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化學教學中實施STSE教育實踐的論文

一、STSE教育問題的提出

關於化學教學中實施STSE教育實踐的論文

STSE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的縮寫,即“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意思。當前世界各國的理科課程改革越來越重視和加強科學、技術與社會、環境的聯繫,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掌握有關的科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而且能運用這些知識去了解社會與環境,學會對社會問題做出決策,這樣就提出了STSE教育的問題。這一教育理論的特點是:重視科學知識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強調基本理論的實用性和教學內容的社會化,注重讓學生從實際問題出發進行學習。

化學是重要的自然科學之一,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已成爲自然科學的中心學科,它與人類生活、社會、經濟的發展關係十分密切,並在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人們最關注的一些環境問題,其絕大多數與化學有直接的關係,這就要求化學教學必須把科學、技術和社會、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實施STSE教育。

二、STSE教育的目標體系

(一)素質目標

STSE教育思想表現出明顯的時代性,這就要求選材時應具有現代課程的意識,要不斷將動態的具有較高價值的新成果引入課程,使學生了解當代化學技術水平及其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二)能力目標

化學教學中實施STSE教育除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技改造能力。STSE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強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把科學成果向實際轉化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感目標

STSE教育應增加一些有利於提高學生正確社會觀的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心。如介紹我國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以及享譽全球的聯合制鹼法等,通過這些教學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學生爲振興中華而奮鬥的理想。

三、STSE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STSE教育的主體――課堂教學

(二)深化STSE教育的化學活動

化學活動課與課堂教學在培養目標上一致,在內容上互補,具有實踐性、綜合性、多樣性、開放性、創造性、趣味性和學生自主性等特點,從而爲我們開展靈活多樣的STSE教育創造了條件。例如:組織學生參加空氣質量檢測、回收廢舊電池中的鋅片和二氧化錳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以經常給學生開講座,給學生講一些前沿科技等讓學生開闊眼界;學生可以自己扮演“小學者”,通過網絡等途徑查閱資料,給同學們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化學活動課中,發展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培養了學生正確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STSE試題的選編與訓練

從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以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爲側重點,提供情境命制STSE試題的考查力度比以往有所加強。STSE試題以“高起點、低落點”的方式進一步突出理論與實際的相互聯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考查,對化學教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化學教學中,利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或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選編一些STSE試題,如選擇最新科技成果(諾貝爾獎、國內或國外十大科技進展等)、與社會生活聯繫緊密的材料(藥物、食品、新材料等)作爲載體命題,要求學生對試題所展示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判斷,然後運用相應的化學知識進行解答。

(四)開發滲透STSE教育的鄉土教材

在搞好課堂滲透的基礎上,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本地實際情況,組織教師編寫專門的STSE教育的鄉土教材供學生學習。例如:在學習了硅酸鹽的知識後,結合本地實際,我們編寫了《家鄉的水泥工業》,文中簡單介紹了我市依靠山區石灰石和粘土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水泥工業以及水泥企業在我市各地的具體分佈和銷售情況,重點講述了水泥生產的工藝流程和不同類型的水泥在建築上的應用等。通過對鄉土教材的學習,學生深切體會到自己的責任和對學習科學知識的緊迫感。

四、對化學教學的啓示

(一)實施STSE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學教學加強STSE教育以後,增加了一些教師所不熟悉的新內容,要想適應這些綜合性很強的STSE教育的新內容,教師應更新觀念,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同時,高等師範院校的教學內容也應適應新的要求作適當的調整。

(二)改革教學評價體系,保證STSE教育落到實處。爲保證STSE教育目標的落實,我們應改變目前只用筆試成績來評價和選拔人才的做法,建立起對STSE教育能起導向、激勵、強化作用的評價體系,確保STSE教育長期穩定進行下去,併發揮其效益。