫有着自己明顯的特徵。

傳統的中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

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二)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

中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有着自己獨特的特徵,中國畫可分爲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表現形式。

按題材中國畫可分爲人物、山水、花鳥三種。

中國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如在透視法上,中國畫是散點透視,西洋畫是焦點透視,中國畫的構圖也有自己獨特地方,“計白當黑”,敷色也有自己的講究,所用顏料多爲天然礦物質或動物外殼的粉末,耐風吹日曬,經久不變。

在用筆和用墨方面,是中國畫造型的重要部分。

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物體的質感。

古人總結有勾線十八描,可以說是中國畫用筆的經驗總結。

而對於用墨,則講求皴、擦、點、染交互爲用,幹、溼、濃、淡合理調配,以塑造型體,烘染氣氛。

一般說來,中國畫的用墨之妙,在於濃淡相生,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

在理論上自成體系,中國畫在理論與實踐上不斷豐富和發展着。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遷想妙得”、“緣物寄情,物我交融”、“神遇而跡化”、“寫大自然之性亦寫吾人之心”等等,都是中國畫寫意理論的精華。

1、皴法,中國畫表現技法之一。

是表現山石、峯巒和樹身表皮的脈絡紋理的`畫法。

畫時先勾出輪廓,再用淡幹墨側筆而畫。

表現山石、峯巒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等藝術表現形式,

2、石拓法是在唐代人所謂的“墨池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法,也是挑戰性最強的一種,它的可塑性非常之大,領域也非常之廣。

此法具有一定的製作特性。

3、變相,敷演佛經的內容而繪成的具體圖相。

一般繪製在石窟、寺院的牆壁上或紙帛上。

4、點簇,中國畫技法名。

用筆作點畫而簇聚成物象的畫法。

後多指不用鉤勒的點筆花卉畫法,又稱點垛。

在江南地區,對隨意揮灑作畫,俗稱“點點簇簇”。

三、國畫的創新與繼承

雖然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有別於西方藝術且具有典型中國藝術創作和審美情趣的國粹,但這並不意味着國畫的創作就應該因循守舊、一成不變。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作爲一種藝術創作門類,國畫也應該表現現代生活和現代人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也應該“與時俱進”。

結語:國畫的規律反映了國畫的普遍特徵和必然要求,揭示了國畫紛紜現象所蘊含的某種仍具積極價值的共相因素。

但在實際創作中,國畫的規律並非是畫家必須要遵守的教條,國畫規律在國畫的歷史中是運動的,這需要我們要不斷對其加以重視。

這種認識是從規律的角度反思國畫,旨在把國畫這一活動形態的規律和更深層的文化規律、道德要求、審美訴求結合起來,建立一種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文化體系,同時也是一個面對時代環境,不斷髮掘國畫文化潛能,釋放其文化能量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汪鎮勝.論中國畫筆墨在青花繪製中的運用[J].陶瓷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