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科普小論文

按照績效標準闡述了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的概念,分析了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規律。文中指出,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取決於主觀能動因素和客觀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下是大學科普小論文,歡迎閱讀。

大學科普小論文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發展動力是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知識創新。從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趨勢看,科技進步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爲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誰擁有更強的知識創新能力和人才優勢,誰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作爲科技創新的主體,科技創新人才,尤其是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無疑是社會最需要的人才。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研究這種規律對於實施科技人才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

一、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的內涵

在人才發展戰略的研究中,關於人才層次劃分標準的界定是多種多樣的,以按學歷或專業技術職稱劃分較爲普遍。本文提出頂尖科技創新人才就是科技人才隊伍中的精英,是科技人才隊伍的'帶頭人,是做出了突出科技貢獻的頂級人才,是高層次科技人才中出類拔萃的創新人才。關於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的界定,本文中沒有采取按學歷或按專業技術職稱的辦法,而是採取績效標準,即按業績和能力來界定什麼是頂尖科技創新人才。參照有關部門提出的意見並從我國實際出發,一般而言,頂尖科技創新人才應是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之一者:一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二是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的獎勵項目的主要研究者,長江學者獎獲得者和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的第一、第二完 ;三是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學術帶頭人;四是承擔國家“863”“973”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或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主持人;五是在高科技企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在高科技產業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科技創業者;六是在國際上公認的權威期刊上發表有價值論文的第一作者。

由此可見,頂尖科技創新人才通常是具有創造力並做出巨大貢獻的科技創新人才。這些頂尖科技創新人才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對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知識比較深博、專業比較精邃、學術上有較高造詣、研究開發中有較大建樹的科技創新人才。

二、頂尖科技創新人才成長的內在因素

1. 穩定的研究方向

選好目標,這是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首要理由。所謂目標,可以是終生研究的目標,也可以是暫時的或某一方面的具體研究課題。如何選擇正確的目標?首先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這個實際包括世界的情況、國內的情況、本部門的情況、自己的情況。根據這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然後選定主攻目標。其次,一定要考慮國家需要,同時要和自己的興趣愛好相結合。科學家貝弗裏奇說得好:“只有那些對發現抱有真正興趣和熱情的人,纔會成功。”因爲只有對自己的事業具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的人,纔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困難,即使遭到挫折和失敗,也能夠堅忍不拔、百折不回。

2. 執着的探索精神

“性格決定命運。”一些學者對許多成功人士的人生歷程進行了研究,發現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一生的道路。心理學家曾就性格、精神品格與創新能力的關係理由,對160位有突出成就的科學家或發明家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這些人均具有與衆不同的性格特徵和精神品格。他們有恆心、有毅力,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憑着一股“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精神,絕路逢生,柳暗花明。這些性格因素與精神品格在其創新活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創新就是突破傳統習慣,打破思維定式,創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這種挑戰傳統習慣的行爲活動使創新型人才註定經常要承受超出普通人的心理壓力。能經受住磨難考驗而獲得成功者,往往也塑造了堅定的自信、堅韌的毅力和強烈的競爭意識。所以,創新型人才的性格通常都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堅定的自信。這種自信表現在他們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所確認的東西最終也會被他人認可。自信推動創新型人才進行積極性幻想,使自己始終處在一種昂奮的精神狀態,藐視困難,不懼挫折,不斷地揚棄自我、超越自我。二是強烈的競爭意識。競爭意識是創新的源泉。許多研究表明,創新型人才的競爭意識強於普通的人。他們喜歡迎接挑戰,喜歡承擔風險,並從克服困難中獲得無窮樂趣。比爾·蓋茨的母親在回憶她兒子時說,他在兒童時期就表現出一種執着的天性,任何事情都要爭第一。三是鍥而不捨的毅力。創新型人才會認定一個目標孜孜以求,專心致志,頑強執着。美國的心理學家特爾曼曾對1528名高智商的兒童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當受試者到了40歲時,再對其中800名男性受試者進行統計,從中找出150名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作比較分析,發現影響他們成功的並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志向和毅力。四是不落俗套的獨立性。創新型人才之所以能成爲創新者,就在於他們不墨守成規,敢於挑戰權威、挑戰傳統,突破現有的思維定式,敢想別人之不敢想,敢做別人之不敢做。他們鄙棄人云亦云,喜歡獨立深思,獨闢蹊徑尋找解決理由的答案。

3. 合理的知識結構

爲了適應研究工作的需要,要在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幾個科學領域內,獲得一定廣度與深度的知識。一般說來,知識結構應該包括:與自己專業研究相適應的文化知識和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有關的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辯證思維知識。恩格斯說:“要想登上世界科學的最高峯,就一刻也離不開辯證思維。”回望一百多年來的歷史發展,凡是有名的科學家,不管他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者,在從事科學研究時,必定要進行辯證的思維,才能進行創造性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