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意識培養論文

論文摘要:跨文化交際是對交際的預測過程,在跨文化的交際過程中,交流涉及參與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問題。因此,交際行爲的意義取決於交際環境因素及其相互間的作用。交際雙方要共享交際環境,才能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外語語言教學應與文化比較相結合,才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交際時才能真正把外語當成工具,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試論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跨文化意識培養論文

論文關鍵詞: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跨文化意識

一、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概念

交際(communication)一詞來源於拉丁語eommonis一詞,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它是一個動態多變的編譯碼過程,當交際者依附於言語或非言語符號時,就產生了交際。有效的交際只有在發出信號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統一或相近的語碼的系統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也就是說交往雙方使用同一種語言說話。但是因爲交際行爲是社會行爲,它必然發生在社會之中,它受制於文化、心理等多種因素,並受交際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所以只共享同一語言系統還不夠,交際雙方對其他相關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交際環境分廣義和狹義兩種,義的交際環境指交際的現場環境和國家、時代、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以及目的、對象、內容、時間、地點等近的語外環境,狹義的交際環境指上下文。交際環境對語言運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規定了言語的含義;規定了言語的表達方式,如語氣、口氣、詞語色彩等;有助於突出語言表達效果。說話者如果不注意交際環境,話語就不會協調,難以達到交際效果。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所發生的相互作用。從心理學角度講,信息的編碼、譯碼是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就是跨文化交際。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交際雙方都有一種強烈的願望:希望交際或溝通成功。但願望和現實是有距離的。《中外文化差異與經貿合作》一書的作者唐菊裳認爲:在跨文化的交際過程中,交流比語言的範圍更廣,它涉及到參與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問題,而文化背景的'範圍又是十分寬廣和複雜的,大至人們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小至人們的言談舉止、風俗習慣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內容,都會影響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在這種條件下,有時即使同一種行爲,不同文化環境中人們對於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在電影《刮痧》中,小丹尼斯鬧肚發燒,在家的爺爺因爲看不懂藥品上的英文說明,便用中國民間流傳的刮痧療法給丹尼斯治病。但是第二天爺爺不幸出事,而這時小丹尼的頭被嗑破,父親許大同送小丹尼斯去醫院急診。認真的美國大夫在給孩子做全面檢查的時候,發現了孩子後背刮痧時留下的紫痕,以爲孩子是受到了,直接打電話報了警。兒童福利院更是認定許大同有暴力傾向,在醫院當場禁止大同夫婦接近兒子,並試圖以法律手段剝奪其對孩子的監護權。又比如,在電視劇《迷失洛杉磯》中,孫子旺在Peter家照看他的“孫子”,小孩玩的皮球滾到了一片草地上,孫子旺就跑過去撿球。誰知競跑到了鄰居家的草地上。鄰居卻認爲他不經允許進入到自家草地,嚴重侵犯了自己隱私權,感到非常憤怒差一點起訴孫子旺,後來經過調節而倖免於一件官司。而孫子旺卻感到委屈不理解,認爲自己就是爲了撿一個球而踩到了他的草地而已。這兩次失敗的跨文化交際事件說明:交際是一個雙向過程,交際雙方必須結合交際環境,才能對對方的行爲或語言作出適當的評價和反應。

二、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的關係

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三者緊密聯繫,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語言是社會交際的一種工具,交際環境(社會文化知識)是構成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際有依賴於它所處的交際環境。這裏所說的交際環境包括寬泛的交際環境和具體的交際環境:寬泛的交際環境指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物理(城市建築和所處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具體的交際環境指的是交際情景、角色關係、人際關係等因素。這些環境因素影響着跨文化交際雙方的交際質量,爲避免跨文化交際中出現故障,交際雙方必須具備上述社會知識;反過來,隨着世界全球化進程的深入,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廣泛開展,人們對於交際環境認識愈來愈深刻,人們對於交際環境的差異的敏感性和寬容性也隨之增加,所以在跨文化交際中所表現出來的交際策略也日益靈活。外語教學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識文化,二是交際文化。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不僅學生是掌握知識文化,.而且又要掌握交際文化,即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爲最終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應當從文化的角度去教語言,並作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用圖1來表示三者的關係如下:

由此看出,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密不可分。交際環境影響着跨文化交際的效果,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發現交際故障並能及時補救的能力)的提高得益於對交際環境的認識。交際是雙向的過程,只有具有交際對方的背景知識,纔有可能達到交際的目的。所以外語教學應與交際環境(社會知識)相結合,把交際環境(社會知識)作爲外語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外語教學中應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爲外語界的共識。現階段高職高專“夠用”原則和“用爲主、應用爲目的”的教學目標要求:外語教學要突出外語的實用性,着力培養學生的外語實際運用能力和涉外交際能力,突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但是也有人認爲,要實現跨文化交際,只要很好地掌握交往對方的語言就行。筆者以爲這有失偏頗。由於交際雙方對文化環境或情景因素缺乏共識,或是由於雙方在這兩方面存在差異,也就是說,交際雙方缺乏有效的交際環境,因而在交際時可能出現諸如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障礙,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因此,跨文化交際必須依賴交際環境。   三、注重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

在外語教學中,必須注重交際環境、跨文化交際和外語教學之間的關係,幫助學生查清造成語言表面形態差異的深層原因,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

(一)利用課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內容,注重英語國家文化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